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 | 怎么吃?用嘴。但唐人告诉你这样吃更美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长安十二时辰》开播至今
终于走到了子正时分
 
新日初始,上元节至
长安上元夜,灯火辉煌
圣人颁布诏令,神灯灭,人灯燃
天官赐福,普天同庆

 
百姓各带亲属家眷
走上街头,赏灯游乐,就为一睹仙灯
仙灯高耸入云,外敷彩缦,内置灯俑
一经点燃,便轮转不休,气势恢宏,光耀数里
 
在百姓眼里,上元节的长安其乐融融
家人团圆和睦,共赏熙攘盛世美景
这样美好的长安,却深陷一触即破的危机之中
(就此打住,今天且不说这个)

 
百官面圣,等待开宴
期盼已久的宫宴
在郭将军中气十足的“开宴”中
拉开帷幕
 
丝竹管乐,轻歌曼舞,场面恢弘气派
各色佳果,精巧器具,接连登场
好一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绝美场景
 
华丽大气的配色,工整舒适的摆盘
视觉和味觉高度统一
不禁感叹这才是正经宫宴该有的样子

 
整只烤羊配上绸缎装饰
色泽透着诱人的肥美
顶级豪华主菜——江山
用食物堆砌成江山社稷,巍峨耸立
只有盛世大唐的宫宴主菜才有这样的自信和排场

 
说来,《长安十二时辰》中
给我们展现不少大唐美食
唐人多元化的美食似乎在告诉世人
大唐的魅力可不止于文化艺术的辉煌灿烂
更在于坊曲巷陌中散发的烟火气
今日我们跟着张小敬的步伐
找寻一下藏匿在长安城中的美食
 


胡食


最先出现在镜头中的食物,便是这个看上去干瘪无味的饼了。上一次在说唐人服饰受“胡风”影响,其实在饮食上,也深受“胡风潮流”影响。
 


胡饼与饆饠、烧饼等都被唐人称为胡食。据敦煌文书记载,当时在敦煌地区的僧人和工匠都吃胡饼,每个胡用面半升,个头很大。《唐语林》卷六记载,
 
“时豪家饮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
 
这“古楼子”就是肉胡饼中之大者。


当时又有胡麻饼,类似今天的芝麻烧饼。关于胡麻饼的记载便是白居易在忠州刺史任上作的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辅兴坊的胡麻饼在长安可是出了名的,没想到胡麻饼到了四川,竟比长安的胡麻饼更香美。


饆饠饼,据考证它是一种带馅的面点。刚传入时,馅中放蒜味道辛辣,后来逐渐唐化。例如在晚唐,韩约所作的“樱桃饆饠”,馅里采用樱桃,还能做到让樱桃“其色不变”。
 
当时饆饠、胡饼、胡麻饼等一类胡食十分流行,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主食。而与这些面饼主食“一脉相承”的便是这馎饦,即面片汤。


别看是碗面,其实也是一碗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就有记述,
 
“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要做好这碗面片汤还是需要些功夫的,怪不得闻染要琢磨练习那么久,才能给张小敬做上一碗合格的面片汤。馎饦在当时家庭中十分普遍,可谓是家常。做它的面汤也丰俭由人,可炖肉做汤头,亦可单放盐葱少许调味,体味清俭。
 

吃羊肉

 
在唐朝羊肉还是主流。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从狱中出来开始出靖安司查案时,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直奔坊市吃水盆羊肉。看着张小敬呼噜呼噜地扒拉着羊肉汤,那羊肉汤的鲜香似乎飘出了屏幕,小编我看得也是直咽口水。
 


这水盆羊肉,因器得名,多用大水盆做盛汤器皿,主要以羊腩肉为主要食材,是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述了煮羊肉汤的技巧,指出
 
“羊作脔,置砂锅内,除葱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捶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烂。”
 
滚烫的水盆羊肉,撒上一抹小葱,冒着热气一咕噜的入了肚,滋补脾胃饥饿顿消,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还有一种大快朵颐的吃羊法,那就是手抓羊肉。直接用白水将羊肉煮熟,煮到软烂,再用佩刀割成喜欢的大小,沾着盐或胡椒吃,这样吃的特点是能够最好的品尝肉味的鲜美,不腻不膻。
 

唐朝人最主要的烹饪手法无非煮、蒸、烤三种。在烤食里最壮观,当属烤全羊了。在宫宴开始前,上桌的四只“红羊枝杖”着实诱人又有排场。
 


“枝杖”是指四腿四蹄撑着考羊生的意思,“红羊”则是因古人迷信,以为丙午、丁未两年容易有大灾,“丙丁”为火,“未”为羊,所以叫“红羊劫”。既然这烤全羊出现在宫宴中,自然得讨个吉利,总的来说,就是吃了这羊,便能消灾化吉。
 

