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书奎 || 清明节临念父亲​一一父亲的竹刀

 艺笋 2020-07-22


清明节临念父亲

一一父亲的竹刀

楚楚

防疫停工,闲来无事,收拾房间,整理家什。猛然,我的心头一颤,热泪盈眶,视线模糊。然而,那把置放八年的竹刀早已映入眼帘,那,是父亲的竹刀,父亲的竹刀……它脊呈弯弓,内侧刃与把形成偌大的一个钝角,除刀刃不太明亮外,通身仍然黑青依旧。随之喷涌的泪珠迸溅出了手握竹刀的父亲。
家父生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待长大成家,正是抓丁拉夫的四几年,为了避免两个伯父一去不归悲剧的重演,奶奶便让我的父母到宜阳外爷家避难。在此期间,一个后来被划为地主成分的李春堂,不知哪里来的先见之明,预计不久共党得势将被共产,就匆匆毁掉了自家占地几亩的竹园,举家潜逃外地(后被遣返)。外爷就和乡邻们一样捡回来好多剩下的大小好赖不等的竹子。父亲就是在这段时间学成了竹匠。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也是编竹器的一生。除犁耩锄耙,拾柴担炭,帮妈妈纺花织布(那代人都知父亲还会织布袋),烧茶作饭外,就是农闲时、雨雪天或农忙的夜晚不停的编竹器。父亲编竹器的手艺远近闻名,人人称赞。他编的家什结实耐用样式美观。以挎篓、萝头、穿襻篮为主,还编竹帽、筷笼和牛车架子车上用的围车(宜阳叫闪子)、担草用的大㧟篓及牛笼嘴等等。

编竹器是技术加力气活。记忆中父亲用的就是这把竹刀。破竹时,先右手掌刀,左手转动竹子将竹节处刮平,再找好纹理把竹刀搁在稍头中间稳住,用手一磕,竹刀即入竹内,随即用力一退一进反复地往根头破下去,遇到大竹或中间偏斜父亲则把竹子稍头置地,用力按压。耳听:叭!叭!一声声竹节爆破的声音,童年的我就有过年放鞭炮的遐想和感觉。竹子破开后,再依次从中间破开,至合适宽度开始起篾刮光。最后,将起开的篾据用途不同锯成长短不一的樯(竹器的骨胳)、劈成宽窄各异用来编竹器的篾。


那时候,因生产生活需要,编篓编篮编萝头的人特别多,家中乡邻送的竹子长年积压不断。父亲只好夜以继日地干。编挎篓、萝头、㧟篓都需要先握襻。遇到不带料的,父亲还要瞅空上山到五里外的老末顶(梅鹿山)砍来,用麦秸火烤烧到合适程度,再拿到门口,放到事先摆好的两个砖礅上,用磨杆插到门坎下别住一点一点下压,直至成形用绳勒紧。然后,用竹刀砍平襻上长小枝的高出部分,待砍平削光,再砍襻下边拌底的圪塔。


那时村中找父亲编家什的人太多了,几乎支差支遍了整个一千三四百人的村子。冬天的夜晚,常常被父亲“哧溜,哧溜"的刮蔑声和因用力而发出的"吭哧吭哧"的声音惊醒。每每醒来,父亲总是还在加班编这编那。现在才体会到那时天天干活,夜夜加班的父亲该有多么劳累。才理解父亲发出:巧人是拙人奴的感叹和不传授自己技艺的良苦用心。父亲一般是不到别人家支差的,因为白天生产生活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只有把编竹器挤在晚上。所以家中总是竹子大堆小堆。父亲为别人编东西总是物尽其用,编剩下的蔑总会再编个牛笼嘴,甚至是小筷笼。黄蔑则盘个园圈让人家连家什一起带走。

父亲为别人编家什都是尽义务,从不计报酬,从不图回报,乡邻们实在过意不去,不忍心让父亲即费力气搭工夫还贴伙食,又都知道父亲不吸烟不喝酒,只好拿两块锅盔馍表心意。有的人送竹子时同时拿来,有的在编家什的中间送来,有的则在取家什时留下。在那粮食奇缺的年代,馍,对童年的我们来说,真的是胜过美餐佳肴。每当执意不过留下馍后,舍不得吃的父亲总是尽我和姐姐们饱口福,那时的馍吃起来感觉比现在吃大盘鸡还要香。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农历的十一月间,有一乡亲让父亲编竹货,因竹子太多,不想來回背,就软泡硬磨让父亲到他家编织,偏偏那些时天寒地冻,北风呼啸,而编的都是大家什,只能在院中进行,以致父亲感冒。第三天起床就浑身酸困四肢无力,母亲劝父亲去看病,可倔强的父亲说:赶紧点今个一天干完,就不用再萦记这回事了。不料想,傍晚,父亲一回家就让我笼火,说觉得太冷太冷(发高烧),炽热的大火面前父亲依然浑身打颤。而坚信抗抗抗好的父亲到了半夜呼吸急促,无法入眠眠。到了鸡叫二遍时我就冒着寒气到几里外的院西村小姐家,和小姐夫步行十来里地黎明赶到西湾街,请来了和小姐夫有亲戚关系的孟医生。孟医生诊断为因发烧导致肺炎又发展成了胸膜炎,需马上住院治疗。后,在街住院半月回家时孟医生预计需打针半年吃药两年。搁当时药物便宜,算下来也得好几百元钱,那时到村中红旗厂(六八年始建,八九年部队工人撤离)务工一天才一元,还要给队里交七毛钱。面对高昂的费用,哥哥对因为他家干活致病却又一直又假装不知,不管不问的乡邻意见满腹,忿忿不平,欲找他到大队理论理论。父亲却说:算了吧!谁没个头痛脑热,又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弄恁丑咋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平生牙齿打掉独自吞,从不和乡邻们吵吵喝喝闹矛盾。好在那时我辍学宅家无所事事,就买了个小闹钟,按孟医生叮嘱,一天三顿药,八小时打一次青链毒素。安丁时卯坚持两个月后又去复查。病情基本稳定,又用药俩月方才痊愈……

时间老人无情地把父亲拉上耄耋之位,年迈的父亲在庆幸自己高寿的同时,也心知肚明自己身体将一天不胜一天,可还力所能及地时不时地为乡邻编篓编萝头(大活已力不从心了),并循环给五个子女和侄们都编了许多备用的常用家什。

因年迈体弱,心脏病突发,曾县乡住院三次的父亲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寿终正寝,时年八十六岁。至今,家中不曾用过的竹篓、竹蓝和萝头还各存几件,每每看见,睹物思人,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编竹器的情景就历历在目。几次提笔想写一篇纪念他老人家的文章,总是搁浅,总觉得无论怎么写也道不出他老人家甘为他人牺牲自我正直厚道勤劳持家的高风亮节。


而今天,无意间发现不愿让父亲到九泉之下再受劳累之苦而有意留下的竹刀,怎么也堵不住思念的洪流,聊以苍白无力的文字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祭奠父亲,并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父亲,如今,托共产党的福,咱的光景是吃着甘蔗上楼梯一一步步高节节甜。您就安心歇息吧!愿您老人家含笑九泉!愿来生来世我们仍为父子。
您的竹刀会像您在身边一样陪我走完人生之路。

不肖子书奎泣书于2020年3月3日

【作者简介】

三槐后代王书奎,家住洛宁院东村

高中肄业务农桑,打工闲暇读诗文

淡薄权贵和名利,注重情谊与缘份

兴至涂鸦图娱乐,碌碌知命无作为

注:王书奎,网名楚楚,洛宁县涧口乡人。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