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骑鸡仙人

 云泥望悬 2020-07-23

故宫骑鸡仙人

鸡是家禽,常见于百姓之家。然而在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殿宇之上,它作为灵禽的化身,与仙人一起,以“仙人骑鸡”的姿态,率领一众神兽,镇守在屋脊檐角的最前端,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具标志性的天际线。在我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屋脊檐角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像。这些小像叫作吻兽,也叫作脊兽、檐角走兽等,古建筑行业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无路可走,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

琉璃仙人又叫真人,安装在明清建筑屋顶檐角出垂脊,戗脊和角脊的最前端,外形是一位仙人骑在一支昂首挺胸的鸡上面,形态优美,外面挂满琉璃釉色,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是屋角的装饰品。其功能是遮住两坡瓦垄交汇点上三连砖上口,保证雨水不渗入的下面木构件,为减轻重量和便于安装,烧至成中空,该琉璃构件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园1695-1697太和殿重建时烧造的元件,其纹饰雕刻精美,体现出清康熙时期琉璃工艺的烧造水平。该构建在2006年故宫太和殿大修时更换下来收存!然后呢?全部换成仿制品,原来的真品防止风吹雨刮预于收藏,太和殿上小神兽的顺序应该是:骑鸡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大量制成旅游纪念品。那个西安的秦始皇陪葬俑制作成旅游纪念品很是俏销。

这兽非常好解释,基本上是镇宅辟邪之用,唯独这个骑着鸡的人众说不一,也有人叫他"仙人骑凤"。相传,燕国率领五国攻打齐国,齐闵王见势慌忙逃跑。最后被追至一条大河旁,齐闵王见大势已去,前面是汹涌的河水,后面是无数的追兵,他已不抱任何生的希望了,于是正要拔剑自尽,就在这时,突然从天上飞下一只凤凰(鸡)落在他的脚下,齐闵王见飞来一只凤凰,也不去想那么许多了,爬到凤凰的背上,就见那凤凰展开那漂亮的羽翼,驮着齐闵王离开了。齐宣王之子。公元前301年,正式即位,掀起秦齐争霸的斗争。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吞并富有的宋国,自称东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天子。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在位十七年。

那么根据《故宫纪录片》台词;“大家叫它真人,或者仙人,它是齐闵王的化身。作战失败,走投无路,被飞来的凤凰所救。它安坐于屋脊,会带来绝处逢生的好运。它们从清朝时就站在屋顶上,身上的釉彩已经斑驳。”那么为什么是齐闵王呢?

关于“骑凤仙人”的由来,有两个传说。据《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公元前284年,齐国攻打到燕国,燕国大将乐毅用滚木擂石的战术反击,打败了齐国的进攻。齐国国君齐缗王大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一只大鸟突然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后人便将这个大鸟放在建筑脊端,表示可以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据说“骑凤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但他的才能有限,姜子牙便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了。”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史记》齐闵王曾经答应赵国权臣李兑,灭亡宋国以后将陶邑送给李兑,以换取赵国的支持。可是齐闵王灭宋以后,骄纵的齐闵王认为即使不给李兑陶邑,弱小的赵国不敢拿自己怎么办,因此言而无信,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为五国伐齐埋下祸根。

当乐毅攻破临淄,齐闵王逃到卫国时,卫国国君卫嗣君没有因为齐闵王如此落魄而轻视齐闵王,反而极为热情的接了齐闵王。卫嗣君甚至让出了自己的王宫给齐闵王居住,还在齐闵王面前自称“臣”。齐闵王俨然卫国国君一般。按理来说,齐闵王应该感激卫嗣君收留了落魄的他,还对自己那么热情。可是骄纵的齐闵王却毫无感激之意,他觉得自己可是称霸诸侯的大齐君主,卫嗣君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齐闵王甚至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卫国国君,经常对卫国大臣百般刁难,破口大骂。就连卫嗣君,对齐闵王可谓“仁至义尽”,齐闵王却还是经常对他不满,不顾卫嗣君君王的身份,稍有不慎就破口大骂。可是卫嗣君知道齐闵王性格一向骄纵,都忍了下来。卫嗣君能忍,他手下大臣可忍不了,你齐国现在国力还不如我卫国,我王好心收留你,你居然这个态度,真当自己是卫王了?于是卫国大臣联手驱逐了齐闵王,卫嗣君忍无可忍,也就默认了大臣的行为。

齐闵王被迫出逃到鲁国边境,鲁国国君本想好好招待齐闵王,可是齐闵王却要求鲁国国君用天子的礼节接待齐闵王,还要把鲁国国君当下人使唤,否则就派遣军队灭亡鲁国。鲁国国君闻言勃然大怒:我鲁国好歹也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与你齐国同称礼仪之邦。你齐王何德何能,要我用天子礼节接待你,还要把我当下人使唤?当初你齐国国力强大我忍了,现在你齐国国力还不如我路过还敢口出狂言?于是派遣军队直接驱逐了齐闵王。

