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故园”简介,眉山东坡区修文镇苏坟园考古发掘介绍及保护建议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23

眉山专家学者调研三苏遗迹东坡故园 

呼吁加强保护

眉山,专家学者关注三苏遗迹地东坡故园。7月11日,眉山市政协、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与眉山市文管所专家一行专程调研考察修文镇十字卡村三苏遗迹地——东坡故园。眉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常沙等冒雨到苏坟山墓地现场踏勘并发表重要意见。

苏坟园

当天,专家学者还在修文镇十字卡村村委会举行了“三苏遗址保护座谈会”。三苏文化研究院院长方永江主持座谈会,与会苏学专家、文物专家发表了很好的评论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史料和相关佐证,此地确为眉州苏氏家族墓地。保护好三苏遗迹,意义重大。

专家学者在修文镇十字卡村村委会举行了“三苏遗址保护座谈会”

眉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常沙发表建议

杨常沙首先感谢甘眉园区和修文镇十字卡村委保护苏氏家族墓地做出的巨大努力。他说,三苏文化是我市的主要资源,你们十年来的艰苦努力,表现出了高尚的文化情怀、文化自觉、文化担当,令人钦佩。没有你们长期锲而不舍的奉献,苏坟园遗迹不会得到保护,更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恢弘的规模。

前不久考古发掘的墓葬已建有大棚保护

杨常沙等冒雨到苏坟山墓地现场踏勘

杨常沙表示,此行大家感觉收获很大。“在坐的苏学专家虽为眉山人,大部分是第一次来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陈列的数量巨大的苏氏家族留下的实物,还实地探访了三苏先祖苏味道、三苏父亲苏序、苏氏孙子苏符和曾孙苏山的墓地。虽然道路泥泞,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冒雨登山,一一寻探几处重要墓地。”

东坡故园临时展馆

看了在博物馆里的相关介绍和实物陈列,大家对苏坟园在三苏遗址和三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全面、直观的认识,增强了保护、建设这个名副其实的三苏故园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几位书法家还表示有他们意外的收获——他们在书法展品中,看到了仰慕已久的苏轼大字行楷拓片《后赤壁赋》。该书法遗迹存世稀少,在眉山还是第一次出现。

眉州苏氏世系图

杨常沙总结专家座谈的想法并提出建议:一是请市政协牵头,以眉山市生态文化监督委员会的名义,向市委专报,提出对苏坟园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的建议,明确以眉山市文广旅局或东坡区主管部门为责任主体,负责牵头和推进。二是逐步完善、规范现有的设施。虽然村民修建了上山的便道,但雨天十分泥泞。且现在由甘眉园区通这里的进出道路还很狭窄,解决道路及配套设施是当务之急。三是要加强宣传、强化对三苏遗迹、出土实物的保护意识,建议把苏坟园定位为“三苏遗址公园”,结合乡村振兴进行规划、建设、保护。

苏轼大字行楷拓片《后赤壁赋》

据甘眉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坡故园”位于东坡区(眉山铝硅产业园区)修文镇境内十字卡村(北宋名叫安道里,南宋名顺化里),是唐朝以来,苏味道的眉州后人三苏等的祖居之地。它与三苏乡的拨股祠、眉山城的三苏祠、土地乡的三苏坟、青神县中岩寺的唤鱼池等,共同构成了三苏在眉山的文化遗址群落。

苏符墓墙

东坡故园历代均有维修,但是文革以来几十年破坏严重。为拯救修文镇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具有三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过甘眉园区、修文镇、十字卡村和龙合村等各级领导带领群众长期筹划和保护,历时数年。目前启动“东坡故园”的保护和周边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据来此考察过多次的眉山市文管所专家张志刚介绍,已有省上考古队前不久对苏坟园做了考古发掘。发掘报告认为,虽然墓室被破坏一空,但目前显露的墓园结构完整、宏大,这在四川地区是极为少见的宋代墓葬。宏大的墓园结构对于研究宋代品官的丧葬制度有重要意义。

苏符墓

发掘报告称:根据墓砖铭文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确认该处的大苏坟园为苏符墓葬,本次发掘的地点即小苏坟园M1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另外在发掘中还发现“东坡元孙”的墓砖,但墓葬暂未发现。众所周知,眉山为三苏的故乡,墓葬主人的确认对于深入挖掘当地的三苏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当天参加调研考察与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杨常沙、王晋川、刘川眉、方永江、张志刚、刘清泉、孙开中、许岚、辜皓飞、王龙海。

“东坡故园”简介

“东坡故园”位于眉山甘眉(铝硅)工业园区,唐、宋时期名为修文乡安道里,自唐朝以来,为苏味道的眉州后人祖居之地。“东坡故园”与眉山城的三苏祠、土地乡的三苏坟、青神县中岩寺等,共同构成了眉山三苏文化遗址群落。

