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月初寒尚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是指天气渐寒,尚未“大寒”。从字义上讲,“大寒”应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我国很多地区“小寒”都比“大寒”要冷。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这是因为 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内 ,因此才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天寒地冻的时节,自是一派“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

物候|小寒

小寒之日雁北乡,

又五日鹊始巢,

又五日雉始雊。

雁北乡(xiàng)。

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

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gòu)。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踏雪寻梅待故人

前一日,我睡了很久,想着冬天自然是要与被窝里相伴,起床时已经是中午。随手拿起手机看时间,看到母亲打来好几个电话,于是赶紧回了过去,母亲在电话那头嗔怪我不接电话,又兴奋的告诉我家中落雪了,问我是否见雪。

我朦朦胧胧看了窗外不见有雪,地上确实是湿漉漉的,南方的城市里不常落雪,即便有雪也是积不起雪的。通完电话以后一骨碌翻身起来撕去2019年的第一张日历,在手中摆弄,时光宛如这页花笺轻飘飘的落地,再拾起来便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雪日访梅,古今屡见不鲜,不去见一见梅花,怎知冬日何许?今天的生活过于繁杂,我们除却温饱却不曾再有所思,沉迷于手机和混乱的信息中,不知这世间还有别的事物与他相关。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事情或者不是自己愿做的事情去奔波、去工作,所以生活中没有那么大的雅兴。今天最雅的人也没有骑驴去大雪天看梅花的人,顶多是在屋里养两盆花,再不济去花市买两盆。跟古人比起来,我们的物质享受大大超越了他们,但精神上未必能超越古人。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中国历史上喜欢梅花的文人很多,宋代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叫林逋(林和靖)。他终身未娶,就是喜欢梅花、喜欢养仙鹤,有“梅妻鹤子”之称。《红楼梦》也有一段关于雪梅的描写:那日大观园中银装素裹,雪地映衬出白芒,雕梁画柱、亭台楼阁宛如装在一个玻璃盒中,薛宝琴遥站在小山坡上,身旁的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卢梅坡的诗里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它们出现在这数九寒冬里,似乎自带一种清冷和傲骨,天然一种断然的清绝与不可亵玩的风雅,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孟浩然常常骑着驴子在风雪中寻梅,因而有人给他写了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

小寒将至,寒意渐浓,书中言表:“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衣服被吾体,但顺其时,不在纨绮;饮食充吾腹,但适其可,不在膏粱;宴乐修吾好,但致其诚,不在浮靡。”冬日寒时再来回首此话,便觉内心温热,世间人若是都懂此番道理少去争端和攀比,那么人生便轻快多了,那些多处的时间即可赏花听曲、寻梅品茶。

识食物者为俊杰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古时,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已渐渐淡化,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小寒之前要做好防寒抗寒准备, 储存食物, 准备衣物, 小寒一到, 要做好日常保暖。饮食上,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话说“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如皋寒冬食俗。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个节气年轻人注意不要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长出痤疮。

古时候, 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 但随着时代变迁, 已渐渐淡化, 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而随着养生文化的不断的传播, 人们对于节气养生又多了一份兴致, 各种养生方法也层出不穷。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的说法, 也是说, 这个节气, 年轻人注意不要食用过多肥甘厚味, 辛辣之品, 以免长出痤疮之类。在饮食上, 南京和广东在饮食上颇有自己的特色。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美适于用途与目的

中国的节令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我们一直困惑它存在的意义,它的用途与目的让我们朦胧其中,可是一旦我们想到它,我们便知道这是美的。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美》说道:

“美就是适于用途与目的。”苏格拉底这句话,在建筑及工艺上固然讲得通,但按到我们的梅花,就使人难解了。我们站在梅花前面,实际地感到梅花的美。但梅花有什么用途与目的呢?梅花是天教它开的,不是人所制造的,天生出它来,或许有用途与目的,但人们不能知道。人们只能站在它前面而感到它的美。

“京华忆,最忆是围炉,老屋风寒浑似梦,纸窗暖意记如酥,天外含吾庐。”明日小寒,是吃热食、添暖衣的热闹节令;是踏雪赏梅待故人、竹间听雪烹热茶的文雅节令;还是远方游子归故乡、家中亲人筹年节的温情节令。

作者:离苏丨弘益茶道美学主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