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师们眼中,《错题本》就是“提分本”。但是在现实使用中,《错题本》却成了学优生的法宝,学困生的负担。为什么?一个字“抄”
以往的《错题本》需要学生抄,学优生做作业快、错题少,所以抄起来轻松愉快。而学困生做作业慢、错题多,所以抄的错题也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都困难,还抄那么多错题!学困生自然将抄《错题本》认为是一种负担,甚至惩罚。这就是为什么全国老师们推广《错题本》20多年依然不能落地的原因。
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错题采集不用抄了。但是有些软件公司为了“卖相”好看,有些家长不明就里,又迫不及待地引入了“复练题”,并美其名为“举一反三”。这实际上进一步对加重了对学困生的惩罚,让他们仇视《错题本》。
《错题本反思智学系统》的联合开发人、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育专家李亦菲博士曾提出:“任何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从心理反对,都不会有效果。《错题本》的核心是反思、攻克,错的不再错,考后100分,迎难而上”。而复练题只不过是检测学生是否攻克错题的技术手段之一。如果片面强调复练题,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容易使学生将《错题本》视为一种体罚,从而从心理拒绝《错题本》。
因此,让学生爱上《错题本》是最重要的。老师和家长更应关注反思和错题的攻克,以及迎难而上心理品德的培养。
总之,我们的观点是:在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在学生爱上《错题本》之前,不要乱用复练题。
我们的系统将在下学期推出复练题功能。而且只针对已经正常使用《错题本》三个月以上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