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修心

 小桥流水原创 2020-07-23

中國古哲学唯物观的術數五行学说,用五行歸類法把自然界的所以存在分別成五類。

《黃帝內經·素問》裏面說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就是說人身上的心是由南方的五行之氣所生成的,五行屬於火。所以自然界中的火氣和人身五臟之氣的心氣是相通的。

五行中火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沒有重量,沒有受到地球的引力。換句話說就是能夠飛昇。所以修道的得道飛昇可以由此得到借鑑:把人身上的五行之氣都修成火氣的狀態,就能了脱塵凡,夠飛昇了。這是修道為什麽就是修心的術數解讀。

既然修行就是修心,那麽修行人具體要怎樣修呢,怎樣進行修心呢。

《黃帝內經·靈樞》裏面說到“故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就是說人從出生時就開始不停地感受後天世界的各種存在,而這個職務是由心來擔任的。而人心就是因為承受萬事萬物,所以也就有後面志意思慮等一系列心中缓存文件的产生。經過一天天的累积,人生初心的本真之性漸漸地被蒙蔽了。

這也是後天六十四卦序乾坤屯蒙需讼师的意思。乾坤是陰陽,也代表天地,陰陽相摶、天地氣交而生出了人。而這個人出生後,因為心就一直地“任物”,垃圾文件不停地屯積,以至人的本真之性被蒙蔽了,也就是生命從先天進入了後天,緊接著就是很快失去了道性。

那麼我們修行修心就是要返璞歸真,迴歸本性的自然狀態,捨去雕琢修饰,捨去矯揉造作。就需要明辨是非,清理掉我們心中所存儲的垃圾文件。所以《道德經》裡面說到“為道日損”。就有這方面的涵義,當我們一直地清理,到了心中清淨無塵的時候,就回歸到了先天道性的無為狀態了。

這就是修行修心的理路。具體要如何行持,要怎麼做,一般是需要能夠明白道理的師寶來傳承了。因為從道家的角度來說,道家講求性命雙修,但是性功和命功又不是斷然分開的,性中有命、命中有性。所以雖然說“性要悟,命要傳”,但是性功不是一般人就能夠自己悟得來的,所以只有個別悟性極高的人才可以自己悟。

少私、寡慾、清淨、恬淡、正念、善念。心平氣和做好每天的事情,過好日常生活。有規律的守持一些具體實修方法,比如誦經、持齋等。這些大概可以作為入手參考,(《道德經》中“致虚,极也;守静,督也”这一句就指明了大道的方向和入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