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老张话健康 2020-07-22

民谚有云:“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年入伏是7月16日,出伏为8月24日,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湿度最大的时候。此时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很多人冬天会怕冷,手脚冰凉都源于三伏天不注意养生,越是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越不可让病邪之气入体,抓住三伏天的养生时间“以热逼寒”,可以除去体内寒湿之气,提升阳气,有效减少病痛。

所以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一定要好好珍惜,趁热来避寒,将它变成养生的40天,收获健康。

春夏要养阳,虚寒体质的人在冬天可谓是双寒夹击,想要在冬天祛寒可谓难上加难。而在三伏天就不同了,此时天气最为炎热,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毛孔也处于张开状态,可谓是祛寒最佳时机,通过三伏天升阳驱寒,调整阴阳平稳,可以让冬天少发病。

三伏天怎么做到“以热逼寒“来养生呢?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掌握下面几个小妙招,养生并不难

1、多晒后背,升阳气

夏季虽然天气热,人体阳气也最足,但是有很多人体内的阳气并没有完全激发出来。此时就可以通过晒后背的方法来激发阳气。

在人体的背部有一条主管全身阳气的经脉,那就是督脉,练武之人讲究打通任督二脉才可以使得武功精进,而普通人打通督脉后,等于打开了人体内阳气的总阀,会让阳气源源不断滋养全身。

所以可以经常晒晒后背,有利于打通督脉,升发阳气。

注意晒后背时不要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去晒,晒的时间也要掌握循序渐进的要领,慢慢增加时间,直至增加到40分钟为止。

还要注意避免晒伤,因为晒后后背毛孔处于扩张状态 ,所以不要立马进食凉性的食物,也不要吹空调,洗冷水澡。

此外就是心脏不好的人,患有三高病的人,孕妇和儿童不宜晒后背。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2、做好三伏天饮食调理

一提到养生,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该怎么做到饮食调理,三伏天的饮食有句俗话说得好:“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三伏天这么热,这句话里的饮食可是不带凑合的啊。的确这句话就是在提醒人们虽然天气炎热,食欲下降,但饮食不能太凑合,要多吃点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天热出汗多,身体内会损失不少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所以吃面是更有利于补充营养的。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三伏天的饮食要做到补气去火,多食些酸味甘味食物,多补水。

推荐:三豆汤,将赤小豆,绿豆和黑豆熬成汤喝,可以除湿利尿,益肾补脾,清热解毒。三豆汤制作简单,将三种豆子用水煮开花即可,如果觉得没味,可以遵循三伏天饮食多甘的原则,添加少量冰糖,放凉后,连豆带汤一起喝掉。

还可以常喝赤小豆薏米茶,这是一款经典的祛湿方子,三伏天不妨,坚持每天喝一点,祛湿健脾,利尿消肿,好处很多。

只有将体内湿气赶跑,阳气才会更旺。

三伏天吃姜也可以升阳。夏季人们容易苦夏不思饮食,胃寒,乏力,针对此现象,可以于每天早上起床后切上四五片生姜用温开水泡上来喝,喝完水,再将姜片嚼服。

坚持上一个夏天,到了冬天手脚就不会再凉了,气血通畅后,也不怕冷了,食欲也会转好,阳气自然被激发。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3、夏练三伏

俗话说得好,要强身健体,就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伏天适当的锻炼排汗,可以起到排毒祛寒的功效,还能减肥健身,增强免疫力。

不过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力小,运动不宜过度,应以快走,跳操,慢跑,太极等平缓的运动为主,时间以半小时为宜,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三伏天要“以热逼寒”来养生,教你6招,祛寒湿,升阳气,少生病

4、三伏天多泡脚

并不是冬天才适宜泡脚,夏天泡脚效果更好。夏天泡脚可以起到祛寒湿和暑湿双湿的效果。三伏天泡脚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花椒,这样对祛除体内寒气,扶正身体阳气大有好处。

5、晚睡早起

三伏天,天气炎热潮湿,白天长夜晚短,宜夜卧早起,这样既可以利用好凉爽的早晨多做事,又避开了炎热的傍晚,顺应自然的昼夜变化,身体与自然规律同步才有益于养生。

6、贴三伏贴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运用艾灸的方法,以热逼寒也是很好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