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四地闲夫 2020-07-20

三国的最后这三章,是在中国历史中第二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如何从一个员工,一步步将别人家的公司拿在自己手中的全过程。

上一次是王莽。

你可能会疑问,曹操呢?

这位爷也是把大汉的房本给换了的啊。

不太一样,人家曹操这天下,是真的一步步自己打出来的。

当然,没有两汉四百年的伟大积淀,你曹操是不见得会腾飞起来的,但那都是隐性的。

这就好比品牌的估值,虽然影响巨大,但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而且,在你一步步从县长打成省长乃至最后打成万岁爷的过程中,你已经完成了权力的整合与祸患的消除了。

曹操的前面大半生,伴随着统一中国北方,他建立起了一个非常稳固的以谯沛老乡为核心的军事支柱,以颍川集团为核心的文官系统,自赤壁之战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不断地敲大汉的房梁,并在惊天动地的公元219年顶住了以关云长为震中核心的最后一次凶猛反扑。

大汉的最后那口气,就此彻底在大魏武帝和大魏吴王的联合绞杀下,彻底散干净了。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曹魏代汉后,基本上听不到什么人心思汉的事了,曹丕最后对献帝给了“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的超高规格下岗待遇其实也和自信有关。

你刘家这个符号,不会对我再有啥危害了。

此时的曹魏政局,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权力结构了。

司马懿要走的这条路,就是从曹魏这个已经比较稳固的权力结构中,一步步爬到山顶并踢开老东家的荆棘之路。

这其实是极难的。

因为你这一路要触及人家当年建公司时的很多权力基石。

上一个成功的是王莽,但人家那是不可复制的,是此后中国历史舞台上再也没有的神仙孤例。

儒家道德楷模,全国流量超巨,全阶层的无限拥护,这种手腕,是不具备复制性与研究性的。

这两章我们看到的,是史上第一次完完全全权力的游戏为主导的,历经父子祖孙三代四世不断钻营后走完的谋国之路。

我们并非要让他们做榜样,来教大家咋抢人家家业去,熟悉我们的朋友一定知道,咱们整个系列讲的是历史的脉络和因果,用铁一样的事实讲述他们是咋可笑的被历史的编剧狂扇大嘴巴的悲惨故事。

不过这两章对于权力的研究是很值得我们去体会的。

上一章中,我们看到了司马懿咸鱼翻身的那一天,他是怎样用有限的力量去部署,最终撬动了权力的最核心。

你要断绝“内外”,控制“禁中”,也就是司马门的最终归属。

关上了司马门,内外就隔绝了,外面兵是不敢贸然行动的,因为谁也不敢被扣上攻打大内的帽子。

控制了司马门,也就意味着控制了皇宫,控制了里面的皇帝和玉玺等一系列权力下发凭证。

下一个问题,你要如何控制司马门?

如果你控制禁军,那就省事多了,比如被手下人推倒玩制服诱惑的赵匡胤先生。

你如果不控制,这方面力量还是政敌的,那你就只能去打下来,这没有别的办法。

当你要控制司马门,你就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你要有足够的武力打下来。

第二,你不能让对手增援过来。

这就推理到了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武库!

控制了武库,你不仅可以全方位武装自己,还能阻断别人的武装升级。

司马懿就是抓准“武库”和“司马门”这两个支点,撬动大魏政权的。

说到底,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解决了国家机器中最核心的环节:政治合法性的制高点。

皇权最重要的两方面我们再来捋一下:

1、录尚书事

2、禁军归属。

当初司马懿就是“领尚书事”和控制三千精兵的“督中外诸军事”,成为了唯二的辅政大臣。

现在,司马家连带曹爽的份额全拿回来了,此时变成了“独领尚书事+六千精兵”,手中就算是抓住皇权了。

不过,高平陵之变仅仅是司马家族走的最险,最重要的那一步,他后面还有很多步要走。

除了皇权的政治合法性以外,帝国的权力大厦还有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1、文官系统。

