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山苏氏宗祠重建记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23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

苏氏宗祠重建记

饮水思源,缮祠奉祖,吾族兴旺,千秋万代。


苏氏宗祠重建记

宗祠又称宗庙,俗称祠堂,萌生于上古,成形于西周,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神圣建筑。《礼记》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就于寝。”汉立墓祠,唐创私庙,宋兴家庙,至明嘉靖时准许民间联宗立祠,祠堂遍及天下,成为后代子孙寻根谒祖的殿堂,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场所。

  本村苏氏宗祠初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是从祖居地渚村的苏公祠分祀而来,位于城墙外东南角涝池西岸,为两院三进,东院有大殿、前厅、门楼和照壁,西院为树林花园,由先贤苏世英题写了祠堂匾额楹联。曾置有公田数亩,收益用于祭祀费用。令人惋惜的是,宗祠于七十年代末被无端拆除,三轴祖案同时被毁。

  《史记》有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虽说世代有更替,事业有兴废,建筑有存毁,然人不论高低贵贱,事天地、尊先祖、隆君师,唯此礼之三本不可废也。

  今逢国家重拾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重视保护宗祠宗谱等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之良机,故尔延续苏姓文脉、重建苏氏宗祠正当其时。

  时维公元二零一六年,有后生苏周学、苏富学、苏富全三兄弟首议,耆老苏锦玺、苏志荣、苏宏杰等十人附议,于清明节向全村族人发出《重建苏氏宗祠倡议书》,倡议在原址东半部,按原建筑风格及规模重建宗祠,吁请“凡我苏氏族人,不分长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倡议获宗族会议代表的一致赞同,当即宣告成立以三耆老为首的筹建领导小组,选定苏东平为施工队长,会后勘察地址,由本人亲绘蓝图。

  倡议一出,立即引起族人共鸣,有皓首翁喜极而泣言:“如今家家丰衣足食,户户高门宽宇,唯独祖宗神位居无定所。宗祠被毁四十余年,久盼恢复,今终有望矣!”

  然而,大凡旧物,损毁容易恢复难。四月倡议,五月规划,六月动员,八月协商,原址仍未腾开,捐款未过五百,重建几无进展。更有智者断言:“人心不古,你拦我阻;枉费气力,徒增烦恼耳!”

  三后生闻言初心不改,击掌为誓,决心攻坚克难,玉汝于成,当即垫付六万启动资金,并郑重承诺兜底。内有村贤耆老奔走呼号,外有学长战友志德、建斌、振林带头捐资,宗祠重建渐入佳境:

  十月八日画线打桩,十月十六日正式动工,开挖地基。此后,族人开始踊跃捐款、捐物……其间,有工友上低攀高、挥汗如雨;有耆老远巡近查,耐心指导;有族人递烟送水,好言慰问;有亲朋访问参观,赞誉鼓劲;也有奇葩拏粗挟细,添堵增难。修祠好比修行,真个是曾经沧海,阅遍春秋,看尽众生,其中苦处、甜处、无奈处、可笑处,只有亲历者知道。

  历经一年的艰苦奋战,于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六日,苏氏宗祠落成,占地总面积约六百平米,建筑物三座:门楼、过厅和大殿,建筑总面积一百七十平米。水泥仿木结构,地道明清风格,独具良工匠心,彰显恢宏气势。

  大殿正堂供奉苏氏三房祖案一轴,殿门悬挂“怀贤堂”匾额,一寓“怀念先贤”之意;二寓苏家村隶属大明岐山县永丰乡怀贤里,“怀贤”二字可作堂号。楹联“源兴洛水德同远,枝茂岐山世共长”,系借用渚村祖祠石刻。大门、过厅及正堂四幅楹联和“怀贤堂”、“继往开来”、“敬天崇祖”等匾额均为余不揣浅陋而自拟,全部匾联均为拙书,甚感荣幸之至。 

  为弄清本村苏氏的来历,特聘岐山县文史专家陈跃进先生,查阅明清《岐山县志》,遍访渚村等地苏氏遗迹,广征苏氏史料传说,撰成《苏家村苏氏祖源考辨》千字初稿,此文经宏杰、志德、建斌、振林、富学等补充修改,最后由余斟酌辨析、增删润色,敷衍成一篇五千字的宗族简史,弥补了因毁祠废案造成的史料缺失,唯愿传之后世。

  余之三存爸和昌学哥,父子两代接力,历尽辛苦保存了从高祖苏愷开始的一轴祖案,成为此次续制三房祖案的主要参照,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二人值得族人尊敬!

