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不懂数据的网红美食难长久?

 造就Talk 2020-07-21

一家餐厅要想成功,光是东西好吃还不够。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是出了名的微薄,若不是经营有道,哪怕是最好、最火的餐馆,恐怕也难以为继。

在分析了数千家餐馆背后的数据——哪些菜最受欢迎,哪些服务员接待的客人,点餐金额最高,乃至餐馆生意与天气的联系——美国餐饮行业顾问达米安·蒙加维罗(Damian Mogavero)发现,在餐馆的决策和经营中,这些指标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归结起来,蒙加维罗认为,他收集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找到取悦顾客的途径。最近,蒙加维罗还写了一本有关数据分析的书,名为《地下烹饪之旅》(The Underground Culinary Tour)。

蒙加维罗说,餐饮行业的数据分析值得所有人重视。不光是餐馆老板,老主顾们也应该多加关注——这样一来,他们最喜爱的餐馆就能长盛不衰了。最近,蒙加维罗接受了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采访,讨论了数据在餐饮行业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个消费者无所不知的年代,餐馆该如何生存。以下为经过整理后的采访内容文字稿。

你是怎们进入餐饮行业的?

我十几岁时就爱上了餐饮行业。当时,我在新泽西的凯悦酒店打杂,在那里,我学到了非常重要的一课。那家酒店的总经理说:“在这个行业,要想成功很简单,那就是要超出客人的预期值。”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激励着我。

20年前,你开了一家名为Avero的软件公司,帮餐馆解读自己的数据。你最早的客户都有谁?

Gramercy Tavern餐厅

(名厨)汤姆·克里奇诺(Tom Colicchio)和丹尼·梅耶(Danny Meyer)算是比较早的。当时,他们合伙经营着Gramercy Tavern餐厅(注:位于纽约的一家著名餐厅,主打美式新料理),后来各奔东西,建立了各自的美食帝国。Sushi Samba餐厅(注:位于伦敦金融城的一家著名日式料理餐厅)的西蒙·博科夫扎(Shimon Bokovza)也是很早的一位客户。

他们的思维都非常开放、进取,并且对于餐饮经营的问题所在,他们跟我所见略同:临重大商业决策时,我们没有信息可作参考。

为什么餐饮行业更倾向于依赖直觉,而非数据?

餐饮行业极具创造性,很能吸引具有创新力、创造力的人才,而且,他们都很享受顾客体验的艺术性与设计性。

当年我自己开餐馆时,常常会问厨师和餐厅经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服务员是谁?食材成本为什么上升了?雇工成本为什么上涨了?他们要么直愣愣地看着我,要么说不到点上,要么瞎掰一气。最让我抓狂的是,为什么行政方面的事情会花掉那么多时间。

作为美食艺术家,他们也各有各的难处,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埋在一堆Excel表格里。我常说,后勤办公室一无是处——在那里,你既不能让顾客满意,又不能烹饪美食。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商业问题。

于是,我招募了一名厨师,一名侍酒师,一名餐厅经理,以及三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公司的创始团队。我告诉大家:我们要打造一款软件,以便日后,你们能回到自己喜爱的岗位,并且靠有力的经营挣到更多钱。

不过在书中,你从头到尾都强调说,关键是创造力,而不是数据。

Navy Beach餐厅

数据会引导你做出正确的决定。书的开头援引了Navy Beach餐厅(注:位于纽约蒙托克的一家海滨餐厅)的范例。通过数据,这家餐厅发现一个规律: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多云天。所以他们意识到,在大晴天,他们就得采取不一样的做法。于是,他们弄了条船,往返于大船和岸边,亲自将顾客接到餐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告诉我们一点:光是收集和分析数据还不够,你还得采取相应的举措。从客户交给你们的数十亿美元的帐目中,你分析出了哪些结果?

