分享

征文一天之始一日之计

 锦绣文章天下汇 2020-07-20

本文参加了【你好,清晨】有奖征文活动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大约是一句最实用、最切合实际、最具生命力的谚语古训了,可谓是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其原因就在于它每天每时,人人都在照着做,都在“执行”着,都在指导着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为完美。

天天要开始,天天有个晨,天天要起早要忙活,一生都要劳动、勤奋,这已经沿习成规,成为了一种生活秩序,一种生存本能,一种必然。似乎无须赘言。然而理论与实践还是有差距的,话好说,道理谁都懂,真正做到做好就不容易了。在做与不做、做多做少、做赖做好上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

所以,不断提醒和自醒、激励和自励、教育或自我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格言、祖训历久而弥新,圣贤立言、治家格言、处世良言成为了做人标准、处世哲学、指导思想。

早与勤因其重要性,实际上已成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一个勤快人一定与早起联系在一起,没听说天天睡懒觉的人能说他是个勤快人。

有关早起的谚语,除“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一句叫“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更为生动形象,这更是经验的结晶。起的早就拥有充足时间处理事务、安排家务,生活自然就会井井有条、光泽亮丽、从容不迫。而晚起,必然慌里慌张、手忙脚乱,什么都稀里糊涂、草草了事。

早起,从生计上讲,赢得了充裕时间,完成更多工作,争取到了更多生存优越性、体面性和成就感。

从养生意义上讲,早起的人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因为更附合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

从对人的影响作用力上讲,早起培养出一种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活力和作息规律的良好习惯,而这尤其重要。

习惯是一种势力,沿习成性,习惯成自然,也有人称习惯成作风,作风成性格,性格成命运。从习惯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力的强与弱,看出一个人的自制力、自控力、自律能力,自我管理约朿的程度,具有上进心还是随波逐流、放任自流。

因而,对人才的培养从小抓起、从习惯上养成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本质。

“三字经”头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因此,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就是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欲修其身”,须“先正其心,欲正其心,须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靠格物。”这实际上也是在一步步一层层培养一种习惯力量。先从教育灌输,读书识事,社会实践等来“格物”而“致知”,有知而后“意诚”“心正”,意诚心正即“身修”了,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借助一种纵向推进的“习惯势力”,层层推进,形成一种优良习惯、良性循环。就像“人造卫星”,设计好了“轨道”,推它一把,它自己就借着那股“惯力”,绕道运转了。又好比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达成社会共识,它自身就运转开了。

再比如,日常吃饭、睡觉,作息时间安排,几点起床,早起还是晚起?五点?还是六点?七点?决定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性,一种惯力,它在推动着你,习惯在推动着你运转。人与人与事与物互为作用,人作用于事物,事物反过来作用于人,人制造人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取代了人取胜了人,从而也带动激发了人。

你选择了早起还是晚起,这看似简单,似乎主动权在你,你一高兴,喜欢早起就早起,喜欢晚起就晚起。但是你别忘了,你一旦选择早或晚,它都会逐渐成长为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它还会得寸进尺彻底征服你支配你,支配你的每一天,甚至你的一生、一辈子。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