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情】家乡的美味(作者陈琴)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家乡的美味

文/陈琴

一天,和同事马姐闲聊,说到吃的话题。我说杂粮面中我最喜欢吃荞麦面,用荞麦面做的面条、摊饼和馍馍,我都爱吃,可惜我不大会做,前两样还凑合,可做馍馍实在不行。记得小时候我妈做的馍馍可好吃了,而现在外面买的都不好吃,自己试着做了一次,更不好吃。

马姐听了,立刻详细地教我做荞麦面馍馍的具体步骤,还不厌其烦地强调了每一步的制作工序和注意事项——和面和发面的过程、面团软硬的掌握、水温和时间的控制等等——竟是这么复杂啊,我听得头都发晕,怪不得我做的不好吃,原来不懂其中的许多诀窍。我笑笑说太难了,我这笨手笨脚的怕学不会,她说其实不难,就是费工夫些,要不哪天她家做了拿些给我吃。我随口说,那好啊。

原想她也只是随便说说,谁知过了两天,我刚到办公室,就见她提着一大袋子东西过来,递给我让我尝尝好吃不。我打开一看,竟是四五块松软清香的荞面馍馍,还带着锅里的余温。尝一口,果然很像曾经妈妈做的那个味道,松软适口,甜中微酸,让人胃口大开。吃了几口,才发现袋子里另外还有几个软乎乎的小圆饼,我问马姐这是什么,她说那是芽麦面烫饼,拿起一闻,果然有一股麦芽糖的香味。她说好多年没吃过这个了,今天顺便做了些,想必我也爱吃。

那一瞬间的惊喜和感动无言以表,这些小小的温暖,让人倍感人间情谊的珍贵。

感动之际,就有一些温暖的回忆开始丝丝缕缕地蔓延心头。

“芽麦面烫饼”,这个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一下子勾起了童年的许多记忆。

所谓芽麦面烫饼,就是用生了芽的麦子磨成面粉,再用开水烫面做成的饼,家乡人也称之“芽面烫儿”。庄稼人农忙时,麦子垛在场里,难免会有一小部分受潮发芽,在粮食稀缺的年代,发芽的麦子也舍不得丢弃,依旧晒干做成面粉吃下去。哪成想做成的饼竟比正常面粉更好吃,甜软香糯,是难得的美味。记得小时候,家里做了芽麦面烫饼,我们姊妹都抢着吃,母亲总是给我分的最多。家里打场时,贪嘴的我竟盼望来一场雨把麦子泡发芽,那样就可以天天吃芽麦面饼了。那时候,天真无知的我何曾懂得,麦子出芽后磨得面粉就会大大减少,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民来说,没有人愿意如此浪费粮食的。因此,这么美味的芽麦面烫饼,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做什么都图个便利,就更没有人费心思做这个了。这种风味独特的美食,也许会渐渐被人遗忘了吧。目前超市里有种老婆饼,外形似乎跟这个有一点儿像,不过吃起来口感差多了。

其实,童年记忆里的许多美味,现在已很难吃到了。

比如,纯手工制作的荞麦面凉粉。以前每年端午,母亲就要为我们做荞面凉粉。用荞麦面制作的凉粉工艺非常复杂。先把荞麦碾去外皮,再把白白的瓤子潮湿后,用手工碾成粉末,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揉搓,再用细箩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温火熬煮。这个熬煮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火候,也要不断地搅拌,不然会糊掉。熬成稀粥状后舀入盆盘等容器中,待冷却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切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泥、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柔软滑爽,使人食欲大增。还可以直接调入浆水食用,也许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浆水”,浆水制作很简单,一般选用鲜嫩的苦苣、苜蓿、荠荠菜等野菜或芹菜、小白菜叶为原料,切成细条,煮熟后加上发酵引子,盛在瓷罐内盖好,三天后即成浆水,食用前先加葱姜蒜炝锅,爆香后加入浆水,煮沸,即可食用。浆水清热解暑,是夏季的去暑佳品。

这种荞麦面凉粉虽好吃,但制作起来太麻烦,现在一般没人做了。想吃凉粉时,只买现成的豆粉。豆粉虽然好做也好吃,但毕竟代替不了那种悠远绵长的味道。

童年吃过的一种用糜子米制作的馍馍,也是我念念不忘的。我们家乡人叫“米黄馍馍”,也叫“倒锅子”,它的大概制作过程是,先把糜子碾去皮,再碾成碎末,搅合成稀糊糊——具体怎么搅需要一定技巧,这我不懂,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经常用一个粗瓷大盆搅糜面,一边搅一边舀起一勺子闻一闻,有时还用舌尖舔一舔,想来这个过程应该是需要细心掌控的。发到一定程度,倒在锅里先旺火成型再慢火烙熟,吃起来粘粘的,甜甜的。夏天午睡起来,用凉开水泡上一碗,边吃边喝,清爽甘甜,舒服极了。现在市面上有卖的米黄馍馍,买来一尝,大失所望,根本不是那个味儿。

另外,还有用莜麦面、豌豆面、黑面混合在一起做的莜豆面片片,用荞麦面和少许白面搅在一起做稍硬糊状饭——搅团,用各样杂面做的较软糊状饭——糤饭,用杂面做的疙瘩类面食——懒疙瘩等。其实,这些粗粮,都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如果制作方法得当,再加上作料,配上小菜,的确是风味独特的美味。但大多制作程序繁杂,加之现代人在各种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不断刺激下,变得越来越嘴刁了,有的人就对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不屑一顾。于是,这些曾经滋养过我们的美味,似乎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幸好,近些年来,对食品健康越来越重视的人们,渐渐开始转变观念,远离那些容易引起“三高”的肉类食品,把目光转向那些很有保健滋补功效的杂粮。而我们这里的地理环境,正好适合种植荞麦、扁豆、燕麦、莜麦、糜子、良谷等各种小杂粮。于是,我们会宁县的小杂粮产业逐渐发展开来,当地政府带动群众研发出了许多健康美味的小杂粮系列产品,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一时呈现了热销的势头,广州、深圳、香港等国内外大市场纷纷与会宁县签约订货。而今小杂粮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会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品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原以为,那些珍藏在童年记忆里的美味,会渐渐被岁月风干成一张褪色的标本,会被人们漫不经心地遗失在史册之外而永远消失。可现在看来,家乡的这些美味非但没有离我们远去,反而以丰富独特的滋味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陈琴,女,70后,中学教师,业余写作,有数百篇文章发表于报刊及网络。电子散文集《且行且思》在江山书城上架销售。纸质文字散见于《工人日报》《朔风》《教师月刊》《华夏文明导报》《甘肃工人报》《白银文学》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