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利势能:理解战国纷争的上帝视角

 扫地僧一一 2020-07-20
三季分战国,

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

世道终纷拏。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带着妻子到江南躲避安史之乱,此时中原战场上,叛军攻占洛阳,郭子仪和李光弼刚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安禄山这边又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有感于世事纷扰,局势乱如麻,李白写下这首《古风》。

其实安史之乱的局势也不是乱如麻,唐肃宗李亨的谋臣李泌就洞悉了这乱局背后的得失,提出了暂时放弃收复两京,把守京畿、山西战略要地的策略。

按照李泌的计划,让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利用太行山的地理优势,压制叛军的老巢河北;郭子仪占领长安周边的要地,进驻河东(今天山西运城),又不堵死出入关中的通道。这样叛军虽然占领着长安、洛阳,却四面受敌,被封死在河北平原、河洛平原、关中平原这个倒“L”型的狭长地域里,最终会疲于奔命,直到被围歼。

可惜李亨急于求成,固执于收复两京,结果欲速不达,反而后患无穷,埋下了藩镇割据的祸根。

建立这种山川地利的大局观,我们再读历史就有了一个上帝视角,看着纷纷扰扰的乱局,心里有清晰的脉络。就像知道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不管黄河九曲十八弯,我们都知道它最终要向东流去,归于大海。

而这一切的探索,都在战国这两百多年的纷争中基本完成,限于篇幅,我们从魏、齐、赵、楚、秦成败得失入手,来解开战国纷争这团乱麻。

1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魏国第一代雄主魏文侯魏斯的丰功伟绩(详见本系列第一期),当时着重讲魏斯的文治武功,那么魏斯的长期战略是什么呢?想要给魏国留下一个怎么样的基本盘?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享有河东(山西省南部)土地,首都安邑也设在这里。魏国的核心地区就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西南是黄河的几字形大拐角,战略局促,能诺腾的空间很小。

魏斯的首要策略是先稳定后方,和赵国、韩国维持友好关系,向西和秦国死磕。

公元前419年,魏文侯二十七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陕西韩城)筑城,后来任用吴起,反复对秦国用兵,终于在十一年后完全占有了秦国的西河地区,并且向陕北占领了戎狄的领土,设置上郡。

在西河基本站稳脚跟,秦国构不成威胁后,公元前409年至前406年,经过三年苦战,魏国名将乐羊攻破中山国,这样魏国在太行山北部到河北平原取得了一块飞地。

前405年,齐国的国相田氏家族内乱,魏斯联合韩、魏向齐国用兵,就是著名的廪丘之战。战争的结果是,三晋取得了齐国的大片土地,为了使国土连接,魏国还顺便攻占了卫国的几个城市。

除了这些,魏斯还向南向楚国争夺土地,对内在漳水向南最突出的位置,设置了邺县,卡住赵国向中原发展的咽喉。我们熟悉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时候。

到此为止,魏国和秦国的边境推到函谷关以西,战略要地都在魏国手中。同时,通过占有中山和河北平原南部压制赵国,成为三晋的领导者,魏国从而有了称霸天下的资本。这也是唐末五代中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的基本盘。

2

三家分晋的时候,本来赵国分得的领土占优,拥有晋阳、邯郸,包括浊漳水河以北的上党高地。可惜赵国因为接班人问题,连续几代内斗不断,再加上魏文侯特别英明,把魏国经营的风生水起,三晋地缘上的优势让魏国独享,韩国和赵国成了马仔跟班。

到赵武灵王赵雍(详见本系列第二期)即位的时候,赵国已经沦落为边缘国家。赵雍是同时代最富有想象力的领袖,他把目光瞄准了北方,在远离华夏文明圈,农耕和游牧民族分界线的广阔区域,找到了赵国的出路。

赵雍的故事我在这个系列第二期详细讲过,赵雍花费近十年的功夫,将中山这个楔子从赵国分别位于山西和河北两篇土地之间拔除,然后经略北方,从山西北部代地,到现在内蒙古河套这一片广大区域,最后把触角伸进陕北高地,从北面形成对秦国的战略优势。

可惜赵雍也因为没能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玩票玩过了,被自己的儿子和臣子联合困死沙丘,把自己的生命搭进去,也搭进去这一伟大战略实践。到六国灭亡之后,匈奴人在这一片土地上开启和中原王朝的千年恩怨。

