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老师讲作文55】化用意境,联想再造|​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化用意境,联想再造

——化诗为文写作技法例说

● 山栀子
【主题解说】
化诗为文,巧借诗词做文章。这是别出心裁的写作视角,也是文学创作的伊始。古典的诗词,熟悉的名人,闪亮的细节,精巧的语言都让“化诗为文”的写作弥漫着古典的气息,散发着文化的芳香。厚重的文化和现代的思想的融合成了“改写”最大的亮色。
【技法指导】
改写是通过改变原文的体裁、语体、表现方法、人称等,写出与原文既相关而又不同的新作品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读透原作,理解内涵。要认真阅读原作品或原材料,深刻领会原作品的内容、中心思想、作品的结构、表现的方法、语言的特点,对原作品或材料要心中有数,才能改写好。改写时必须忠实于原作,不能撇开它“另立门户”;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或留,或换,或删,或增,“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句话,于不变中求变。而将诗词改写为散文或小说,则更多的是增添,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合情合理的增补。
运用联想,补充细节。改写,大都是自己不熟悉的,更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熟悉,没有亲身经历,还要写得生动、具体、形象,这就不能不借助丰富的联想,补充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充实。特别是诗歌的精练性和感情跳跃很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改写是“丰富诗歌已知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要注意对诗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注意综合运用人物的描写多种方法,将人物写得具体可感。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形象。
当改写基本完成后,还须“回头望”——改文的主题是否偏移,内容是否丰富,结构是否明了,语言是否独具特色。要明确改写是一种再创造,它不同于翻译或扩写。改写时要三思而后“改”。假如匆忙成章,想象中的俏姑娘兴许会因为一些细节而变成不伦不类的丑八怪。
【关键支招】
将诗词改写成散文或故事,关键在于学会运用联想来“丰富”内容。写作时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键:
场景与氛围的丰富,给人物活动以合情合理的场景和环境氛围。这需要增加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内容,要注意符合原诗词的情感基调。
人物形象的丰富,让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与行动来塑造典型的抒情主人公。通过对外貌,、对话、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丰满动人。
故事情节的丰富,写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诗词中已有的进行联想扩展,诗词中没有的进行想像再造。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
【话题设计】
我们读过的很多诗词,字里行间都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请你自选一首感受最深的古诗词,通过想像再造,用精美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精彩范例】
示例一:阅读《塞下曲》,改写成一个故事。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午夜巡逻
作者:李红伟
塞外的秋夜,凉风已经有点侵入肌肤,旷野里不时传来秋虫凄凉的鸣叫声。两军对恃,气氛紧张而恐怖。
汉军营外的树林里,一支骑兵巡逻队正在行进。为首的一位将军头戴金盔,身披铁甲,背挎弓箭,腰挂宝刀,手执一杆银枪,坐下一匹白龙驹,威风凛凛,英勇无比。他就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李广。
李广带领这支巡逻队正在机警地前进。忽然,树林深处的草丛中传来一阵“哗哗”的响声。李广定睛望去,隐隐约约望见草丛中卧着一个东西,好似一只猛虎。李广心中一惊,想道:有虎必伤人,为了边疆百姓和将士的安全,我得把虎除掉。想到这里,他从背上取下强弓,从箭囊中抽出一支锋利的雕翎箭,用足神力,拉满弓弦,瞄准目标,“嗖”的一声,箭飞了出去。李广料定猛虎必死无疑,为了不误巡逻,决定明天早晨再来抬死虎,就带队继续前行。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李广就带了两个随从来到昨晚射虎的地方,寻找死虎。可是找遍了树林草丛,并未发现死虎。李广心里不由得纳闷起来:难道虎未射中?或者是没有被射死,带箭逃走了?可是他又想:如果没有射中,应该找到那支箭,如果伤虎带箭逃走,地上应有血迹。但这里既没有箭,也没有血迹,那就奇怪了。身经百战、武艺超群的李广将军自信在他的箭下,猛虎是不会活命幸逃的,于是就带着随从仔细寻找。“李将军,快来看,箭在这里!”一个随从惊叫起来。李广和另一个随从赶忙跑过去,只见草丛中躺着一块大石头,石头棱的外面露出一点雕翎箭的白色羽毛,如果不仔细看,是很难发现的。李广不禁哈哈大笑,说:“原来射了一只石老虎!”两个随从又惊又喜,连声赞叹:“将军真是神力!”
李广将军箭射“石虎”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边疆的百姓和将士无不拍手叫绝,敌军官兵无不吓得目瞪口呆。
温馨一点:
这是一篇将诗改写成记叙文的佳作。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增补情节,丰富内容,尤其在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的刻划及心理描写上,入情入理,颇见功力。
示例二;阅读《虞美人》,改写成一篇散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不复南唐
作者:吴春晓
夜色朦胧,月如钩。
李煜又独上西楼,赏月消愁。月光中深墙角落里的蔷薇早已落英缤纷,想必是昨夜的那场东风使得这百花凋残。哎,方觉已春意阑珊,一场春风又匆匆去矣……
春来春去,草生草长,潮起潮落,物是人非。我那昔日的南唐王朝歌舞升平的繁荣早已在兵戈铁蹄之下灰飞烟灭,那琼楼玉宇的金碧辉煌也早已在滚滚的硝烟中黯然失色,世事的变迁为何总让人难以预料。
李煜凝视着天空中的月牙,久久无语,风萧萧,寂寞的梧桐“沙沙”作响,似乎在低诉着无尽的哀愁。
扶着这西楼的栏柱,又不禁勾起了他对过去那些无忧的时光的怀念。
那一排排精美绝伦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吧,只可惜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它的红漆早被冲刷尽了吧。
寝宫里的玉橱边应该还放着我那心爱的古筝吧,当初爱妃那伴着我的琴声月下弄影的舞姿就像一朵出水的芙蓉,多么动人哪。
书房里应还保存着我的字画吧,想当年那一挥而就、吴带当风的少年天子,令多少文武百官啧啧称赞。
而今,昔日君主已成深墙的囚徒,昔日翩翩少年却已老境凄凉,我还有何颜面见黎民百姓,将来又有何颜面见泉下父皇?
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温馨一点:这篇作文,唤起的是读者对经典词作的回忆。细腻的描写,凄凉的画面,伤痛的词人,全在于作者对经典的深透解读,在于自己的联想创造。
【素材积累】
素材一:柳宗元《江雪》改写(作者:刘晓武)
心冷冻在江雪里.
没有风声,没有鸟影,没有水流,没有人语.
唯有自己平静的心跳,一如黑夜里的漏滴,滴滴答嗒着永远的韵律,从容飘飞着深处的绝响.
千山迢迢.雪白的驼峰静立千年,弯成一个个圆圈,固守成生命的围墙.雪花的暗香氤氲在苍茫之中.心很安然……
足迹尘封.雪上空留一痕脚印.班驳.歪斜.厚实.凝重.这是你写给永州山水最长的诗句.
小舟泊于江心.泊住了情感,冻结了时间,掩埋了躁动.
一丝丝,一弯钩,一长竿,一斗笠.
把钩放下,端坐,凝视……
收竿--
把钩放下,端坐,凝视……
一尾盛唐就这样被你用纤细的丝线,轻轻提起,轻轻放下.你垂钓着与永州山水一生的约定.你钓走了一江的寒冷.
一个儒雅的动作随意挥洒着自由的想象,演绎人生的经典.
你把自己凝成一座坚固的雕像,洁白的精神在这里升腾,放大.
素材二:张志和《渔歌子》改写(作者:曾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