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梦里又见她|周光君

 乐乡树人 2020-07-22

梦里又见她

文 / 周光君

不知是第几次做这个梦了。梦里,我从婆婆家的石板门槛跨到院子里和堂兄弟们玩耍,那熟悉的大粮仓的角落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去处。它一直通往只有我们几个孩子才知晓的“秘密暗道”。院子外的菜园里各种菜都长得很好,绿油油一片,婆婆在那儿弯腰忙着,时不时抬头朝我们看看,她的眼神是那样的慈祥。我多不愿醒来啊,婆婆去世后,只有在梦中我才能再见她啊!

婆婆有七个子女,故而我们家也算是个大家庭。是婆婆的勤劳善良让这个大家庭始终那么亲热温馨。虽然从我记事起,我爸妈就带着我分家住,但住得离婆婆家也并不远,所以我的童年是在婆婆家度过的。我的小学就在婆婆家门口,顶多不过百来米的距离。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和弟弟一下课就朝婆婆家飞奔。奔进厨房,揭开锅盖,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早已准备好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却总能吃上白米饭和婆婆精心为我们准备的菜。哪怕一碗辣椒,婆婆炒出来,都格外好吃。更别提她老人家时不时在我们的碗底埋几块肉改善生活了。我知道,那是婆婆悄悄为我们藏的。她一向不愿委屈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我们去,婆婆总是能变戏法般地拿出许多小零嘴。我们村的小孩也都知道,只要去周婆婆家里,就一定不会空着肚子回家,故而孩子们都喜欢她,婆婆的家,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的童年就在这无忧无虑的时光中度过。一晃我要上中学,按规定得住校,因为舍不得婆婆,上学前我搂着她哭得稀里哗啦。婆婆替我抹干眼泪,拿出给我准备的漂亮小木箱,婆婆说:“乖孙儿啊,别哭,读了书,人才有知识有本事。这个小木箱,你带到学校去装行李。”她一再嘱咐我:“君儿,你一定要好好念书,放假就到婆婆这来,婆婆为你做好吃的!”就这样,中学时代的每个周末,我都是在婆婆那度过。学校的新鲜事我都愿意讲给婆婆听。少年心事也只有在婆婆那才能吐露一二。等到我中学毕业,突然发现那么一大家人,只有婆婆一个人在老屋守着了。叔叔姑姑们成了家,她却成了空巢老人。她宁愿一个人住也不愿和后人在一起过。顺者为孝,大伙儿也只好由着她一个住老屋。婆婆劳作惯了,哪怕老了,也闲不住。她在屋前空地上辟了一小块地当做菜园。她整天在里面忙个不停,因而菜总是长得极好,自己吃不完,她还会挑到街上去卖,一来活动身体,二来也可以补贴家用。婆婆上午卖菜,下午和几位“菜婆婆”叨叨家常,打理打理自己的小菜园。每到放假,有儿孙回来看望她,一大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回去的次数少了许多。但只要是回娘家了,就一定会去婆婆家,那儿永远是那么温暖。毕竟,有婆婆在的地方就是家。两年前,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成了大腿骨折,到底年纪大了,加之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她的身体和精神再也没有以前好了。好说歹说终于同意到叔叔家里住。婆婆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个“硬汉”,拉犁,耕地都不在话下,现在能同意在叔叔家住下,真是不简单。我一回去婆婆就会拉着我的手问“家里忙不忙?家人都还好吗?静雅什么时候放假?”走的时候她还会塞给我好多吃的:“这是给静雅带回去吃的,不能不要。”  离开的时候,她总会在门口站着,目送着我的离去,直到我拐过路口,再也看不见我的背影为止。我不忍回头,怕看见婆婆,佝偻着腰的沧桑身影。

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无情。婆婆终究只能躺在床上度日,再也站不起来了。她病重的日子里,我去看她,“婆婆,你还认识我吗?”婆婆断断续续地说:“当然认得,你,你是我的君儿。别难过,婆婆到那边去了会保佑你的,保佑你们都平平安安的。”听了这些令人心酸的话,走出婆婆的房门,我的泪就止不住的流。

婆婆离开一年了。我永远成了没婆婆的孩子。再也没人疼我如斯。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我就会打开相册,看看她老人家。我多想再喊一声婆婆啊!

(作者系枝江市领秀之江幼儿园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