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大脑 ],如何开启AI新纪元?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文 / 康翔     from  Power to Tech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人工智能的存在已历经六十个春秋。

此前多年里,人们只能从电影电视中一窥洞中风景。最近几年,在国外的Facebook、国内的阿里云等领先科技公司的努力下,人工智能终于开始展示峥嵘。

2017年3月29日,新年度的阿里云栖大会如约在深圳开启第一幕。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阿里云本次发布了ET医疗大脑和ET工业大脑。除了此前的城市管理、外卖送餐、娱乐综艺等之外,阿里云又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精彩与可能。

从问世的第一天起,阿里云ET就显露出非凡的进化能力,并不断在各种领域取得积极的进展,2017年亦当如是。

120岁寿命的诱惑

从去年起,各种力量开始纷纷涌入人工智能市场,甚至于某些儿童玩具也被称为AI。或许这可以让人们更加“亲近”人工智能,不必望而生畏,但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淆。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此进行厘清。以人机大战下棋为例,此类事件除了表明人类智力不如机器之外,似乎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在胡晓明看来,这种比较殊无必要,就像很多年前人类与蒸汽机的角力一样。他认为,机器理应成为人类更好的帮手,解决人类不能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被用来和人类进行比对。

阿里云首先看重的是技术的实用性。去年以来,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杭州的城市治理、广州的交通管理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验证。

同样在去年,阿里云和华大基因发布了一个计划,希望将人体基因的测序成本降低到1000元;阿里云还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力求花最少的时间对凝血病的基因基础进行检测;在上海,通过数字化模型替代部分临床试验,阿里云帮助华山医院加快新药研发进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对健康的预测和预警,人类的寿命有望提升到120岁。胡晓明相信,以上绝非痴人说梦,而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在一年多的研究训练中,阿里云不断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从计算能力、算法等方面,去完成此前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终于发布了ET医疗大脑,并正式宣布进入医疗AI领域。藉助ET医疗大脑,医生的“望闻问切”与机器的“看听说”得到完美契合。事实证明,机器完全可以成为医生的合格助手。

胡晓明与来自浙江的张医生,共同在现场介绍了ET医疗大脑如何辅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结节点。此前,人类医生的平均准确率仅为60%—70%,而当前集成了浙江德尚韵兴公司的超声甲状腺结节智能诊断算法+深度学习处理影像+旋转不变性的ET医疗大脑,已经可以达到85%的准确率,并且仍在快速演进中。

通常来说,临床医师在诊断病例时需要查看200张以上的CT,诊断时间超过20分钟。ET医疗大脑则可以通过学习医师标注的样本,快速提升诊断能力,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减少误诊。

“机器要做人类的助手,而不是竞争者。”胡晓明坚持认为。

除了大幅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之外,ET医疗大脑开始尝试从根本上战胜千百年来人类的恶疾——癌症。本次深圳峰会上,阿里云与英特尔、零氪科技联合宣布启动天池医疗AI大赛,第一季将向早期肺癌诊断发起挑战。与人机对弈相比,人们恐怕会更加关注这种挑战,并由衷期待相应的成果。

作为一个开放垂直的人工智能系统,ET医疗大脑不仅汇聚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还将广泛吸收外部的精良算法和医学经验,共同找寻早期肺癌诊断的智能化判断最优算法,让机器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悬壶济世,医者终有阿里ET芯。

“中国智造1%”的威力


以江苏的光伏生产商协鑫为例,该公司的切片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上千个参数可能影响到生产以及良品率,复杂的生产环境很难百分百地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各种参数的分析,阿里云ET优化了光伏切片的精密工艺,让机器能够感知、传递和自我诊断问题,为协鑫带来了百分之一的良品率提升,而这居然意味着多达上亿元的成本节省。

以当前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来计算,如果能够提升1%的良品率,就意味着在保持同等规模的产出下,一年可以增加上万亿元的利润——超过全国多数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

ET工业大脑的作用不止于提升良品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它还会通过各种详尽的数字分析和预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无谓损耗。对于资源消耗大、处于生态链中低端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其他领域相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复杂度更高。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表示,“我们希望用21世纪的机器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指挥20世纪的机器。”

目前,ET工业大脑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开展工作。ET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不断吸收专业知识的“大脑”,用以指挥各种类型的工业躯体。

需要说明的是,ET工业大脑并非高不可攀。事实上,通过并不昂贵的传感器、智能算法以及阿里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制造企业就能够分析工业生产中收集的数据,优化机器的产出和减少废品成本。

目前,徐工集团、中策橡胶、吉利汽车等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均在积极引入ET工业大脑,投身于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中。

回顾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工业革命总是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ET工业大脑为中国制造业的跃迁带来可能,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愈加清晰。

文化价值观的牵引

人工智能理当,也必须成为真正的普惠科技。惟有如此,它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人工智能要想真正成为普惠科技,需要一款更加通用的生产工具。”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表示,在过去一年里,阿里云协助用户在医疗、工业领域落地了多项重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但如果要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更加平台化的人工智能产品。

在本次峰会中,阿里云正式发布了全面拥抱开源的机器学习平台PAI 2.0。该平台具有丰富的算法库和更大规模的数据训练,让人工智能这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技术,变成开发者只需要托拉拽,就能可视化完成开发的普惠性技术,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的门槛及开发成本。

阿里巴巴不久前在内部启动代号为“NASA”的计划,全面面向未来20年储备核心科技。其中,机器学习、IoT和生物识别等均被置于战略高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机器学习平台PAI 2.0的发布,视作阿里“NASA”计划研发成果通过阿里云的一次重要的对外输出。

与很多公司不同,阿里巴巴一贯不喜欢类似“黑科技”的字眼,认为无非是噱头而已。马云就曾不止一次表示,那些奇特但是无法持久的技术没有太大意义,阿里巴巴认为技术要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技术而工作。

马云明确指出,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必须围绕新经济体的三大使命展开技术思考:让世界更加普惠,机会更加均等;让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让未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不仅符合阿里巴巴的文化价值观,也与上面的三大使命完全契合,相信阿里“NASA”计划必将为人工智能保留一席之地,并始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物联网、大规模并行计算、大数据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可能。基于对不同行业和业务的认知,阿里云正在努力将人工智能输出到更多的领域,这也使得阿里云ET与别家相比更有地气儿,更具行业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当然并非无所不能,包括阿里云在内的各方仍在不断地挖掘和探索。在合理的期望值之内,人们更应该基于垂直的应用矩阵,理性地进行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与部署,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最终到来。

胖头陀

一个老媒体人的观察与守护

本公众号长期致力于科技及数码类产品、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传播。除此之外,还能提供到今日头条百家号天天快报搜狐新闻一点资讯、UC云观等国内平台,以及WordPress、汤博乐等海外平台的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