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留言东莞图书馆的农民工

 阿西雅娜 2020-07-23

今早起床,被一张湖北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感动到了,如图如下:

在东莞打工17年,去东莞图书馆看书12年的农民工,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好返乡的准备,临行前去图书馆退读者卡,万般不舍,深情写下以上图片的文字。

朴实的文字和他的遭遇,让人感动中带着一丝悲凉。

很多人可能都因主人公是农民工身份,又积极向上,爱看书的情节打动,觉得这样的充满书香气味的农民工,跟平时看到的从事最底层工作,外表有点脏的农民工不一样。

其实,很多的农民工,都是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有机会上学,这并不妨碍他们保持对书籍,对学习,对知识的热情,在网上随便一搜,热爱古诗词的快递小哥,农民作家等人,层出不穷。

人为什么要看书?

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除了身体日常需要吃饭,思想也同样需要吃饭,如果缺乏精神食粮,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空虚,痛苦,找不到自己的安心之处,种种家庭和社会问题就来了,这个后果带来的危害,远比单独的饿肚子要严重得多。

古人说: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周总理特别霸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个人觉得,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跟自己和世界相处。

像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包括勒鞘,也是农民的孩子,读书时可能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和魄力,以前读书也是混混屯屯的,从农村里走到城市找工作谋生,才发深刻领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即使有机会多上几年学,工作后,你依然会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到的有用知识实在太少了,少得可怜,只有从书中不停学习,才能跟上社会节奏。

即使遇到了烦心事,书籍也是最好的治愈良药,我们人生中经历过的事情,很多人也经历过,在很多书中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说实话,虽然雅娜四也读了十几年的书,可是真正爱上看书,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是在工作之后。

以前在学校看的书,总是一些偏向文艺性质的书,现在看的更多是关于这个社会现实,各种多元化的书,因为看的书范围比以前广了,遇到事情处理起来,也更游刃有余。

看书多了,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精彩极了,远不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样子,没有机会行万里路,那就努力破万卷书吧。

如果不是保持爱看书的习惯,自己的思想和整个人的活力,早已被生活的琐事弄枯竭了,估计现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怨妇。

讲个笔者的笑话。

刚毕业出来找工作时,虽然自己一所所长,可是简历还是精心设计了一番,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面试的机会。

那时的自己也不知天高底厚,也没方向,看到人家的招聘信息就乱投。

有一次去一家小小的外贸公司面试,人家要当场翻译很专业的英语词汇,我一看懵了,英语不是所学的专业,也不是特长。

拿着面试的卷子发呆了几分钟,只好跟面试的人老实交待自己不会。面试结果很明显以失败告终。

面试官最后说的话,让我永生难忘:不管你在学校学的英语是几级,一般是四级六级八级,我们工作上需要的时候,你不会,这才是我们最急的。

今天看到这个爱看书的农民工新闻,我突然奇想,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么多,如果每个村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不管是对大人小孩,对整个村的风气,肯定在无形中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孩子闲暇只会看电视,打游戏,大人聚众赌博的想象,说不定都能减少。

听说,在广西的有些地方,已经有村子落实了,政府也有相关的政策扶植,希望这样的暖风,能吹到每个村子。

开头说到的农民工故事结局很温暖,当在社会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他已经找到工作了,只要体检合格,就可以去上班,以后就可以继续去东莞图书馆看书了。

读书改变命运,谁说不是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