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山西篇(二)

 公司总裁 2020-07-20

作为一个吃货

每发现一道美食都欣喜若狂

以下的山西非遗美食

估计会让人疯癫

01

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襄垣手工挂面主要表现在鲜、白、柔、细、甘“五绝”。略微夸张地说,它的特点是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劲道,耐存耐煮,易于消化,不含添加剂。除此,作为一种绑把成型、携带方便、老幼皆宜、方便速食的纯手工面食,它还得了一个雅号——“方便面的鼻祖”。

02

恒义诚老鼠窟元宵制作技艺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代县黄酒酿造技艺

代县黄酒,酒色金黄,温和醇香,清晰透明,甘甜适口,味道鲜美。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气之功效,热饮味道更佳。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之功能。 医学上也常用为药引,也可作烹调佳料,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

015

柳林碗团制作技艺

柳林碗团一般置于阔口浅底碗里,做好的碗团是一层银圆薄厚略发乌色的面结晶,吃时用钢锯条磨成的小刀,把碗里那浅浅的一层面食割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拌以辣椒油、陈醋等佐料,入口咬嚼,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细品,似乎还有点点苦味。碗团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

05

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

“汾州八大碗”以猪肉、羊肉、鸡肉为主料,搭配鸡蛋、白菜、豆腐等辅料,通过煎、炸、蒸、烧等烹饪程序精制而成,对厨师的刀功、火候、调料搭配都有很高的要求,制作一桌“八大碗”往往需要多位厨师合作三、四个小时。

06

午城酒酿制工艺

精选原料粉碎,蒸煮糊化,大楂入地缸发酵,冷散搅拌,装甑,蒸馏,出酒,二楂入地缸发酵冷散搅拌,装甑,蒸馏,出酒……。2009年,午城酒厂这套自古传承至今的“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酿酒法”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7

祁县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祁县小磨香油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特产。祁县小磨香油含有防止衰老的维生素E,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极佳的效果。亚油酸具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该产品性平,味甘,常食用可治疗多种疾病。该产品曾获山西省名优特产、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08

垣曲炒粸制作技艺

垣曲炒祺是山西省垣曲县独有的汉族传统面食之一,垣曲炒祺纯手工制作,炒祺主要原料精面粉、五香大料、用黄河边优质白面、食油、土鸡蛋、白糖、盐、芝麻等土炒制而成。垣曲炒祺色泽焦黄,口感清脆,养胃健脾,香醇可口,味美余长。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不同的炒祺,比如:鸡蛋炒琪、芝麻炒琪、麻辣炒琪、五香炒琪、油酥炒琪、奶油炒琪、豆油炒琪、无味炒琪、奶粉白糖甜炒琪、咸淡炒琪、花生仁炒琪、核桃仁炒琪、品种全、花样多。

09

闻喜煮饼制作技艺

地道的闻喜煮饼有三大特点:第一,拿一个煮饼用手掰开,便会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层和红白分明的馅子,能够拉二三寸长的一窝丝;第二,吃起来酥沙,不皮不粘,甜而不腻,越嚼越香,微带一丝桦柏的芬芳;第三,储存百日,风味不变。

010

白起豆腐制作技艺

高平烧豆腐是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名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味。此菜皮黄肉白,松软筋道,辛辣鲜香,风味别具。

011

阳城制糖技艺

阳城传统手工制糖的历史远不可考,远在明、清时期,河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商贩,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前,成群结队来阳城担“灶糖”。可见阳城制糖历史悠久、且名闻遐尔,至少也有三百年的发展史。水村村位于阳城县城城西,属凤城镇辖区,历史上主要手工业以制糖为主,村内基本上户户有糖灶,糖坊达30余座。主要产品有棍棍糖、芝麻糖、裕谷糖、灌糖、切糖、板糖、糖瓜等,不仅品类众多,而且香、甜,脆,利口好嚼、醇厚味美,形成独特的制糖风格,远销陕、豫、冀、皖、晋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