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一首经典送别诗,开头平淡无奇,最后两句却惊艳了整个诗坛!

 赫赫古诗词 2020-07-22

古人对于离别是很看重的,因为由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朋友、亲人之间一旦分别,想要再见面实属不易,需要跨越千山万水,打破时间的阻隔,怀揣着那一份思念才能相聚啊!

可以说,在一部《全唐诗》中,临行送别的诗占到了将近1/4的篇幅,这足以说明第一送别诗的数量之多,第二古人在与亲友的告别时,都会作一首送别诗送给对方,以一来是祝福友人,二来是宽慰自己。

在送别诗中,涌现出令人泪目的经典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柳永的对于离别的愁肠满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又比如李白对好友的感谢与不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苏轼同志很少见的送别佳句: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更有王勃那充满豪气与无畏的离别送行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今天,小赫赫就再为大家带来一首王昌龄的作品。在看过那么多的离别、读过那么多的送别诗后,小赫赫依然会被这首诗中的两句话所惊艳、所感伤。这首诗就是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给我们留下的写送别、留别的诗有很多,尤其是绝句诗。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他在送别朋友辛渐时所写的那句千古名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时,好友李白同样是将一首满怀慰藉的诗送给了他: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为送别朋友柴侍御所作,后者当时即将从龙标前往武冈(今属湖南)。

开头流畅轻快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阮江的波浪不停地翻滚着,一直呼啸着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有这一江相连,我来送你也就没有了原想的那样的感伤。

起句“沅水通波接武冈”就说明了好友要去的地方——龙岗。虽然是离别之时,但是我们从这两句中丝毫没有感觉到王昌龄的不舍与悲伤,反倒是从这流畅轻快的语调中读到了一丝的自我安慰。既然两地有沅江相连,道无艰阻,那么即使离开了也不会觉得会有多远的距离。

不敢翻译的一句话

全诗最经典的,也是小赫赫认为的在送别诗中经典程度能够排到前三的句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话在这里我们就不再翻译了,因为怕自己浅薄的知识和寡淡的语言将这句诗歪曲了。即使不翻译,我敢肯定大家也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

似乎这句诗有着“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无奈,以及“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忧愁。虽然是王昌龄送别好友,而这句话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又何尝不是王昌龄自己内心的独白呢?我与家乡的好友亲人们相隔如此遥远,我们所一样的也只是那天上皓洁冰清的明月罢了。

可以说最后的两句诗,用最为旷达的心情写两人所面临的离别,语意新颖,出人意料。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其中的韵味不同于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

中饱含的愁意;也不同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中表达得那么豪爽与洒脱。它蕴合的只有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王昌龄这样的送别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无畏而使两人的情谊有丝毫的影响,反而是这种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让读者从中感到了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