齐闵王只能灰溜溜的逃到了邹国,当时邹国国君刚刚去世,新君正在组织大家吊丧。可是骄横骄纵的齐闵王不仅没有安慰邹国君臣,反而要求以天子身份吊丧。虽然态度骄纵,但是毕竟是来吊丧的,邹国新君也就忍了。接下来齐闵王得寸进尺,居然真的把自己当成天子,站在北面,要求邹国新君参拜齐王,邹国新君一怒之下,把齐闵王驱逐出了国境

齐闵王出逃到莒(今山东莒县)时,正遇上楚将淖齿救援齐国的军队。齐闵王为了借助楚国的力量对抗燕国收复失地,任命淖齿为齐相,让他率领楚军去讨伐乐毅。可是齐闵王不知道“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的道理,一如既往的骄纵,当自己还是不可一世的霸主东帝。明明有求于淖齿,却嚣张跋扈,对淖齿呼来喝去,楚国之前在垂沙之战被齐国打的打败,楚国的淮北地区都划入齐国版图,淖齿心想:“本来就有国仇家恨,现在明明有求于我国,还那么嚣张,你以为我楚国现在还会怕你个被燕国打废的齐国?就你这恶劣的态度,我淖齿不把你绑了交给乐毅算对的起你齐国了。”于是向齐闵王提出交换条件:“齐国归还垂沙之战占据的楚国淮北之地,本次出征军费由齐国负责,楚国帮助齐国收复失地。”可是齐闵王听到了淖齿的条件以后,勃然大怒,不仅仅没有答应淖齿的要求,反而威胁淖齿“你敢不出兵帮忙,我

大齐事后必定要你楚国恼羞成怒付出代价!”淖齿一怒之下,把齐闵王抽筋悬梁虐杀。淖齿本来想让齐闵王长个教训,吓吓齐闵王。可是骄纵的齐闵王“宁死不屈”,破口大骂直到气绝。杀死齐闵王后,淖齿不仅没有救援齐国,反而乘机夺回了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

帝王之死:历史上死得最难看的二十七位帝王是一部书,本书在这几十篇访谈录所涉的话题

甚多,从自己的生命史到民族的文化史,从两性关系到两岸关系,从历史纠葛到现实冲突,柏杨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随记者笔尖所流泄出来的是国族大愿与人问大爱,把读者带回到对话的现场,聆听着一位智者对于恶政的怒吼,对于人性尊严及人格的呼唤。柏杨的对话体创作在大陆并不多见,《新城对》可以让读者更加直接感受柏杨先生的心声。

中国历史上经历过83个王朝,历400多皇帝,加上秦前的王候,达到近800个帝王,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有人统计,中国历史上有272位帝王非正常死亡:被儿子杀,被爹杀,被媳妇杀,被小舅子杀,被外公杀,被爷爷杀,被奶奶杀……,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宫斗虽然凶险,但只要干上了帝王这个差使,被杀,你就认吧,没有本事,你当什么王啊?

被挑筋悬梁而死;齐王田地,不知道田地的,应该知道齐湣王,那个在滥竽充数里喜欢一个一个听独奏的齐王,于是南郭处士就逃跑了,他接任时,齐国是最最强大的,但国策没整好,与孟尝君交恶、过度对外侵略、轻信苏秦,错杀大将,逼反统帅,于是……

公元前284年,齐国吞宋后,燕国乐毅和赵、秦、韩、魏五国联军向齐王国发动总攻,齐国全军覆没。齐王田地逃到卫国、鲁国,后又逃到莒城。但逃跑的东方大帝架子仍然不变。卫国时,卫国国君自甘称“臣”,可田地还不满意,大发脾气,卫国就把他逼走了。逃到了鲁国,田地要求鲁国国君站在堂下伺候,于是又被逼走了。到了邹国,也一样被轰。逃到莒城时,楚国以助齐之名占领了淮北等大片土地,楚将淖齿甚至深入至莒,不久,淖齿在邀请田地阅兵时,把田地抓了起来,抽出田地的筋,将其悬挂到门梁上,田地在哀号了三天三夜后气绝而亡。

这个齐缗王是他活着时候叫的、死后人们叫他“齐闵王”闵;古同“悯”,怜恤,哀伤。另指吊唁。这个“闵”字是后世之人封的庙号、反正中间的字眼形容君主的一生。如周文王、周武王、文武双全、牛逼得狠。周厉王别以为他多厉害的,这个“厉”形容他像厉鬼、牛鬼蛇神。当然“齐闵王”多少带有怜恤的意思。让他骑着鸡站屋脊最前面,不能向前,向前就掉下屋脊…

明清时期,凤鸟的神秘感渐渐消失,更多地接了“地气儿”,仙人所骑之鸟也不仅限于凤,鸡也成了充满民俗风的新潮“坐骑”。骑鸡的形象也正是在此时极具戏剧性地登上了中国最高等级的建筑屋顶。

段春林写於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三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