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音赐茶,天地人茶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致读者:
可以将弘益茶道美学点选【设为星标】,多多留言,与我们互动起来吧,让美好的文字常伴你左右!


说到中国的功夫茶,就不得不提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茶的名字就很有意思,或者以形态来命名,如白鸡冠、竹叶青,或者以地域命名,如西湖龙井、南京雨花茶。

也有以地名带形态的,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等,还有以地名带茶性的,譬如祁门红茶、冻顶乌龙,甚至有从故事、传说中得名的,像碧螺春、大红袍等等。


安溪的“铁观音”,就属于这一种,因为她蕴藏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段观音赐茶的故事。

纯种的铁观音,树势披张,枝条斜身,叶芽呈紫红色,故有“红芽歪尾桃”的说法。

这种茶香气清新绵长,饮后满口生津。但是由于她天性较弱,加之抗逆性又差,自古就有“好喝不好栽”之说。铁观音母树的发源地,位于安溪西坪镇的观音山上。


这是一片连绵不断的丘陵,远远望去,浓雾缭绕,山峦起伏。观音山上时而阳光如烂,时而雾气弥漫,时而霞光万道,时而南锁峰峦,真可谓一座山岩一片云,一个转弯一种景。

山上到处是郁郁葱葱的青苔和蜿蜒流淌的溪水,并由此形成一道道天然的沟润,从上到下,滴水成瀑。

嫡传铁观音茶园就在这里它们都是世代从观音崙打石坑的铁观音母树上压苗移植过来的。


铁观音的母树虽不高大,但却枝叶繁茂,从1723年被发现至今,已经有近300的历史了。

都说“ 奇山奇水出奇茗”,打石坑地势险峻,沿溪水两侧,皆为陡坡,而且磷石突生,青苔密布,山谷中天然形成了鼎底,珠袋两汪清潭,深不见底。

放眼望去,两潭对峙,各执一流,飞瀑直泻,甚是壮观。当地师傅说:“ 每当晨曦出来的时候,潭里就会出云吐雾。人站在那里,就好像飘在云端。”


我低下头去, 果然看见观音嵛下云雾腾升,似有三条巨龙在云海中嬉戏舞蹈,隆隆的水声,在两侧的峭壁上盘旋回荡,犹如云龙际会一般,气势磅礴,波澜壮阔。

也许有人铁观音的香是这样描绘的,这香气恰似眼前掠过的霓裳羽衣,看不清容颜,却感觉风姿绰约。

而我的感觉是一种秋波浅送的风情;一种深谷幽兰的清雅;一种淡扫蛾眉的妖娆;一种销魂荡魄的矜持;一种质朴天真的纯净;一种秀外慧中的知性;真是恨不能把全天下的赞美之词都用上去。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多半是因为那迷人的观音韵吧,观音韵一直是一种大家既想表达,却又说不清楚的困惑,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遗憾,那么观音韵究竟从何而来?观音韵是炒出来的。

铁观音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天地人一起孕育出来的植物。因此传统铁观音的制作技艺,从种苗的选择、种植一直到管理,都是和宇宙天地息息相关的,譬如采青、凉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和烘焙等等。

每一道工序都包含了根据气候变化和天体运行总结出来的种种经验。所以要制成一泡好茶,除了茶树本身纯正的品质之外,还必须通《易经》、解风水,因为铁观音就是天地人茶四位一体的产物。


作者:林森楼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