赵武灵王经略的这一片区域,是以后游牧民族进军中原的战略基本盘。南北朝时期,以北魏为代表的北朝就是从这开始统一北方之路。即便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留守在北方,以今天内蒙古武川镇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一直主导着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乃至隋唐的政治版图。

3

前280年,秦国对楚国发动了一场灭国之战,派出了两路人马,南北夹击楚国,目标是楚国当时的国都郢(今湖北省荆州)。

一路由司马错率领,从四川出发,到达重庆后,又分成两支,其中一支穿过武陵山脉,占领黔中郡(今湖南省沅陵县);另一支沿长江直下,进攻西陵(今天湖北宜昌)。

另一路由白起率领,走商於之地,出武关,进入南阳盆地,乘楚国应接不暇之际,占领鄢(今湖北襄阳)、邓(今河南邓州),完成了对郢的包围。

两年后,前278年,秦国攻陷郢都,楚国将国度迁到陈(今河南淮阳)也称为郢,后世叫“陈郢”。

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楚怀王熊槐(详见本系列第三期)为什么那么看重张仪许下的商於600里土地,并且宁死也不肯割让黔中郡,就不会觉得太傻。

这两个地方是楚国的命门,掌握在楚国手中,楚国进可攻,退可守;掌握在秦国手中,楚国就像是没有篱笆的院子,睡不了一天安稳觉。

在后世的军事战争史中,南方割据政权要想立足,需要防守三个方面:一是司马错走的从四川出长江方向;二是白起走的南阳盆地襄阳、荆州方向;第三条是江淮、南京方向,第三条路在后世更为重要,以至于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

三国时期的吴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面对金和蒙古的南宋无不如此,后面讲到的时候我们会一一验证。

4

齐国的主要版图在山东半岛,核心地区无险可守,也偏离竞争中心地带。齐国在战国时候正确的策略就是执行“离岸平衡”,在处于竞争中心地带的秦、魏、楚中,扶持弱者,对抗强者,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霸权,扮演的是救火者的角色。就如同近代史中的英国,欧洲大陆谁崛起,就联合其他国家把他打回原形。

魏国到了魏文侯魏斯的孙子魏罃的时候,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因为魏武侯魏击死后接班人的问题,被韩、赵差点逮住机会差点瓜分,所以魏罃放弃了团结三晋的做法,依仗魏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准备拿韩、赵下手,抢占战略要地。

前354年,魏罃派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包围了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统帅,庞涓为军师救援赵国。接下来,就发生了我们熟悉的“围魏救赵”的故事,齐国在途中伏击了疲于奔命的魏国军队,庞涓收拾残部,退回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等到韩国五战五败,抵挡不住,齐国派出田忌和孙膑这一对黄金搭档,进攻魏国陪都大梁,逼魏军主力回救。

孙膑用骄兵之计,进入魏国境内后,一直减少军队做饭灶的数量。庞涓以为齐军畏战,还没交战就开始逃亡,就抛弃大部队,率领轻骑兵追击,结果在马陵中了埋伏,被射杀在大树下。齐军乘胜攻击,击垮魏军,生擒了魏国的太子兼统帅魏申。

齐国的两次出手,打垮了魏国在中原做大的企图,秦国也乘机收复魏国占领的西河地区。魏罃将国度迁到大梁躲避秦国的锋芒,从此魏国就沦落为战国的二流国家。

前296年,为打击秦国向东咄咄逼人的气焰,齐国国相孟尝君田文主导五国伐秦,是战国中后期历次伐秦队伍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吐出不少侵占韩国、魏国的土地。

此后的时间里,齐国一直都是扮演驰援者的角色,包括我们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那次,秦国进攻赵国,也是齐国出兵,秦国立马解围离去。

秦楚之间的交锋,齐国也是重要的砝码,秦国占上风的时候,楚国通过和齐国的交好来抵御,还能基本取得战略的平衡,直到楚怀王被张仪忽悠,和齐国断交,失去援助的楚国在和秦国的战斗中惨败,一下子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战略要地。

到了末代齐王田建在位的时候,齐国改变了策略,不再给三晋和楚国提供援助,结交秦国,放任其做大。偏偏田建在位时间还特别长,从前264年至前221年,长达43年,完美覆盖了秦国从发力到统一六国的时间段。等到秦国逐一消灭中间的缓冲,兵临城下,齐国甚至没有一战的能力。

