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闻道,夕死可矣” 众说纷纭的解读

 背后国文 2020-07-21

《论语·里仁篇第四·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钱穆译】先生说:“人若在朝上得闻道,即便夕间死,也得了。”

【杨伯峻译】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傅佩荣译】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

《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论语集注》朱熹的解释是: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从以上看,原来认为本章的解读应该没有任何的歧义,因为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是讲闻道比生命更重要。古人有很多这样的说法,也符合儒家的思想,如孔子讲的“杀身成仁”,孟子讲的“舍生取义”,都是讲有时候又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如对“仁”,对“义”的追求。然而经过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本章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解读。

 第一个说法,意思和大家公认的差别不大,只是特别突出了“知”和“行”中“行”的作用。他们把“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成“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使晚上死了也毫无遗憾。”上面三位先生的解释没有揭示出“知”和“行”的关系 ,只停留在“知”上,知道了就去死,不得其所。

窃以为,这种说法未免牵强,且不说“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知”是“行”的前提,先有“知”才有“行”,有了“行”以后再来影响“知”,所以人首先要有“知”,所以获得“知”去死,也非不得其所。

第二种是缠中说禅的解读,他认为这里的“死”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固守、坚持、死守的意思。“朝夕”也不单是早晨和晚上的意思,而是指开始和最后。他这样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解释为“一个人开始了解了道,最后“固守”、“承担”,“死心塌地”、“痴心不改”按道而行,这样才是可以的。

缠中说禅是网上传奇人物,他的股票操作理论反响强大,引来无数缠迷,听说他还写过一本小说叫《遥远的救世主》,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叫《天道》,里面的人物也传奇,故事也新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中缠中说禅的性格特点。他这样的人物来解读《论语》,肯定不同凡响,不落俗套,他这样解读有他的思想基础,可以参照。

第三种解释是曾仕强先生的解释,“朝闻道夕死可矣”,其意并非早上悟得道理晚上死去便无遗憾,因为此朝夕非时间,而是阴阳,朝代表阳,夕代表阴,朝闻道,代表悟得道理,代表阳,夕代表不懂得道理的时候,代表阴。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终于悟得道理(阳),那就让不知道理的时候(阴)死去吧”,譬如昨日死。

曾先生对《论语》的很多解读都参照了《易经》,他说“因为中国所有的诸子百家它就有个共同的来源就是《易经》”,《易经》的观点即朝和夕是相对的,夕即过去,朝即将来。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我现在闻得了道,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过去因不懂道就把它当作昨天的事情,已经死掉了。

这一章出现在《里仁》篇,“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论语注疏》)孔子在本篇主要讲的是仁道。仁道也即人道,人道,做人的道理,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百姓。君主有做君主的道理,平民有做平民的道理,虽然他们的理想、境界、目标不一样,但他们都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的方法。因此一般公认的解读不一定错,因为如果“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就会遗恨无穷,体现了儒家对“闻道”的执着和迫切。后面的三种解读,包括网上一些新奇的解释,也有其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不一定迷信或追捧,可以作为参照,更多地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拓展和延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