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因材施教”何以可能

 凌宗伟 2020-07-23

教学原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操作,又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今年引进翻译出版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的作者罗伯特·阿多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所倡导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是从“一对一”教学出发的,当你沉下来认真思考一番的话,或许你就会发现这些策略与方法同样在班级授课形式中也是有启发的。

开篇作者就指出,“一对一”教学不仅仅是教课,就像医生不仅仅是开药一样。医生最终的目的是要把病治好,促使病人将自己托付给医生的是医患之间“坚定的人际关系”。而“教育工作者关心我们学术的(以及情感/心理的)健康发展。两者都着力于预防和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领域的风险系数度很高”。关于教育的风险的论断康德早就有了则不过他是将其与政府艺术相提并论的,康德认为,“有两种人类的发明是困难的——就是政府艺术和教育艺术”。正因为如此,真的要实现“因材施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就如作者所言,“太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具备专业知识,几乎人人都能传播教育知识”,因而随之而来的显现就是人人都会对教育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教学作为复杂的艺术,不仅仅设计到教师的言说节奏、声调,还关乎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态度、反馈等。教育不仅仅依赖于课程内容,更依赖于教师的社交能力与情绪感染力。作为教师,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讲,听得是否专心;是否在思考,思考是否深入而周全;是否在操作,操作的情况如何。“这种接触需要教师有社交能力和情绪感受力,这远远超出了准备好的学习材料。”而学习者,只要“感觉到自己不仅与信息本身而且与信息传递者有个人关系”,他们的“学习效果就能达到最好。”

作者认为“无数人在一生中,都将学习与恐惧画等号。”而教师的责任是“建立对学习这项任务的双重所有意识。当你承担教导某人的责任时,也必须帮助他承担起他的责任。”这里所说的“帮助他承担起他的责任”,我的理解就是要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过去,消除或减少恐惧,树立信心,同学生一起建立“当前框架”“重新定义学习”,因为“新的经历才能点亮通往突破的新途径”,需要强调的是“重新认识过去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

事实上,每个人的历史都是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为每个人的独特性而高兴。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开始学习的,我们必须尊重这些经验”。学习中,我们需要的就是自己的个性带到课堂上。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需要的就是从不同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这当中“必须采取一些小而切实的步骤,让学生知道你很清楚过去对他造成的困扰可能会影响他。其中一个步骤正巧包含在‘我们现在课堂进行得怎么样?’这个问题里,它特意使用了‘我们’这个词。选择使用‘我们’这个词不会把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分离出来,就如‘你’这个词所暗示的那样。‘我们’这个词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分享经验的新经历,而不用背负过去的重压。”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桥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不是“直奔内容”。要实现“因材施教”就得关注和了解一下学生过去与当下,“在学生依然没有摆脱掉过去不利经历的影响时,必须在学习空间之内和之外都普遍保持对学生的这种关注度才行”。作为教师必须“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盟友与合作伙伴”,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有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在此过程中也不会察觉到任何评判的意味”。作者提醒我们“利用表扬或不表扬来迫使学生按我们的愿望行事,不过是把一个实际上复杂的人简单化为一个木偶,去表演一系列空洞的、规定的动作。”

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让学生明白你的意思是“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才是教师人际交往中沟通的妙招——“表现出同情心与同理心”。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所有的教,都要“从现有水平起步”,“每个人都需要从一个他完全理解的地方开始学习之旅”,因而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理解和(或)兴趣点出发”,“然后让学生在你认为值得跟进或讨论的地方暂停”,这当中“总结”是一种技巧,如果学生很难总结的话就要引导他们回到教材中去,并适时地指导他们在教材中寻找线索、关键词、关联因素以及相关数据。在这过程中还有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有些错误和困惑是合理的”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当然也要让他们明白一错再错,就要找出其原因,并研究几个备选的计划。但有一点是需要明白的“诚实地说‘我不知道’要比假装知道好得多”。

与此相关的是,作者认为,“答案是否正确无关紧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坚持他的答案”已消除其固化了的“信念缺失”。教师可通过“我没有说你错了,我只是间你是否确定”,以及“我问你是否确定并不意味着你就错了”等言语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慢慢地“调整学生已经固化的自我怀疑倾向。”另一个需要时刻提醒我们的是,“人人都想受人关注,需要感觉自己至关重要,所以从人的层面上和学生联系,会触动他们的内心。”“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不清楚他的全部情况,但我们的工作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故事。”或许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基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