东坡故园历代均有维修,但是近几十年毁损严重。为拯救我国这一重要的东坡家族历史文化遗存,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具有三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过园区、修文镇、村和社会各界、本地村民的长期努力,正式启动“东坡故园”新农村建设。

“东坡故园”核心区主要包括苏氏祖陵(苏坟园)、实相寺(苏氏总祠、宗亲会、管理处)、读书台、族谱亭、六如亭、龙合寺(古治平寺)、雪堂(东坡书院、东坡纪念馆)、苏家湖(栖凤湖、老泉湖、小西湖、颖滨湖)、楚颂园(橘林)、文化广场(停车场)、东坡碑林、LOGO系统、门户网站。新农村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民居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高规格绿化等。

苏坟园人物简介

 1、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人,武则天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成语火树银花、模棱两可的典故就出自他笔下。贬任眉州刺史后去世,先后葬苏坟园、石家庄苏邱。

 2、苏序(973—1047),苏洵父亲、苏轼、苏辙爷爷,夫人史氏。苏序相貌英俊,为人慷慨好施,喜好侠义、道学。曾率乡勇族人坚守眉州城,抗击李顺农民军,死后被追赠官职。民间相传他有12疑塚,苏坟园小苏坟是其一。苏东坡写了《苏廷评行状》,曾巩为他写了《苏序墓志铭》。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夫人程氏。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音乐家,与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作文论政,明畅雄健,著有《嘉祐集》20卷,及《谥法》3卷。苏坟园内有“三苏”衣冠冢。

4、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哲学家、文豪、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医学家,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巅峰造诣者之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宋四家之首;其画和文同开创了湖州画派;其药方后代编为《苏沈良方》。现存诗3900余首,名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数量庞大,书法《寒食帖》被推崇为中国第三行书。其所到处均修水利,浚西湖,兴文教,门生满天下。苏轼生于没落的北宋晚期,亲民、厚德、明罚、强军、简政的政治主张受到排挤。他为国为民忠心赤胆,不贪名利权势,多次被打击、诬陷、贬官。即使面对死亡,也始终保持乐观、旷达,官风人格堪称楷模。曾任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中书舍人等。在江苏常州去世,谥文忠。

5、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弟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新论》、《上皇帝书》、《六国论》、《三国论》、《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很有名。著作收编在《栾城集》等中。苏辙曾官至副相,谥文定。

6、苏八娘(1035-1052),苏洵女儿,苏轼、苏辙姐姐。她自幼和苏轼、苏辙一起读书,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是著名才女。16岁时她与舅舅的儿子程之才(正辅)结婚,婆媳关系紧张,死时十八岁,埋在苏坟园。苏洵还专门立族谱碑、建族谱亭,寄托深深的哀思。苏洵在《自尤〈并序〉》中叹息:"女幼儿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一代才女妙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后世有关苏小妹的大量传说、故事便是以她为原型。

7、苏符(1086--1156年),字仲虎,号白鹤翁(取名自惠州苏家故居白鹤峰),苏迈次子。苏符自幼跟父亲、爷爷学习,直到他十五岁时爷爷在常州去世。苏符曾任湖广观察使、礼部尚书等职务,在苏轼、苏辙的众多子孙中,官职显要,才华出众。有制诰表章10卷,文集20卷,今已失传。大苏坟即是其墓地。

苏坟园地名典故

1、苏坟园:位于青莲(清廉)谷内,是苏氏唐代以来的家族墓地,至今保存有苏序、苏符等的坟墓7座。青莲谷形如一枝瑞莲,三苏墓、白鹤翁墓象四朵花蕊,而苏味道墓如同根基。青莲谷之所以又叫“清廉谷”,一是苏门家风尚廉简朴,二是为官贪腐者入谷必受惩处。据证实,有数名领导干部入谷后不久因贪被抓,应验神奇。

2、实相寺:恢复修建,原为苏氏供奉的寺庙,苏家子弟也在里面读书。里面呈列儋州资料,同时也纪念苏轼为国家开发海南作出的巨大贡献。

3、族谱亭:原建筑是北宋修建,亭内有族谱碑,碑文为苏洵撰写。亭外为眉山苏氏先贤群雕。

4、六如亭:后人为在惠州王朝云墓地修建,此处为纪念苏轼、王朝云等在惠州的生活。

5、龙合寺(古治平寺):始建于东汉,北宋时期改名为“治平寺”,苏轼在《治平帖》里拜托寺僧照料祖坟。

6、眉山雪堂(东坡书院、纪念馆、管理处办公室):新建,纪念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为四川民宅。

7、栖凤湖:苏家四湖之一,为纪念苏味道。武则天时期他曾任凤阁鸾台平章事,故其墓旁的湖取名为“栖凤”湖。湖面高出其它三湖,为三湖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也是三苏之源的意思。

