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你负责——家庭教育是孩子赢得人生的法宝(之一)

 实力9 2020-07-20

                  前言

一个女性如果成婚,那么她成才的特殊形式,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为了我们的孩子,假如我们有孩子(这个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我们要认清这个角色,做好这个角色。

有些女性会说,为什么是我们?我们同他们一样要养家活口!尤其是“五四”以后,女性振臂高呼 “妇女解放”。随着时代变迁,更多女性倡导“新贤妻良母主义”。全忘了上帝赋予自己的女性本色,这个改变不了的性别所承载的历史责任。

如果失去女性的本色,便没有和丸的柳母,也没有了画狄的欧母退酢的陶母

今天的社会,女性大多只认识了为妻子,没有认识到为人母,更确切地说是忽略了,没有认识为人母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是母亲,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郑观应说的最直接:“襁褓之婴,孩提之童,亲母之日多,亲父之日少,亲母之性多,亲父之性少。由六七岁有知识,以迄十二三岁,天性未漓,私欲未开,母教之如种花莳果,灌溉栽培,先养其根本。凡衣服,饮食,嬉戏,步趋,皆母得而引导焉、指受焉、勉励焉、节制焉。”

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也说: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是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立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

每个女性对母亲称呼的认知是不同的,一旦成为母亲其共同点是相同的,而且,母性也是自私的,她们的共同点就是盲目地从主观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未来:健康的、有才的、最好是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甚至是个伟大的人。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的。那么连母鸡也会的,人只限于此吗?关键是,高尔基还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而这却是一桩伟大的事。

一个孩子犯罪,不应该只处罚孩子,他们犯罪的源头是父母,他们是替母亲在受惩罚。

   如果每一个母亲都能在生育前真正潜心地问问自己:我能给孩子一个善良的心吗?我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吗?我能给孩子一个豁达的胸怀吗?能做到这一点的母亲才是那个将出世孩子的真正福音!是社会的福音!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没有家庭教育的后果,大了说:整个社会素质道德下降;小了说,各自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但,现实就是现实,而且作为母亲更要能认清现实。

那么做为母亲到底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做为父母要持身中正,不能你让孩子不要玩手机看电视去学习,而自己在玩手机看电视;要孩子语言美,而自己出口脏话连篇;自己斤斤计较,希望孩子大度豁达;自己常常指责他人,要孩子慈爱欣赏……这是不可能的。谁见过放在复印机里一颗毒草,复印出来一朵鲜花?父母就是复印机里的母本,而孩子是复印机里印出的成品,这个成品好不好,是什么样的取决于父母的言词、行为、心态。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很重视,已经不仅限于吃饱穿暖的年代了,或者说都是尽其所能给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甚至重视到两个成年人、四个成年人、六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打转的程度。

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是一个母亲,深知孩子小时候不用心教导、不严管,长大了你就要操心去管教。你再不管教,就是别人或其他机构替你管教,因为社会是群体的社会,群体中的每一家都不缺祖宗供着养着,没有人有义务必须忍让你、照顾你、帮助你。所以,你不教给他们怎么适应人群,适应社会,他们就要吃苦头,到头来父母的大爱演变成为大害,后悔晚矣。

我们都是从懵懂的青年走过来,有的步子迈得过大,还没弄明白青年的真正意义就跨进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大门,作为人父人母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因为生命的诞生就是责任的开始,那个生命不是一个玩具,也不是一个宠物,玩具不喜欢了可以放弃不要,宠物不喜欢了可以送人,而这个生命不行,他们的诞生不论是好是坏,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或者在我们的灌溉下长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要伴随他们一生,中间不能空挡、不能外送、不能删除,直到我们闭上眼睛那一天。

可又有多少父母,到死都闭不上眼睛的呢?

所以说:“你的孩子,你负责!”

孩子分几种类型:认知型(也可以叫目标型,平时为什么问的多);依赖型(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要有人帮他处理);社会型(社会上的事几乎是百事百通);叛逆型;(脑子活跃,事情做了再说,你让他向左,他一定向右);开放型(没脾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无所谓吃亏讨便宜);懦弱型(胆小怕事,畏缩不前)。

初生儿会有些差异,但要看培育者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他们就是什么样,掺不得半点假。就像是种瓜一定得瓜,种瓜得不了豆子一样简单。所以,最终孩子什么类型都是父母塑造出来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你没时间,不会教的事,也不是你想不想教的事,而是你必须教的事,这是责任,是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很多人会说哪有时间管,又要上班,做生意赚钱,回到家一堆家务,累得四脚朝天,哪有力气教导他们,有幼儿园和学校老师管就行了。

做为家长,不要把责任推给幼儿园,推给学校。

这是个人的想法不同。

妮儿三岁之前我没有上班,三岁以后做了份按时按点的工作。

生活的攀比很可怕,你想物质生活更优异就必定牺牲教育孩子的时间,这要看你认为哪个更重要。我觉得孩子的教育重于一切,因为这个时间段过去了,就永远的过去了,时光不可以从来,孩子不可能从新再来过一次幼年童年,而钱可以以后再赚。

乖孩子不好吗?

如果父母能把孩子培养成乖孩子,是父母和孩子一生的幸事和幸福。那这个乖孩子应该是什么样?

男孩的温润睿智,女孩的清雅容和

孩子从多大开始教?

个人的经验:

0——3岁品德培养,气概造就;开发智力,大脑训练。

3——6岁健全体魄,训练意志;动手动脑;树立威信。

6——12岁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要从慈爱、自强、担当、承担、耐性、细心入手。

慈爱是——和善仁慈;自强是——自律耐挫;担当是——谦让吃亏;承担是——责任成长;耐性是——不浮不躁隐忍;细心是——谨慎缜密技巧。

人格社会,文化知识两者结合,缺一不可。

                               (未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