2、国家粮权。

3、国家财权。

4、各大军区军权。

一个个来看,先来说一下文官系统。

官员系统是一个帝国的血管网络,是完成整个帝国运作的手脚,对于国家来讲最重要。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但通常在权力运作轨迹中,95%的官僚系统是不被皇帝们重视的。

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的岗位干部都是路人甲,对于皇帝来讲除了表彰先进典型的时候念念名字,一辈子都懒得管谁是谁。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皇帝们通常只考虑两个群体就可以了:

一个是老领导们;

一个是未来要接替老领导们的储备干部们。

这两个群体中,哪个更重要呢?

是老领导们。

这次司马家之所以一举拿下曹爽,有很大一部分的助力,是老同志们的。

几十年宦海生涯,威望与资历那是相当有震慑力和煽动性的。

比如司马懿政变中最关键的外姓人物蒋济,后来司马家的不肖子孙在互相砍的时候总结前人伟大斗争经验时有这么关键的一条:昔宣帝废曹爽,引太尉蒋济参乘,以增威重。

为啥司马懿单单要把蒋济拉到自己的车驾上主席台前排就坐呢?

因为蒋济自228年就干护军将军了,随后239年转成了领军将军,直到242年才被明升暗降到了太尉的位置。

相当于中间14年的时间里,蒋济一直是掌管中下层武官选拔、控制禁军的核心岗位领导,在整个禁军中拥有着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

蒋济和司马懿坐在一辆车上发动改变,禁军中即便有很多潜在反对司马家族的力量,当看到老长官蒋济上了车后也会掂量掂量。

这一掂量掂量,就帮司马家族争取来了最关键的时间!

曹爽之前将老同志和固有利益阶层的一通得罪,让司马懿最终渔翁得利了,

郭德纲先生说过:说相声这个行业是欺负老别欺负小。

明面上的解释是欺负老头儿没有成本,欺负年轻人要担心人家将来报复。

其实其本质核心原因是:说相声的那个行业本来就没多大的盘子,还全是同行互杀,甚至师徒之间都是你死我活,活的越老敌人越多,时间在这个行业产生不了人脉的复利效应。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到了官员系统这就不一样了,一个高级官员背后的人事关系深不可测,你知道他这辈子对多少人有知遇之恩?

司马师三年中护军就阴养了三千死士!

司马懿在关中七年就把大西北弄成了铁票仓!

这种领导要是有上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你说得多可怕!

官僚仕途是充分利用了时间红利的行业,所以老领导们千万不能得罪。

曹爽这些年大力提拔年轻干部,对老同志们不在乎不尊重,结果事实也证明了,在老领导们都伸胳膊伸腿的时候,年轻人们并不好使。

司马懿在政变中打得旗号很有欺骗性,把曹爽比成了当年的吕家。

这帮老同志们是再造大魏的周勃陈平们。

所以老同志们是怀着强烈的荣誉感,使命感去搞这次政变的。

这帮老家伙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比他们还老的那个都掉了渣的老狐狸居然心会这么大!

司马懿这个老领导中的老领导,在政变成功之后,是这样处理老领导问题的。

主体思路就是给富贵,给待遇,给尊重,但不给核心权力

代表人物:

蒋济因功进封都乡侯,还没来得及再嘉奖就羞愧而死了,因为司马懿洛水放屁的时候他是那屁的担保人。(初,济随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济书与曹爽,言宣王旨'惟免官而已',爽遂诛灭。济病其言之失信,发病卒)

蒋济也算是从山脚干到山顶的顶级素质官僚了,但因为做了个担保就没脸活着了,啥叫人比人得死啊,这就是。

不是每个人都有司马懿指水放屁,不畏苍天的心理素质的。

高柔进封万岁乡侯,继续担任司空的闲职,后迁转为太尉;

王观封关内侯,复任尚书,加驸马都尉。

孙礼为司隶校尉,后迁任司空,封大利亭侯。

······

司马懿是啥思路呢?

