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江苏篇(四)

 公司总裁 2020-07-20
江苏的非遗美食之旅还要继续哦,我们今天带大家品尝不一样的口味。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
太仓肉松1874年由肉松发明人倪德首创于太仓,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清代张采所著史料《太仓州志》中明确记载:“肉松制法创于倪德,以猪、鸡、鱼、虾肉为之。德死,其妻继之,味绝佳,可久贮,远近争购,他人效之弗及也。”太仓肉松自古至今为江南水乡太仓一张响当当城市名片,与形成其特色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一样,无愧为吴饮食文化之瑰宝,为历代食客所称颂。 
钦工肉圆制作技艺
钦工肉圆是一道传统名吃,属于淮扬菜系。曾经是清代的著名“贡品”,所以又名清官肉圆、清贡肉圆。它的制作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乃是江苏省十大名菜之一,它的特点是:光滑细嫩,富有弹性,色白汤浓,味道鲜美。当地有民谣称赞曰:“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
石港腐乳酿制技艺
新中乳腐精选原料,用独特传统工艺,辅以大生产技术酿造发酵而成,其“香味浓郁、质地细腻、口感酥糯、乳汁清醇”的品质,赢得了众多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频频在国内外获奖。
合成昌醉螺制作技艺
伍佑醉螺明清年代就有制作,距今已有三百年以上历史。《续修盐城县志》第四卷产殖志就有记载“而本城之秋,伍佑之醉螺、醉蟹、虾油……尤远近所称焉”说明伍佑醉螺久已闻名。解放前,伍佑有多家老字号生产醉螺,“合成昌”最有名气,其独特的生产工艺一直秘不示人,沿用至今。
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
鲃肺汤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鲃肺汤鱼肝肥嫩,浮于汤面,鱼肉细腻,汤清味美,是夏秋季节的时菜。
徐州饣它汤工艺
SA汤,中国汉族特色传统风味小吃。《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汤味入口鲜咸,汤味厚重。汤汁浓淡适宜,用筷子轻轻搅动,细细的,柔韧的,像母亲纺成的棉穗,含在舌尖,依旧是肉味,沁入心底,依旧是肉香。各种味道都那么香浓、绵长,都那么耐品、耐寻味。一碗下肚,劳顿饥渴顿消,精神大振。
秦淮(夫子庙)传统风味小吃制作技艺
夫子庙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种。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对散落民间的风味小吃发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
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
苏州织造官府菜是苏帮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康熙、乾隆频频南巡,苏州织造府多次作为皇上的驻跸之地,筵宴规模和烹饪技术水平之高,把苏帮菜的制作技艺推向了顶峰。苏州织造官府菜,集苏州民间佳肴、汇缙绅之家精到制作技艺而成,具有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火功、追求精美、食用有方等特点,有完整的系列,包括汤羹、冷菜、炒菜和热菜。选料时讲究产地、品种、节令、鲜活、大小、部位等等。植物菜要新鲜,动物菜要生猛。蟹必选阳澄湖大闸蟹,银鱼必选太湖所产;鸭子以娄江麻鸭为上、白菜以胶东白菜为好。“南荡鸡头北荡藕”、吴门桥虾为最上。
锡帮菜烹制技艺
无锡菜是无锡的本帮菜,也叫“锡帮菜”,是江苏主要的地方风味菜之一。无锡菜的口味偏甜偏清淡,擅长各类水产;花色精细,浓中带甜,尤其鲜香酥烂。
无锡菜点在制作工艺上也注重情景交融的运用,菜肴配色和谐,造型绚丽多彩。无锡的传统菜点“梁溪脆鳝”、无锡酱排骨“、”“镜箱豆腐”、“太湖船点”、“天下第一菜”、“太湖白虾”,创新菜“凤谷锦鸡”、“鱼米满仓”,无锡的名宴“西施宴”、“乾隆宴”外来菜“云塔风鹅”“砂锅鱼头”等等,注重了太湖水乡风情的借用,充分体现了无锡菜点的文化内涵,注重与生活、与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显示了无锡饮食文化追求美、起点高的特点。
苏帮菜烹制技艺
苏帮菜顾名思义就是苏州本帮菜。中国四大菜系,川、鲁、粤、苏。江苏菜是南菜正宗,中国菜之翘楚,名镇海内外。如果把江苏菜系作为大系,往下可分淮扬菜、东泰菜、苏锡菜、徐海菜、金陵菜。苏帮菜就是苏锡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苏州的本帮菜。
苏州菜起源于公元前514年, 苏帮菜用料上乘、鲜甜可口、讲究火候、浓油赤酱,属于“南甜”风味,不仅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更是因材施艺,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特色菜肴有:姑苏卤鸭、蟹粉豆腐、腌笃鲜、百叶结烧肉、银杏菜心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