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弹琴】荆州万城残留的北门上小庙怎么拆除了?

 诗鸟谐趣 2020-07-21

       万城,原名“方城”,可能是因为其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8公里,接近正方形的缘故而得名?南宋时荆湖制置使赵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讳改为万城。

       万城位于荆州城西约三十公里,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城垣为黄土夯筑。据说中国古代从宋代开始才有大规模的砖砌城墙,现在仅存的万城北门门洞就是宋代的小青砖筑造,明显小于荆州古城墙上的城墙砖很多。

       万城没有毁于战火,却毁于强拆。明湘献王修建王府时拆走了大量的万城城墙,仅存现在看到一个北门门洞而已。

       那么剩下的土城垣哪里去了呢?东城垣在1960年代开挖成了水渠,西城垣被取土变成了荆江大堤的一部分,南城垣则被318国道刮去地皮做了路基,北城垣还在的,残留的部分仍然紧密团结在幸存的北门门洞的两侧,同命相怜,苟延残喘!

       如果说万城是一座军事堡垒,还有几个疑问。荆州城的曲城门洞高5.8米,宽4.6米,深10米;主城门洞高7米,宽4.8米,深15米,内外门相距32米。而万城门仅高约2米,宽约3米,城门里既骑不得快马扬鞭,也乘不得四抬大轿,如何体现出将军的雄武和文臣的威仪?倒像是山大王的寨子一样小家子气!还有,在城垣外面仔细搜寻,居然看不到一点护城河的蛛丝马迹。

       护城河就像开发楼盘的基本配套设施一样,无论从军事角度,还是从民用角度,都是筑造城池不可或缺的。军事上可以起到减缓敌军的攻势,民用上可以排污起到海绵城市的调节作用,灌溉及生活用水都可以,更不说将军得胜归来饮马护城河中了。就是干旱地区也要早城池外挖上又深又宽的壕沟,壕沟里还要放上许多蒺藜,要么掉下去一下子爬不上来,要么直接被蒺藜刺死,总之,城墙外必须有沟啊,万城的护城河难道忘记挖了?于理不通啊,因为挖掘护城河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挖沟筑城,就地取材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成本啊!可是,在万城北门外看不到护城河的痕迹。有点怀疑万城根本就不是军事建筑,因为濒临经常发大水的沮漳河,会不会就是个防洪的垸坝啊,就像现在公安埠河镇,不也是被垸坝保护起来的么?……

       残留的万城北门上还有一座小寺庙的,据说名曰“祖师殿”,庙前还有一乾隆古碑的,今天去看时,庙已经于2018年底被强拆了,传说的种的乾隆石碑也没有看到在哪里。问小庙脚下的两位烤火的老人,说是被一群信封基督教的拆毁的,觉得不靠谱,又找一个路过的中年男子打听,说是政府派人拆除的,理由是小庙不合法。这种小庙各地多了去了,不知道什么样的庙才是合法的,哪位民宗局的同志给解释一下? 

       在万城街上打听老万城北门的具体位置时,一位村民还说起当年整个李埠镇只有6个日本兵驻扎镇守,但不知道那6个日本兵后来是活着回国了,还是被哪位大侠击毙了?

拾阶而上应该就是小庙,但小庙已经被强拆了

小庙脚下的两位烤火的老人

万城北门上的小庙(北门外侧)

万城北门上的小庙(北门内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