销售方面,我们一般会看平均每单消费额和客流量。但重要的是理解这两个关键指标背后的驱动力。关键就在于始终如一的用餐体验。

在成本方面,除了食材成本,你还要知道,在下雨的周六和晴朗的周日,某一道菜分别能卖掉多少。菜单上的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供需特点,有的菜点的人多,有的菜点的人少,如果你能把它们分析出来,就能降低食材成本,这部分大约能占到销售额的30%-35%。

另外,人工也要占到销售额的30%-35%,所以在这个方面,关键在于理解供需特点,从而恰到好处地安排人手,不论是服务员、调酒师,还是厨师。

Fogo de Chao餐厅

比如,Fogo de Chao餐厅(注:一家高档巴西烧烤连锁餐厅)就十分了解自身的供需特点,以及这种特点随事件和天气变化的规律。说了这么多,主旨就一条:要明白在这些指标背后,是什么在左右营收和主要成本。

最后,还有一个所有行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员工顺手牵羊。

你们是如何将收集的数据转换成更高的利润率的?

POS机系统是一个宝库,其中记录着几十万单交易。我们从中挖掘数据,然后提供一个“记分牌”,上面显示开胃菜销量,酒水销量,以及翻台率。有了这些简单的数据,你就能确定每个服务员的表现,以便提供培训。

你提到餐馆行业的残酷性——只有六成的餐馆能坚持三年不倒闭。但我们似乎经常听到这类报道:哪家餐馆刚刚开业,门前就排起了长队,订个座难似登天。

对吃货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作为消费者,我们的选项数不胜数,而且这些选项都很棒,因为按照现在的趋势,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可能邂逅美食:从街头、港口、机场,再到手机应用里。站在餐馆的立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对于美食,人们正在觉醒。

但同样的道理,这也是有史以来,餐馆面临的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时代,因为竞争空前残酷。

在社交点评网站的指引下,人们正不断探索新的餐厅。很多时候,大家忙着猎奇,于是回头客就少了。顾客的反应也变得更透明了。食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精明,这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也将餐馆置于更严格的监督之下。

另外,优质食材的价格越来越高,给食材成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众所周知,劳动力成本和房产成本也在上涨。这些因素一齐作用,导致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所以我才说,餐馆要成功,技术是关键。

这种对照很有趣——消费者掌握的消息越来越多,餐厅也要学会利用信息。

我之所以发起“地下烹饪之旅”活动,这就是原因之一。这个项目是我和一名同事一起设立的。我们公司拥有大量餐饮行业数据,涉及金额250亿美元。我从中注意到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有些餐厅的同店销售额出现两位数涨幅,有的却出现两位数跌幅,差异悬殊。原因何在?

于是七年前,我启动了这个项目,开始探究餐饮行业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我的目标是让美国各地的餐馆经营者能预判未来的餐饮趋势潮流。

因为在过去,一些潮流可能要经过二三十年才会进入主流,而如今,有了美食频道、社交媒体和美食博客,一些新潮流可能只要半年到一年就会遍地开花。

我的想法,就是让餐馆经营者能够预判 “吃货族”的新动向,并为迎接他们到来做好准备。

换一个方向呢?区域性趋势进入大城市的速度也更快了吗?

由于信息流动速度如此之快,餐饮趋势从一线城市流向二线城市的情况会更加普遍,但区域性趋势也会进入大城市。这与信息流的加速和愈加透明化不无关系。

二线城市的觉醒还涉及另一个因素:对厨师来说,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很多厨师因此选择离开。有“美食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就提供了很好的例证: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获奖者开始选择二线城市。

达米安·蒙加维罗和厨师丹尼尔·布鲁德及员工。

在这个以透明化和吃货主义为特点的新型生态系统中,你觉得,哪些餐馆的生存会格外艰难?

有一种餐厅的日子向来不太好过,而且今后的处境也会比较艰难:那些一成不变、停止创新的大型连锁餐厅。消费者的预期值早已不是当年可比。过去,你只要开一家餐厅,只要味道不太差、环境不太槽,躺着都能赚钱。现如今,这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的用餐体验正在被两大事物所改变:数据和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对“吃货族”的迎合。如果你不迎合他们善变的喜好,你就更可能面临艰难处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一家餐厅吃得很满意,过后再去,却疑惑起来,“这儿到底怎么了?还是我上次来的那家吗?”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你订了座,到了店里却没有位置。或是结个账都拖拖拉拉。或者你点了酒水饮料,却不够喝。

之所以会发生这些事情,都是因为餐厅经营者没有把数据理吃透。不要只想着如何生存下去,多想想创新,想想向客人提供美好的体验。如果做到这些,生存便是水到渠成。

翻译:雁行

来源:The Atlanti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