  今祠堂已建成,祖案已续制,回味建祠经过,不由感慨万端。谨撰千字小文,略述建祠经过,聊表拳拳之心。究古为了寻根,建祠为了续绝,吾辈心愿已了,珍惜保护、继承发扬还待后生!

  是为记。

  苏氏后生 苏洪波 撰文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吉日

【附录一】

苏家村苏氏祖源考辨

  苏氏远祖出自上古颛顼帝高阳氏,初为己姓。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史籍记载,颛顼帝玄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有六子,长子樊,约于夏朝中期,封于昆吾,称昆吾氏。据《竹书记年》载:“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孙(苏忟为夏侯伯)于有苏(今河北临漳),据史学家何光岳先生在《楚源流史》中说:“有苏国在夏时封地,在今河南省辉县西的苏岭,又名苏门山。”此地被确认为苏姓之发祥地。至商末,其后裔苏忿生助周灭商有功,被周武王任为司寇,受封于苏国,后迁都于温邑(又称苏城,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招贤乡安乐寨村)。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关于苏家村苏氏祖源,据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岐山县渚村《创修苏公祠堂世系碑纪》:“……苏氏者,岐邑东北之望族也。始祖讳云,原籍河南(洛水河畔),宋初乃迁岐。二世祖锡任盐大使(正八品);三世祖邦人由贡生授教谕;四世祖郡庠生继武;六世祖庠生兆民;七世祖庠生廷极。历十余世而支属繁衍,瓜瓞緜緜。非积之厚者流光乎……”又据清代乾隆年间《岐山县志·选举》卷记载:金代岐籍人苏天锡任环州司圆,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曾重修周公庙书碑。据考苏天锡原籍亦似在县城东北的渚村。

  据本村族人口口相传,苏氏一世祖苏云,有子三人,俗称三房,三房后人苏家村均有分布,以第三房为多。以前先辈逢年过节,要去渚村祖祠祭拜,三十里路徒步而行费力误时,常被族长罚跪,有人私下合计,乘夜将祖案背回,事发后苏家村长老与渚村长老协商,将祖案原样复制,由苏家村另行立祠供奉。此说在渚村老年人中也有流传,由此证明本村苏姓与渚村苏姓为同祖同宗。

  关于苏家村的创建,据本村苏氏先辈传说:明代初期渚村苏氏一位先祖在朝为官,解甲归田后,率领随从及部分族人在岐山碛雍原永丰乡怀贤里岐(山)斜(峪)古道边筑城拓荒,建立苏家村。苏家城堡东西长约一百二十米,南北宽约一百二十米,呈正方形,高约六米,城墙厚约四至六米,顶部能走马车。城墙外为城壕,城壕周长六百五十米,宽约八米,深约四米。城东、南、西三面设有城门楼,门楼向前突出,城楼为二层歇山顶,南门外正中有一大照壁,城楼门洞上有一石匾额,上书“金湯永固”四个大字。城门洞长约十米,宽约五米,洞壁用青砖卷砌,设有两道大门,头道门为铁质带炮钉,二道门为木质带炮钉,木门后侧左右各有砖拱小门,里面设有木梯(因踏板较宽,老人们称“胡梯”),由此可登上城门楼。门道由大青石铺地,大铁门前由花岗岩大石头铺底,以防挖钻。沿门洞左右两侧有石条铺砌的一溜石凳。城内东侧为磨坊、碾房、油坊和骡马棚,西侧为兵器库和粮库,城中央为校场,是团勇演武场,也是村人文娱活动之场。北街正中面朝南门建有一座“六圣庙”,旨在保佑六畜兴旺。城墙四角和北墙正中设有城垛炮台,北城垛与南城门楼相对,东城楼与西城楼相望,城外四角植有四棵皂角树相呼应(今存东北角一棵),气势可谓雄伟。城上备有礌石、滚木、土炮和三百鸟枪火铳,夜间有人巡逻打更,自卫防御体系较为完备。村落布局的特点是“大合礼制,小顾实情”:长房位居北街中线以东和南街东侧,二房位居南街西侧和北街西边,北街朝南门正中及以西位置即是三房双院老屋,此屋居“六圣庙”后侧,位置适中,人丁较旺,最先迁往西场、东场和南场的前辈均声称来自此屋,据此推断:创建苏家村并组织迁移的先祖应出自三房,且文武双全,地位显赫,实力雄厚,但其名讳事迹己无从查考。

