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味的疙瘩汤

 xxjjsdt 2020-07-20

赵春燕

上小学时,跟着父亲住校。他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的生活,甚为辛苦。

每天上完课,父亲就急匆匆回到宿舍兼办公室,给我做饭。时间紧,材料少,父亲能做的饭食有限,但每餐饭他都用心去做,暖了我的胃、慰了我的心。所有饭中,我最喜欢的是疙瘩汤。

疙瘩汤,在我们老家是很受欢迎的家常饭。用料普通(一般面粉即可)、工序简单、用时很少、味道鲜美、易于消化、老少皆宜。

父亲下午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匆忙放下课本。来不及洗手上的粉笔灰,就先往门外台阶上的锅里添上水,盖上锅盖。然后再点上柴火,父亲看着手中的火焰燃盛,快烧到手时,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灶下架好的木材中间。又在燃着的柴火边放上一些新木材,趴在灶口吹气。等火完全燃起来时,父亲才直起身子。这时,他脸又白又黑,白的是粉笔灰与炉灰,黑的是锅底泥。他拍拍两手,松一口气,放心离开。

回到屋子里,父亲用勺从面袋子里挖出三勺面粉,倒入小盆里。然后再在面上轻轻倒入一些水,把盆放在桌上,让水慢慢浸入面粉里。等面浸水的间隙,父亲到门前的小菜地里掐了一把青菜,拔了几根葱。拿到水龙头下,一根一根清洗干净,快速切好。此时,面已半干不干了,父亲把一双筷子插入面盆。一手拿盆,一手提凳子,来到屋外炉灶前坐下。

灶下的火苗还在欢快地跳跃着,父亲用手把柴火往一块拢了拢。之后,他用左手抓着放在腿上的盆,右手握筷子搅拌起面粉来。一圈圈的搅拌,入了水的面,慢慢变成了絮状。继续搅拌,面絮越来越细越均匀。等到锅上冒起热气时,父亲掀开锅盖,转着圈,把面絮缓缓地、均匀地倒入泛起水花的锅中。担心面絮在锅中粘连,父亲拿勺一下一下地搅动着。此时,天色渐暗,锅下柴火痛快地燃绕着,锅里拌汤欢乐地唱着“咕噜咕噜”歌。

火苗见小,锅里的水与面絮也渐渐融为一体了,父亲起身把青菜下入锅中。又拿起一个铁勺,倒入菜籽油,放在锅下的柴火上烧起来。须臾之际,菜籽油的香味弥漫开来。等到油沫尽除之时,父亲把葱花放入油中,立马葱香四溢。旋即,他以最快的速度把葱油一起倒入锅中。油与汤接触的一瞬间,锅中溅起一阵水花。随着“嗞啦”的声响传入耳中,拌汤的各种香就进入鼻中,挑逗着我,勾引得我欲罢不能,咽了几次口水。

最后一道工序——锅中倒入鸡蛋花,属于锦上添花。鸡蛋絮的黄与青菜的绿发生着碰撞,最后在辣椒红的调停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疙瘩汤就被我捧在手中了。

夜幕降临,晚风吹过。我与父亲坐在院中,手捧疙瘩汤。一勺入口,不能停歇。勺勺入胃,身心俱醉!

时光荏苒,如今我与父亲身处两地,但我永远难以忘怀他给我做的美味疙瘩汤,难忘那浓浓的父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