5

最后回到秦国,关中四塞之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大体上描述,南边是秦岭山脉,北面是陕北高原,西面宝鸡以西是六盘山,东面就是在中条山和秦岭余脉之间的肴函通道。

四塞之地也不是没有漏洞,这些地理单元上的通道就是罩门所在。这些罩门上分别筑造了关卡,比较重要的从西往东分别是萧关、大散关、武关、函谷关。

在关中地区西北部的萧关在周朝时就成为西周的命门。

周幽王本来娶了申侯的女儿,生了太子宜臼,后来又宠爱褒姒,立和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宠爱新人,废长立幼,这种事历来不罕见。

这次不一样的是,周幽王废了的王后和太子母族比较强势。申侯联络西边的犬戎族,从西北的萧关所在的固原地区杀进关中平原,攻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然后,申侯立自己的外孙废太子宜臼为周王,就是周平王。

到了秦国在关中立足的时候,固原地区盘踞的是义渠部落,直到秦国在东方横行的时候,也在义渠那讨不到便宜,最后还是宣太后芈八子用糖衣炮弹诱杀了义渠王,才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南面的散关得到秦亡以后才变得重要,刘邦就从这里暗度陈仓占领关中,是从四川、汉中进攻关中的要道。由于战国时期巴蜀没有强势的政权,所以秦国的重心在更往东的武关。

从武关直通楚国的南阳盆地,反过来也直通秦国的咸阳。在楚国依旧有力量对抗秦国的时候,双方在武关相持。秦国进攻,会前进到楚国的襄阳,楚国反攻,会在蓝田和秦军交战。

到秦亡的时候,刘邦进关中走的就是武关道,从武关到蓝田,和秦军打了一场小战,子婴就投降了。

围绕函谷关则贡献了秦国向东的绝大部分戏码,在魏文侯强盛时期,秦国不止函谷关不能奢望,失去河西地和陕北高原的一部分后,连潼关地利都得和魏国共享。

直到后来魏国两次败给齐国,伤筋动骨,商鞅用计诳了魏公子昂,秦国才夺回河西。后来魏国迁都大梁,放弃河东,秦国才过上了关闭函谷关高枕无忧的日子。

等到秦国掌握了这几处战略要地,又拥有了四川盆地,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当东方列国达成合纵,来找秦国死磕的时候,秦国只需要据守函谷关,以逸待劳,等待联军内部混乱,自然散去。

从战国这两百多年的战略实践,可以看出,中国有三个王者之地。

一是关中,包括附属的汉中、巴蜀,命门在西北的萧关和东面的函谷关,秦以后则是潼关,这是秦汉,乃至后来的隋得天下的基础。长安古都,但也因为偏离中国统治中心,在大一统王朝时,一直搭配着洛阳建都。

二是山西高原,包括附属的河北平原和河洛平原,命门在太原和太行山上的那些通道,这是唐宋,包括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候绝大多数北方割据政权的基础。也正因为地理单元太独立,太原虽然号称“龙城”,从太原起家得天下的多,却没有大一统王朝在此建都;

三是广义的江南,命门在南阳盆地的襄阳、长江上游及下游的淮河流域,楚国、三国时的吴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南方政权以此为基础。

因为关中和山西高原的存在,南方始终处在对北方的战略劣势中。双方交战,北方失利,可以从容地撤回这两个封闭的地理单元,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在古典时期,由于南方的山地没有开化,南方政权在长江淮河沿线失利后,鲜有诺腾的空间。

镜鉴时刻:

到了近代,抗日战争中,在现代化武器和军事优势的碾压下,中国依旧通过保有山西高原和关中两个地理单元立于不败之地。在日军最强势的时期,虽然可以占领山西,可是也仅限于汾河谷地的大城市。

八路军在陕北和太行山的活动,使得中国共产党可以同时向关中和河北地区施加影响。长征的初衷在于求生存,被迫战略转移,反而从此占有地利,盘活了我党争夺天下的这盘棋。

本期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关注秦汉之际一位特别有争议的人物——叔孙通,讨论大环境中如何成就小我。

读史明智,资治通鉴系列第十一期。

计划用两年时间,以资治通鉴为底本,将影响历史走向各个重要节点人物故事梳理。

一是了解三千年文明史的历史脉络,以史为镜,理解治乱兴衰;

二是建立大历史观,将今日所困所扰投射到历史进程中,从而有更大的胸襟去包容狭隘,去忍耐苦难,明辨是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