给待遇都供起来,哄着都不要闹,但不能再给核心权力了,防止第二棵大树再长起来。

这帮老同志,全都是心向大魏的。

你怎么办?

你只能做事小心不刺激他们,等他们自然而然的走向“光荣”。

司马懿政变后一直传达的态度就是我可啥想法都没有哦,天子给我加封丞相我可不敢要哦,天子给我加九锡我也不敢要哦,老兄弟们不要激动哦。(天子以帝为丞相,增封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前八县,邑二万户,奏事不名。固让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固让九锡)

等老干部们盖魏旗光荣之后,下一梯队的干部也就是他们的子孙通常没经历过和曹老板艰苦创业,风里来雨里去的革命情感,那个时候再大动作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比如说大魏的忠臣标杆贾逵,死前慨叹受国厚恩,恨不得斩孙权提着十万的脑袋下去见先帝,丧事一律从简,死后豫州吏民追思刻石立祠,曹叡、曹髦全都专门凭吊嘉奖过的顶级忠臣,他儿子贾充后来却成为了司马家禅代之路上的最凶功狗。

这个环节,只能交给时间。

时间到了,大势自然渐渐水到渠成。

所以司马懿任何实质性的前进都没做。

曹爽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最终被老干部之首给灭族了。

搞定、安抚老领导们,对于整个官僚系统的把控是极其重要的!

这帮人有威望有能量,无论今天的你是处于什么阶层的,在我们的人生中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体会的。

千千万万别当势利眼,千千万万别信什么人走茶凉的话,善待、尊敬你的每一个老领导,就算不为了报人家的恩,就算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讲,人家仍然有力量去左右你前途是否悲哀与美好。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第二方面,财粮权。

此时此刻,财权跟粮权可以统一而看,因为曹魏的钱粮在整个三国年间基本上都是处于屯田制为主供应的。

也就是说,抓住了屯田,也就抓住了钱粮。

此时曹魏的几大屯田区都是哪里呢?

洛阳地区,邺城地区,许县地区,关中地区,陇西地区,淮南地区。

除了前两块并非战区外,后面四块屯田区全都是支援战区的。

当你放眼望去,无论东南还是西北,所有的战区屯田都是在司马懿的主导下建设完成的。

前面几个环节,司马懿全都进行了完全把控,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方面:军权,也就是曹魏的几大军区。

先来看司马懿的西北老根据地。

此时的关中一把是谁呢?

曹爽的表弟,夏侯玄。

当初曹爽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夏侯霸为讨蜀护军、右将军,打算瓦解司马懿在关中的势力。

就是因为这次部署,夏侯玄的中护军被妥协给了司马师,埋下了司马家族反扑的最后火种。

如今司马懿第一时间着手雍凉地区的人事调整。

司马懿召夏侯玄、夏侯霸二人回朝,结果夏侯玄回来了,夏侯霸逃跑蜀汉了。

夏侯玄这个关中一把没有做任何抵抗就回来了,其实原因比较明显,司马懿在关中的根子扎的很硬,你夏侯玄乱不动。

替夏侯玄的是郭淮,司马懿旧部。

替郭淮雍州刺史的是陈泰,老哥们陈群的儿子;跟司马师司马昭是哥们,高平陵之变站队成功。

魏国西线被司马懿恢复控制。

来看中线。

也就是荆襄前线。

之前我们说过,自227年6月,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一直到231年,这五年时间里,司马懿都是坐镇荆、豫的一把手。

这期间他打退了吴国来犯,闪电斩过孟达,配合曹真西线伐蜀,是拢起荆豫力量干过事业的。

要知道,关中仅仅待过七年就铁票仓效果了,荆州这五年,您想想,司马懿老先生会虚度光阴吗?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荆豫一把手王昶,是当年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王昶父王泽为东汉代郡太守;伯父王柔,东汉任护匈奴中郎将、雁门太守。

世家大族的王昶少年名声就很大,在曹丕时代就属于重点培养干部,后来236年,曹叡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