8、老泉湖:纪念苏洵。

9、小西湖:纪念苏轼。

10、颖滨湖:苏辙晚年定居颍水边,纪念苏辙。

11、楚颂园(橘林):苏轼在《楚颂帖》里说:“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因此乡贤涂宇生耗费财力精力,在苏坟园西侧建立楚颂园,实现了1000年前苏东坡的愿望。

12、东坡文化广场(停车场、车站):是东坡故园的中心位于“鹏程路—苏家湖—苏坟园”的中轴线中点位置,也是人员、车辆的运转中枢,村民、游客活动的广场。

13、东坡碑林:刻制东坡家书、诗文。

14、读书台:位于龙合村三组,曾为苏家祠堂、私塾,里面曾供奉三苏父子。

15、鹏程路:纪念程夫人,为进故园的主干道。

16、佛柳路:纪念王弗,两旁栽种柳树。

17、朝云路:纪念王朝云,两旁栽种银杏、桢楠。

18、润芝路:纪念王闰之,两旁栽种鲜花。

19、揽月路:纪念苏东坡。

眉山东坡区修文镇苏坟园考古发掘介绍及

保护建议

发掘概况

苏坟园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修文镇十字卡村二组,小地名“苏坟园”。1974年,当地村民挖了两座坟墓(当地村名根据坟堆的大小分别称为“大苏坟园”和“小苏坟园”),其中大苏坟园发现了 “白鹤翁墓”、“有宋大宗伯苏公墓”等墓砖;1983年在文物普查中,在修文乡甘漕沟小石堰处,发现了苏符墓碑和苏符行状碑(现均藏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故推测其为苏轼孙子苏符之墓。小苏坟园内发现了破坏严重的石像生以及光绪年间铭刻的“东坡曾孙”的墓志,故推测其为苏轼曾孙苏山的墓葬。两座墓葬直线距离约180米,大苏坟园在小苏坟园的东南。

    鉴于墓葬破坏严重,且由于周边耕作及雨水冲刷等,墓葬的损坏加剧。    2018年12月22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正式对小苏坟园内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并对周边进行了全面调查。2019年4月5日,考古发掘及调查结束。以下将小苏坟园M1发掘情况进行介绍。

     (一)墓葬形制    M1的茔园建设规模较大,整体平面呈长方形,包括围墙、墓上建筑、环墉、墓室、墓前建筑、台阶、道路等部分,其余建筑被破坏,具体不详。    整个茔园建筑在坡上分布,错落有致,顶部到底部高差为8.5米。茔园的平面布局呈中轴线对称分布,主要建筑设施位于中轴线上。

1.地表茔园

(1)围墙

位于M1茔园的后部,墓室的外侧。整体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1.5米,残高0.2-1.5米,正面(东侧)未封口。在围墙后部两侧(西侧)有两处向内突出的部分,平面近扇形,直颈约1.2米,形似太师椅的扶手。

    围墙整体用大小不一的圆形卵石垒砌,卵石直径在0.05-0.45米间,石头缝隙之间填有黄色黏土用于粘接。围墙的上部即为丘陵顶部,石块在顶部亦向外平铺。在围墙的南侧可看到其叠压在墓上建筑之上,推测其时代可能略晚。

    (2)环墉 、   仅存有北半部,整体呈圆形,其南部及西侧已经被破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墓室后部,是用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11-0.2米和0.2-0.35的石头垒砌,长度5.6米,同围墙的建筑方式一样。另一部分位于墓室左侧,是用宽度和厚度分别是0.16×0.045米及0.16×0.025米,长度不一的残砖铺成,残存长度为6.1米,排布整齐。

   其叠压在墓上建筑之上,年代晚于墓上建筑。且所用砖均为残砖,推测为后期修葺时营建。

    (3)环道 

   位于环墉和围墙之间,宽度在0.5-1.75米之间,未铺砖,其下即为生土,整体前底后高,利于排水。

(4)墓上建筑

    分布在环墉下部,环墉下与残存的墓上建筑之间有一层堆积,内包含碎砖、瓦等,判断墓上建筑时代较早。

     墓上建筑整体呈“凸”字形,后高前低,周长21.2米,东西最宽约10.5米。南部未封,已经被破坏。残存最高处位于墓室的西侧,残高0.49米,残留有13层砖,砖长0.31、宽0.16、厚0.32米。后部较规整,后部中间被一盗洞所截断,推测原建筑是连通的,前部左右两侧为圆弧形内收,其底部即为生土。

