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 原因: 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性病变、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肺血管疾病、胸廓外伤或手术损伤、自发性气胸、极具加重的胸腔积液,导致肺通气或换气障碍;急性颅内感染、路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颈椎外伤。 临床表现: 1. 呼吸困难 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表现为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较早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病情加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机活动加强,如三凹征。 2. 发绀 氧饱和度<90%,可在口唇、指甲等处出现发绀。末梢循环障碍而出现的称为外周性发绀;PaO2引起的称为中央性发绀。 3. 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如合并急性CO2潴留,可出现嗜睡、淡漠、扑翼样震颤,甚至呼吸骤停。 4. 循环系统表现 多数患者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可导致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 治疗: 总体原则:加强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吸衰竭病因和诱因的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采用头后仰,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式。 2. 氧疗 1.吸氧浓度:在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氧饱和度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吸氧浓度 2. 吸氧装置:鼻导管或鼻塞,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面罩 3. 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伴CO2潴留时,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肺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还使得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多而导致脉搏洪大,多数患者心率增快,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 治疗主要方式为氧疗、机械通气、抗感染、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
来自: 昵称709347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