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饭 || 作者 王素娟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倒    饭

作者    ‖    王素娟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浆水》《油菜花开 》

这是一篇旧文,之所以重新翻出,是得知见证我小时候倒饭囧事的最后一位老人去世了。

世人悲秋赏冬,可村里几乎每年都有老人,等不住来年的春。

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在按自己的生命轨迹前进,长江浪推浪,一辈人老去、一辈人成熟,一辈人去世,一辈人入暮……在不可逃脱的定律中,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平平淡淡,而时常坐在巷口等夕阳落尽后才拂尘入夜的老人,最后思索的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一生悲喜得失的瞬间,也许是他年少时安静古朴村子的一棵老榆树,而今的喧嚣与躁动大概不会与他碰撞出注目凝神的火花。

——悼念

“哐”的一声,刚装满饭的饭盒,一下又掉进了锅里。我慌了神,但没几秒钟,却又心花怒放起来——我调整了一下思路,模仿着二十多前的样子,淡定地把饭重新装到饭盒,开始了又一次送饭的旅程。

倒饭,这个“灾难性”的场景,我足足有二十多年没经历过了,但这场景依旧是那么熟悉、亲切,又趣味无穷。

当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时,父亲在村里的公路边开了个商店,由于母亲不识字,姐姐在奶奶家生活,我和弟弟的算术水平又达不到要求,父亲顺其自然地充当起了“全日制”售货员。

商店离家有十分钟的路程,由于商店离不开人,所以我就有了给父亲送饭这么个“差事”。一天两顿,不分春夏秋冬,不分阴晴雨雪——母亲要忙家务,弟弟小我三岁,送饭的任务理所当然由我来完成。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我的那段童年时光,简直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村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有很多。加上村里人居住的密集,从家里到商店这段路上,每天我都会遇到好几个伙伴。

“快快送去,不然面条泡坏了。你要是敢在路上玩,看我怎么收拾你……”母亲总是这样叮嘱我,还“恐吓”我。

可是,就单单送饭这一件事,我也很难做到“不忘初心”。跳皮筋、玩杏核、跳方格,或者哪个小伙伴手里新奇的玩具,都会让我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饭盒,投入到快乐的玩耍中。

等和小伙伴闹意见扭头回家时,才“恍然”发现:父亲的饭还在一旁。要是此时能把饭赶紧送过去,父亲也还是能吃上一点的。可现实是,当我意识到自己耽误了正事,端起饭盒,加快脚步,匆匆赶路时,整个饭盒“哐”地就摔在地上——我的手不但小,而且爱打滑,这种事,居然时有发生。

看着躺在黄土里的饭,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立刻把饭再重新装回去,假装一切没发生!

送饭的人把饭倒在了路上,对于物质匮乏食物欠缺的那个年代,是“灾难性”的一幕。

“没人看见,没人看见……”就当我默念着这话,双手不停地在地上忙碌时,村里两个晒太阳的老爷爷笑眯眯地看着我:“你爸今天又吃土了!”

多气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话的真理性在此时就凸显出来了。

我没好气地看了他们一眼,端着从黄土里刨出来的饭,趁父亲不备,偷偷放到商店柜台上,便悄悄跑开了。直到现在,我都没问过父亲,看着我常常送去的“土拌饭”他是什么心情,最后又吃的是什么。

比倒饭更惊险的,是当我把饭放在路边上玩得正起兴时,有人喊:“娟子,你爸等不到饭,来找你了……”

慌乱中看着父亲越走越近,我撒腿就跑。

常说慈母严父,说实话,我父亲很少用言语批评我,他经常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直接用手教育。而我的母亲,则从来都是言语加肢体,双管齐下。有时候她为了考验我,让我送饭到商店,而她自己则偷偷跟在后面,然后把我抓个现形。很多次后,我便总结出一个经验:母亲比较胖,如果我跑圆圈的话,她很难捉住我,所以,我就开跑,一圈一圈……

“你给我站住……”伴着一点点下沉的落日,母亲的声音在乡村的黄昏中游移飘荡。

那时候,我家的商店还在收购粮食,母亲常去帮忙,这时候家里就没饭吃了。

想着父母亲太辛苦,我又帮不上忙,所以做饭的念头就冒了出来。可是,七八岁的人太小,又不会做饭,怎么办呢?

有主意了!我叫了五六个小伙伴到家里,揽柴火、切菜、挑水,我们学着大人的模样,手忙脚乱。

第一顿好像做的是米饭,当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把饭送到商店时,我父母亲吃惊坏了,“调皮王”学会做饭了!然而,他们眼里的惊喜,很快就熄灭了——“哐”的一声,饭没放稳,倒地上了……

父亲揽起地上的饭,慢慢吃了起来,他说:“你们做的饭真好吃……”

后来,我和我的伙伴在摸索做饭的过程中,还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事件:学烙饼子失败后,把面偷偷埋进土里蒸馒头没放苏打后,把馒头用油炒了喂鸡……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

我家的商店现在还开着,每次回去,我都会在商店那里见到很多熟人。有一次,一个阿姨见到我,便问母亲:“这就是小时候就会给你做饭的那个女儿?”

而当年见证我“倒饭”的两个爷爷,一位已经去世了,另一位对我当年的样子,还记忆犹新。他还会对我说:“你那时候把饭倒了,咋能那么冷静?”

就是这样,生活的慌张,后来成了生活的趣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