时任太尉的司马懿保举的王昶。

后来曹爽时代,王昶又由徐州任职被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

这个人和多方势力都有交集,走的还特别稳,在曹爽倒台后又上奏表态抑制浮华,拥护老领导司马懿的路线,活的明白啊。

在王昶后,司马懿还派过去了王基当荆州刺史,这位也是当年司马懿看上的,曾征辟他,后来曹爽也看上这个人才,奏请担任从事中郎,后迁安丰太守,后边防有功加讨寇将军。

这个人的政治立场很有意思,虽然曹爽一个劲的提拔他,但曹爽为首的“正始风气”却很让王基看不惯,王基还写了篇《时要论》来讥讽时事。

高平陵之变前夕,王基被征召为河南尹,由于提拔他的曹爽被打倒,王基被免官。

不过后来新老板司马懿政审迅速通过,王基被召回担任尚书,并于转过年来调任荆州刺史。

西北和荆豫,司马懿都控制的比较踏实。

唯一有漏洞的,是东南战区。

这些年,司马懿对此处从未真正伸过手。

前几年倒是出征过几次,总是还没打对面就都撒丫子了,唯一的伸手,连松土都不算,就是派邓艾去两淮屯田。

该说说这个邓艾了。

邓艾家在南阳,出身平民家庭,自幼丧父,但母亲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小邓艾并没有断了书本。

看到这个姓和这个出生地,大家联想到了什么吗?

这应该是当年光武开国时,新野邓氏的后裔,不然老邓家此时都破落了,为啥还能有见识供孩子去读书呢。

208年,曹操拿下荆州后,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这是曹操的惯用做法,对新占领地总不踏实,邓艾全家被强迁到汝南作屯田民。

小邓艾开始了放牛娃生涯。

邓艾12岁的时候,又随母亲来到了颍川,后来凭才学当上了都尉学士。

邓艾终于因此摆脱了农民的身份,当上了基层公务员。

不过邓艾有一项巨大的弱点,严重的阻碍了他本就没啥希望的仕途。

口吃。

最终邓艾被打发做了稻田守丛草吏。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听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前途根本就不用想了。

这是一份闲差事,深处乱世,邓艾工作之余,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

第五十八战:三国淮南三叛(1)为什么老领导们不能得罪?

身边的人都在嘲笑他,你个磕巴小吏,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就这样,邓艾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二十年,总算熬成了典农功曹的一个小官。

能够有机会参与管理屯田了。

此时,已经是曹芳时代了,邓艾也已经四十多岁了。

大好年华匆匆流走,建功立业的好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三国鼎立的态势已经很多年了,自己仍然是个基层小吏。

人生就是这样,也许你有大志,负大才,但就是等不来剧本。

千百年来,多少才俊老于窗下啊。

邓艾啊邓艾,眼下已来到正始年间,九品中正已然稳固,时代的大舞台,跟你这个寒门子弟真的没什么关系了。

但就在这个时代对寒门子弟即将关门的一刹那!

邓艾作为几乎是最后一拨的寒门大才,冲上了历史舞台!

公元239年,他得到了去洛阳汇报工作的机会,见到了他的那位恩主,太尉司马懿。(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

读了一辈子人的司马懿,在一次磕磕巴巴的汇报声中,在那些断断续续的内容里,在那些回答你问题的重点中,司马懿看到了一块瑰宝。

邓艾汇报完工作就没走,成为了太尉府的掾属,后又升任了尚书郎。

邓艾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窗口期,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因为司马懿在被托孤仅仅一个多月后,就被尊为太傅了,邓艾就没有资格向识货的司马懿汇报工作了!

曹叡239年正月初一走人的,司马懿四百里踩风火轮赶到,随后被托孤,又因为每年正月各地都要上中央来汇报工作,司马懿作为太尉主管典农工作正好在这个时间段看见了结结巴巴一肚子能耐倒不出来的邓艾!

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份贵人扶持。

命也!时也!运也!

蹉跎半生的邓艾阴差阳错的登上了时代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