    (5)上部台阶

    连接墓上建筑与墓前建筑基址。现残存五级台阶。每一级台阶都是由下部的三层砖以及上部的一层红石板垒砌而成,台阶正面中间留有排水孔。最下部一层红石板下为排水槽。

    (6)墓前建筑基址

    上部台阶与下部台阶之间的平台为墓前建筑遗址,基址长14、宽8.8米,平面呈长方形。底部铺砖,当与墓葬时代一致。基址的一角发现一方形石柱础,边长0.15米,推测基址上原建有祠堂等祭祀类建筑。(台基在山坡上营建,所以两侧及前部用土堆成平地,未见夯的痕迹。两侧及前部外侧包砖。

    在宋代的建筑基址上有一层厚约0.4米的倒塌层,倒塌层内发现了大量的砖、瓦遗迹,其中有部分砖有铭文,包括“苏东坡元孙邛/南郡守苏公大夫墓”、“宋东坡曾孙白鹤翁嗣/司农少卿苏公之墓”等。倒塌层上为晚期平铺的卵石层。建筑基址的两侧及前部用砖垒砌,两侧墙体之外还用砖砌筑护坡,其间为排水沟。

    (7)下部台阶 

   下部台阶位于墓前建筑基址前部正中,台阶整体宽4.45米,残高约1.2米。台阶下部用土堆砌,表面贴砖。大部分砖已经被破坏,根据残存情况仅一层砖平铺与斜坡上。台阶最下部正中用砖和红石板平铺一层,其用途不详。

   (8)排水沟

    在M1北侧和东侧发现了一条长36.5、宽0.5-1米的排水沟,排水沟用石块垒砌,其中包含一些残砖块。其剖面为弧形,内填充直径为0.1-0.2米的石头、木炭等,判断其为排水沟。

    围墙两侧前部各有一处用砖垒砌的遗存,破坏严重,推测其为墓葬两侧的建筑遗存,性质不详。

    2.墓室

    位于整个茔园中轴线的后部。1974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完全被破坏,地面形成大坑,后2013年左右,村民使用挖土机将盗坑填满。本次发掘时发现墓圹内均为后期填充的残砖和表土。

    M1封土已经完全被破坏,仅余墓葬底部一两层壁砖。可判断M1为一座双室并列的夫妻合葬墓,这种墓葬形制也常见于成都平原周边的宋代墓葬。

    墓圹直接开凿于生土层中,生土层为红褐色,内包含大量卵石。墓圹长3.7、宽3.25、高2.3米。墓室紧贴墓圹壁垒砌。

    墓室为并穴双室墓,整体平面近正方形,方向为100°。南北墓室共用中间隔墙,其中南墓室略长于北墓室。

    北墓室内长2.69、宽1.5米,残高0.37米。其中墓室后壁砖长0.31、宽0.17、厚0.04米。南墓室前端与北墓室平齐,内长2.9、内宽1.1、残高0.37米。墓室侧壁仅保留上下两层砖,下层平砌,上层立砌。同时四壁较厚。南侧砖长0.34、宽0.16、厚0.38米;后壁砖长0.35、宽0.13、厚0.65米;另东南角部分墓砖长0.21、宽0.16、厚0.04米。

    两墓室底部砖已不存,当为后期破坏。从两个墓室的尺寸及所用砖分析,两个墓室应当不是同一时间营建。

3.遗物

据村民回忆,1974年挖开墓室时发现水银、蓑衣等物品。发掘过程中仅发现残损的镇墓文碑、陶制水果等,另外发现大量残损的建筑构件特别是墓砖,部分墓砖刻有铭文。另现存有一光绪年间由当地邑绅为其雕刻的残墓碑。

     二,意义    虽然墓室被破坏一空,但目前完整的墓园结构被揭露,这在四川地区是极为少见的。宏大的墓园结构对于研究宋代品官的丧葬制度有重要意义。

    同时根据墓砖铭文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确认该处大苏坟园为苏符墓葬,本次发掘的地点即小苏坟园M1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另外在发掘中还发现“东坡元孙”的墓砖,但墓葬暂未发现。

    众所周知,眉山为三苏的故乡,墓葬主人的确认对于深入挖掘当地的三苏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后续处理方式    目前野外调查和发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雨季也即将到来。鉴于遗址的重要性必须考虑遗址后续的处理。根据现场的情况暂提出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暂时回填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到雨季马上到来,该处处于山坡上,如果不及时回填处理,遗址会遭到破坏。待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后,后期再制定全面的保护和利用规划。

    (二)保护利用    尽快由有资质的单位制定保护规划,促进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当务之急同样是遗址本地的保护,尽快建设保护性房屋等,避免遗址的破坏。

     最后,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当地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都应该迅速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避免文物被破坏。同时,也建议当地的政府及百姓不要在未经过严格的论证规划的前提下在遗址范围内进行建设。 

资料由苏永祁提供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社会热闻

温馨提示:屏幕出现的广告信息,属系统生成,与本台无关,慎信为告!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