  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91年)《岐山县志》记载:“永丰乡怀贤里辖苏家村,在县南二十里”。由此说明苏家村在万历以前就已经存在且有一定规模了。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城内面积狭小不够居住,先有部分村人搬到西场,打筑了围墙,称为新城;随后又有村人搬到东场,形成庄子、西场、东场三个自然村庄。有几户搬到南门外,称南场,但规模尚小。亦有几户外迁到孝子陵和孟家堡。村人还在南山桃川、北山涝川置有两处山庄,渭河南眉县齐镇置有水田六十亩。至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79年)《岐山县志》记载:“怀贤乡(原永丰乡)怀贤里辖苏家村三庄。”两部县志相隔 180余年,本村规模由明初迁村时几户人家,一处村庄,已扩大为三庄。

  村东有村庙圣寿寺,系由先祖迁村时所建。明代万历《岐山县志》记载:“圣寿寺在杜城村,一在苏家村”。庙园占地四十亩,为两院三进。进山门后,前殿为关帝庙,中殿为带阁大雄宝殿(楼阁曾做过学堂教室),塑有高大的如来佛像和十八罗汉,墙上绘有壁画,后殿为地藏菩萨殿。西院南为一溜厅房,作僧舍校舍,西厢房为房客、磨坊和柴房,中为独栋娘娘小庙,后院西厢房与东院厢房为学堂教室。庙园西墙外有十余亩庙地,庙前广场南侧为戏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香火旺盛,鐘罄之声远播;社戏连台,观者摩肩接踵,商铺鳞次,游人络绎不绝,蔚为大观也。数百年来,苏家村大庙闻名遐迩,为碛雍原礼佛之名刹。庙园位置初在村东,清代回乱被毁后重建时移至涝池西南岸,曾先后做过粮库、学校和水泥预制厂,五十年代后期被县拖拉机站占用,58年开始有组织捣毁神像,建筑物也陆续被拆毁。八十年代初重建恢复,已非当初规模。

  二房苏元元(建斌)祖上曾出了一位贤人,可能因政绩卓著或品行优良受过朝廷旌表,在村东建有一座石牌坊,上题“圣旨”二字(牌坊于六十年代破四旧时拆毁,“圣旨”石几年前还在一苏氏族人家门口,现在不知去向)。

  三房苏周学(洪波)的高祖苏愷曾是清代中期举人,举家从城内老屋迁到东场,按当时规制,建有五间三进大院,前厅后楼,并带三间大花园,蔚为壮观,是为东场建屋之肇始。现存祖案一轴,系从老屋祖案分立,从苏愷起,至今已繁衍至第七代。此案为本村唯一保存完好的宗族史料,颇为珍贵。

  先辈务本兴学以耕读传家,筑城修武以保境安民,奉先孝慈以和睦宗亲,修庙建祠以敬畏神明,奏乐演戏以陶冶身心,急公好义以利乡兴邦,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村风。在圣寿寺设有学堂,延请名师授课,本村及邻村子弟广为吸纳。好为竹马之戏,置有一套完整的戏剧行头(五十年代岐山县剧团成立时被全部平调走)、百面锣鼓和十八般兵器,每逢节庆,常在六神庙前摆开文武场面,或耍竹马,或打锣鼓,或唱江湖;每逢元宵佳节,晚上除游灯笼外,苏家焰火更是远近闻名,引动邻村人前来观看。请有武术教师,青壮年平时打拳练武不辍。在清同治年间怀贤里遭遇回民乱军劫掠时,部分团勇出村英勇作战,留守村人严防死守,乱军只焚毁了城外圣寿寺,而未攻破城池。据光绪九年《岐山县志》记载,凤翔与陕东回軍会攻岐山县城时,有两名苏姓武生战死;在怀贤里守卫之战中,死难的苏姓团勇鎗手有23名之多。此后,历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卫国戍边,都有苏氏族人参军参战的光荣记录,据八十年代初统计,当时苏家村参军人数达到三十多人,其中营、团级军官超过十人。

