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人生不只有利己,还有利他

 凌宗伟 2020-07-23

卡尔的《积极心理学》在谈“积极特质与动机”的时候说强调“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特质的机制是复杂的。或许,是多种基因共同决定了气质特征并与环境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影响了人格特质的发展”。对于具体的孩子而言,他的人格特质固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他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样是不可忽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人生第一师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就马虎不得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人格特质一旦形成,在他们的一生中是相当稳定的。为人父母是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是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道路的。


根据卡尔的介绍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特质是有不同的幸福感的。“自我接纳、对环境的掌控感与生活的目的,它们和情绪稳定性、外倾性与严谨性有关;个人成长、经验的开放性与外倾性有关;积极的人际关系、宜人性与外倾性有关;自主性和情绪稳定性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所谓的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有一定的道理了,这道理不仅说的是父母遗传因素的作用,还包括父母范本意识的作用。

所以卡尔提醒我们注意“利他性”作为一种独特的动机的有积极作用,他认为“如果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他人的福祉,那么我们就会做出利他行为”当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改善他人的处境的时候,或许就会就会发现我们的努力多少是会有些成效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往往也就在这里,不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那根独苗的,久而久之,这独苗的意识里有的就只有利己了,根本就不会想到利他的。


身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一切为了孩子没有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利他”的时候,更要引导孩子建立利他意识,形成利他倾向。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共情,鼓励他们养成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可能带来的影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明白人生不仅只有利己,更有利他,许多时候,利他,在许多时候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利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