唐代水果

 
肉吃饱了,来点甜甜的水果调和一下。张小敬选择了火晶柿子。柿子在唐代,已有大面积种植。这火晶柿子便是长安临潼特产,刘禹锡有《咏红柿子》一诗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摘,翻自保天年。”
 
火晶柿子如桔大小,赤如火,亮如晶而得名,熟透的柿子皮薄如纸,无丝无核丰腴多汁,难怪张小敬用麦秆便可吸出汁水,一入口便甜到了心坎里。
 


唐人所吃水果,也比想象中要多样。据唐张鷟《游仙窟》记载,唐前期常吃的水果有葡萄、甘蔗、枣、石榴、柰(nài 苹果的一种)、瓜、梨、李、桃等。但是综合其他记载,吃的较多的水果还是柑橘。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各州上贡水果中,贡柑橘的达24个州,随后长安也成功引种柑橘。而到了盛唐以后,有名的水果还有樱桃和荔枝,这两种水果在北方十分名贵,关于荔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占尽风流,而樱桃则以樱桃宴最为出名。
 

茶酒伴


唐代饮酒的盛行与饮茶的普及,与文人诗歌乃至寺院僧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远高于茶,普通人家里很少喝茶,而普及饮茶习惯比较早的群体还是寺庙里的僧人。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才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可是唐人喝茶总喜欢往茶里加点东西,不然这茶就喝得不自在。想喝麻辣味的,往茶水里加葱、姜、花椒,甜香味的就加桂皮、大枣,清凉口感的就加橘皮、薄荷……
 


现在看来,这种煮法的茶,根本不敢入口。好在出了茶圣陆羽,才扭转了这一局面,创下了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位,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这种煎茶法很快成了文人雅士和品茗爱好者的推崇,风行全国流传后世,甚至延传到了东瀛。

说完了茶水,再来说说唐人酒品。先说剧中最先出现的“葡萄酒”,焦遂救了狼卫首领曹破延,好心用李白同款鹦鹉杯给曹破延盛葡萄酒喝,结果却被反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给陌生人酒喝。
 


提起葡萄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小学背的那首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鲜艳如血的葡萄酒,满注与白玉夜光杯中,如此美酒怎的让人不陶醉。说到酒,自然不能少提“斗酒诗百篇”的酒仙李白。他对葡萄酒的喜爱,完全已经达到痴迷的状态,曾幻想一江汉水都化作葡萄美酒,一日喝个三百杯,要喝上一百年,在他所作的《襄阳歌》中这样写道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
 


除了普遍常见的葡萄酒,剧中还提到三勒浆、郎官清等。三勒浆在开元时期可是著名果酒,进口货产自波斯。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有关唐人酒品的详细记载,其中就有三勒浆、郎官清,
 
“酒则有河东之干和、葡萄,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诃黎勒、毗梨勒。”


唐人爱喝酒,众所周知。但这喝酒,有讲究。
 
北宋年出版的《蔡宽夫诗话》中有记载,
 
“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其变不一。”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行酒令都不会,还想吃酒席?在唐人的酒桌文化上,掌握“劝酒的艺术”可是一门不可少的技能。
 
在唐人的酒席上,可是有专门的人来管理整个酒席流程的,通常要有三个人,分别叫“明府”、“律事录”、“觥录事”。“明府”通常是酒席上最有威望的人,复杂监督整个酒令活动,指挥“律录事”和“觥录事”;“律录事”又叫“席纠”,负责宣令、行酒、判断对错;而“觥录事”,自然就是负责跑腿灌酒罚酒的人。
 


唐代笔记小说集《北里志》中有对“席纠”的记载,
 
“天水仙哥字降真,住于南曲中,善谈谑,能歌令。常为席纠,宽猛得所。其姿容亦常常,但慰藉不恶,时贤雅尚之,因鼓其声价耳。”
 
唐朝常见的酒令大致分三种,“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
 
律令,只用动嘴,斯文适合妇女,或者有学问、自重身份的文人学士,在唐朝酒席上十分流行,各种典故文韵张口就来,这一席酒喝下来,语文功力也可上涨不少。
 


骰盘令,自然是用掷骰子的方式来决定谁喝得多,这种酒令考的是人的运气,简便爽利对大脑容量要求不高。
 
抛打令,类似于击鼓传花,指定席上某一见器物,可以是花、是球,通过某种规则在座上客人之间传递抛打,最后落到谁的手里,便要按照规则相应的作诗、吟歌跳舞罚酒。
 
唐人喝酒如此风雅,醉眼长谈南北东西客,把酒言欢同命相连人,也许这就是长安,能汇聚人气的秘密。
 


“食、色,性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把所有事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族群。最常的问候“吃了吗?”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其中深埋了国人对饮食的在乎与自豪。吃得好才能活得好,学会吃,你才会生活得更美好,愿食光不老,美食常在。
 
今天,你吃了吗?

记得看后留言和饭后嚼薄荷叶
清新口气,你我更亲近

作者:兮浅 | 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