  本村城壕外东南角建有苏氏宗祠,规模较大,初为两院,正院在东,为祠堂,偏院在西,为树林。祠堂东面临水(池鱼),西面靠树林(草木),正切合“蘇”字含义,可见先辈用心。正院有大殿和前厅,门前有照壁,雕花门窗,水磨方砖铺地,内设香案供桌,台上置锡制香炉烛台。除了偏院树林,还配有公田数十亩,收益用于祭祀。祠堂建筑时间应在清朝末期,与渚村祖祠分祀以后,有先贤苏世英工书法诗文,亲笔题写了祠堂匾额。每年除夕下午,族人请出三卷轴先人案,分左中右(即三房祖先),从正堂房梁上张挂下来,供族人各家奉香吊表叩首祭拜。初一下午,将旧年仙逝的先人名讳填入各家谱系支脉留空的位置后,先人案即细心卷轴收藏。另外还备有供族人举办红白喜事用的青花瓷碗盘百十套。苏氏祖坟(俗称老阙)在村西一里地处,墓地有石桌石凳,每年清明节,全族人敬奉酒菜香表来老阙祭奠,举行纪念缅怀祖先仪式,祭毕,分吃馓子。祠堂前厅解放前曾做过村公所,解放后曾做过会计室、仓库和豆腐坊,祠堂于七十年代末拆毁。时至2016年10月,由周学、富学、福全三兄弟首议并出巨资兜底,锦玺、志荣、宏杰等十人附议,全村族人踊跃捐资相助,经苏东平率村建筑队一年精心施工,苏氏宗祠在原址重建落成,再现明清风格,建筑规模胜于当年,有拙文《苏氏宗祠重建记》碑刻略述建祠经过。

  苏家村苏氏有过辉煌,也遭遇过劫难。据祖辈讲述,记忆深刻的有两次较大的人口损失,一次是清同治年间的回乱,为了保境安民,几乎户户都有战死的精壮,此难县志已有记载,毋庸赘述。一次是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的大旱饥荒,村中糠菜食尽,树皮吃光,一片破败萧瑟。饿死病死者有之,卖儿卖女者有之,拆房卖地者有之,逃荒要饭者有之,绝户断门者有之。据粗略估计,人口损失十之六七,除过少数殷实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一本苦难史。从祖案和家父口述资料核对,本家此灾损失人口超过一半多,举人之家从此一蹶不振。

  苏家村苏氏自明代初叶迁村,历经六百多年的发展繁衍,现有一百三十多户,六百余口,第三房人数最多,占去大半,二房次之,长房人数较少。当今之世,国家昌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教育普及,苏氏人才济济,现有地厅级公务人员一人,县级公务人员和副高级以上职称者数以十计,在外公干、求学、经商者数以几十计,可谓家家丰衣足食,户户高门宽宇。

  饮水思源不忘祖宗之德,追根溯本常怀感恩之情。今承蒙岐山文史专家查阅明清《岐山县志》,遍访岐地苏氏渊源遗迹,广征苏氏史料传说,沙里澄金,去伪存真,疏理成章,将苏家村苏氏一脉相传的数百年沧桑历史记述于兹,以昭列祖列宗耕读齐家、重文修武之高风,崇德立志、自强不息之楷范,激励后人继承苏氏之传统,弘扬先祖之光荣,同心协力,奋发有为,续写历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跃进、苏洪波考据撰稿

  苏志徳、苏宏杰、苏建斌、

  苏振林、苏富学等补充修改

       2017年11月吉日

【附录二】 

苏氏宗祠匾联集纳

  敬天崇祖

  大道无形悬日月,

  浮生有像列星辰。

  怀贤堂

  源兴洛水德同远,

  枝茂岐山世共长。(祖祠旧联)

  苏氏宗祠

  文德传家开族业,

  武功济世铸乡魂。

  苏氏人物展厅

  精忠当效子卿节,

  好学应怜苏惠才。

  继往开来

  肇基荆莽思先辈,

  重整台原待后生。

附图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