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与美食,不能辜负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汪曾祺在《做饭》里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那些尝遍各种人间乐趣的人,最后都会不约而同的发现:还是生活最有趣!与我而言,至要莫若教子,至乐莫过美食。除了爱与美食,其他随便辜负。以至于现在旅行,都要找可以下厨的地方。亲自下厨,用美食犒劳自己,如此仪式感,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暑期,陪孩子学习,买菜做饭,生活有滋有味,忙得不亦乐乎。吃饭,不仅走胃,还得走心。自从开始研究«辅行诀», 做饭有了章法,以前根据喜好吃饭,现在根据阴阳五行做药膳,《素问》把五味功效简言之:辛散、咸软、甘缓、酸收、苦坚。而五脏需求如下:肝欲散、心欲软、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

小食材的大功效,不是药却胜似药,意外治好了孩子的盗汗和便秘,(乌梅九颗加三个大枣加陈皮若干煮水当饮料,一方治两病),效果比各种药物都好,天然的美食,孩子喜欢,人体易吸收。难怪云南中医老师说:"美食做药,则天下无药。" 

《辅行诀》有云:“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所以,肝气虚的人,多吃点辣,肝气实的人,多吃酸,肝急躁的时候,吃甜食。现在甜点特别火,因为肝气郁结的人多,心情不好吃点甜点会缓解。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炎炎夏日,最易伤心,什么都不想做,心气不足的时候,多吃点咸,提提心气。但有些人,心气太过,这就要多吃酸味收敛一下了。又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用辛以散之。肾德在坚。故经云: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以此为章法,才是真正的会吃,但会吃不代表会做,厨艺也是需要实践的,很多事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茶也不是学出来的,是修出来的。学出来的知识都是别人的,做出来的经验才是自己的。知道了,还要做到,才是真道。

一直知道小米养脾胃,所以常常做小米粥,但吃了很久,貌似脾胃也没多大改善,后来翻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小米粥偏向走水道,小米饭偏向走脾胃。甘淡的易利尿,茶中也一样,茶艺课上,白茶课和绿茶课上,学员跑厕所会比其他茶类多,徐文兵老师说:“很多人吃太多小米粥,老要上厕所,这是伤了肾了。”吃不好,对身体反害无益。

今年夏天比往年湿,我家厨房配料花椒,已换成了最除湿气的川椒大红袍,道地食材效果殊胜,白糖换成了天然的蔗糖,多吃不怕,油也是用酵素养过的小分子油,烧菜没有油烟,吃起来感觉不到油腻,还好消化没有腹胀积食的感觉,给孩子油炸小吃,好吃不上火。

火运太过的戊戌年,很多朋友三伏天特别难过,各种上火,却不知病从口入,每天都在造病却浑然不觉,都是事后花大代价补救,而我们家今年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少掉了很多烦恼。食品安全问题,现在是第一大问题。对孩子来说,吃好睡好就是最重要的,对成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果能吃好睡好,三分之一麻烦就没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除了健康,其他都是浮云。

胸无大志的我,生活就是全部,吃吃喝喝最幸福。每天和孩子们的下午茶时间,总是无比快乐。

好茶不缺,唯缺好水。水,都市里无非几种。矿泉水、麦饭石水、纯净水、蒸馏水,但都是死水,入不了茶人法眼。非要喝,还得用中医煎药做水的方式,调成小分子的“甘澜水”,反复倒水,甚是麻烦。亏得离旺山憨憨泉只有半小时车程,每每贵客来访,必取之。那才是真正的活水,喝起来可以把人化了。泉水原本是地下的,阴性的,但它能喷涌到地面上,就是阴阳平和之水。

北京故宫用的水就是玉泉山的水,喝茶要讲究,得这般讲究才行。超市里矿泉水泡出来的茶,味道不错,但少了茶气,就少了最大的能量,死水的水气不足,所谓水气,就是推动水内部运动的力量,中医认为这才是活水。

著名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就是讲水气,三峡的水上、中、下的气势完全不同,上峡水势很急,下峡水势很缓,只有中峡的水的流势是缓急适中的,用三峡的水泡茶,上峡的偏浓,下峡的偏淡,中峡的处于浓淡之间。这里的水势就是中医讲的水气,推动水运动的能量。硬度越高的水,阴性越大,越不容易化。

所以自古以来,宜茶之水“楚水第一,晋水最下”,山西的水硬,碳酸钙含量太高,所以爱喝醋。苏州,人间天堂,水一样柔软的城市,可以喝到软水,真是吾等幸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每天能吃到健康美食,好水好茶,也是乐事一桩,这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甜葡萄,有茶有吃,幸福唾手可得。

茶中有万物,食中有烟火,汤中有五味,舌下品莲花。世事有千境,随处可拈花。

·本期编辑✎兮浅

·图片来源:网络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