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十)城门炮响 || 作者 安保中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4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

——城门炮响

作者    ‖    安保中

1949年8月12日,从高岔南边不远处传来一阵阵隆隆的炮响声。

村里的人们对这一从远处传来的炮声已经习以为常,对此并没有引起注意。更不知道,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会宁县城后发射的庆祝礼炮。直到几天后,这一改天换代的消息才传到村里。

家父健在的时候我曾问过他,会宁解放你知道不?(那年父亲13岁)

他说,只记得大人说:县城炮响了,要改朝换代了。至于“解放”不曾听说。

在当时这个封闭的、人口稀少、已经走向没落的小山村,人们不知道“解放”为何意,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史料表明:1949年7月底,驻扎在平凉的国民党部队被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从平凉经会宁向兰州方向逃窜。慑于解放军的威名,会宁县县长刘肇华、警察局局长张范文、巡官亢锦堂、田粮处处长梁有仁、兵役科科长张孝友、自卫队队长王五田等人纷纷离职,随国民党溃军逃窜,国民党在会宁县的政权也随之处于瘫痪状态。

1949年8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右路63军从宁夏西吉县方向赶往兰州,准备参加解放兰州的战役。63军的先头部队188师途经会宁时,一枪未放就解放了会宁县城。

在偏僻村落的老百姓当时心目中,对于会宁解放的意义,估计并不是那么的关注,因为他们都经历了太多兵荒马乱的岁月,“你方谢幕我登台”、“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永远关注的是能够在无杀无抢无患的前提下,祈祷上苍风调雨顺,享受日出而作和日落而息的普通生活。

然而,谁知道恰恰是这一次炮声响过,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天下一统,天翻地覆,直到至今。

会宁解放之时,高岔只有十户人家。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灾害后,高姓地主的根基开始松动,家业已经走向衰败,村中生活的人们也越来越少,已经没有了清朝晚期前的那种景气。尤其是在快要解放的那几年,据说高家放出去的高利贷收不回,家中仅存的“银子”都被民国政府“忽悠”换了纸币(法币)。后来,我还听人说,高家的“银子”还被甘沟驿姓胡名万邦的一大户人家“骗走了两口袋”,但不知真伪(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武汉和老乡聚会时,遇到过一位会宁六十铺的老乡,名张辉,现武汉盛唐房地产公司物业总经理,他们祖上与高家有亲戚,他知道很多关于高家的历史,高家银子被骗事件是他告诉我的)。

除了高姓本家外,村中当时居住的还有崔、马、姚等少数家境稍微殷实的几户人家,其余几家都是高家的佃户和长工,住的是临时土窑,没有院墙,甚至没有任何生产、生活资料(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据老辈人讲,我家祖先先是从天水秦安迁移宁夏隆德,爷爷辈因战乱、饥荒等因素流落于此地,当时给高家打长工为生)。

民国早期,秦安、通渭、天水一些农民自流迁入会宁较多,高岔村现有人家祖上多从这几个地方自流而来,如现在的崔家、马家、刘家、张家、陈家、李家等都是当时从这些地方自流迁入的。

现今村里居住的其余姓氏人家,是解放后土改时期按照政府意志,从附近的村落调剂迁移过来的,如王家就是从枝岔迁来。 

到了1951年,村里老户、新户人口累计达到140余人。

会宁解放后,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剑指兰州,揭开了解放兰州的序幕,而会宁却交给新成立的地方政府组织机构管理。

1951年, 中共会宁县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制定《会宁县今冬明春土改实施计划》,同时成立会宁县土地改革指挥部,分4期在全县81个乡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会宁县解放初期,行政建制多次发生调整,当时全县划分“区”管制,有“五大区”,每区管辖若干乡,1951年时,有81个乡,高岔村归“第三区”的“长富乡”管辖。“长富乡”也是从这年下半年起改为“韩家集乡”,直到至今。

接下来,各乡都纷纷在各村社成立农会组织,由“苦大仇深”的本村人担任会长。并派出“工作组”,开展土改工作。

所谓“土改”就是“土地革命改革”,按照新政府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将全村所有土地重新分配。但由于当时土地的所有权大多集中在“地主”手上,所以剥夺“地主”对土地的占有成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乡村农会在乡工作组的督导下(督导组一般为3—5人,那时候都配置有枪支)开展土改工作,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它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它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高岔村在没收分配地主财产次序上,先没收分配房屋(包括房内有些家俱)。让高家地主们迁出原住的族堡,安排在庄外简陋的房子或土窑居住,其土地(包括附着物,如树木等)在逐块清丈的基础上,由农会按其土地等级、质量,好坏搭配,讨论确定到户,然后由分配组带领应分地的贫下中农去地里逐块认定,并栽桩分界。各户土地分配基本达到平衡后,多余的土地留作公地,租给一些人耕种,照样纳粮交租。粮食没收后,一部分分给当时揭不开锅的贫下中农,一部分留公,由农会保管,以防荒年。而牲畜、农具和有些家俱被集中在打碾粮食的场上,一面念名单,一面牵牲畜,扛农具。树木除少量的跟土地走外,大部分留公。除了贫雇农,也有少数贫困的中农分到几件东西的,这也体现了“团结中农”的政策。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高岔高姓人家几代人苦心经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云烟。那座宏大的庄园、果树林木、近千亩地统统收归政府,然后划归于全村所有人平均分摊。

1952年,也就是“土改”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作为高家财富奠基人和掌门人的高凌霄“高老爷”,在一片片“斗地主、分田地”的口号声中,抑郁辞世,享年75岁。

与土改同步进行的,还有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划定阶级成份。将农村人口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几个等级。从此,在随后的30年时间里,中国农村阶级阵线发生逆转,原来的上层阶级即地主富农变为了下等阶级,而最穷的农民成了上层阶级。

高岔当时划定阶级成分时,只划定了四类,即:地主、中农、下中农和贫农,而没有富农和雇农。作为高凌霄支系的高家,毫无疑问被划成了“地主”成份,其余支系高家和原有村中比较殷实的几户人家,如:崔家、马家、姚家等都被划成了中农、下中农,其余既无土地、又无生产资料的人家统一划定为贫农。

曾经一无所有的“贫下中农”们,一夜间拥有了粮食、畜牲、农具及其它财物。

可惜,好景不长,黄粱梦短。就在土改刚刚结束的1953年、1954年,高岔村连遇天气干旱少雨,庄稼歉收,这给刚刚还沉醉在改天换地美梦中的人们又是当头一棒,从地主家庭分来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人们又不得将分来的其他财产变卖度日,其中村里很多人还将土地也变卖了(当时土改时将土地的所有权分到人,可以自主支配,不像现在,土地都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人们只有使用权和承包权,不可以变卖)。其中,我家就是当时变卖土地的人家之一。

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地主”这个群体而言,虽然剥夺其土地及财富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只是“短痛”,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一种“长痛”叫“划定阶级成份”。土改真正的大事是“划阶级成份”,这划定的阶级成份在未来30年里不仅影响着和改变着地主本人、家属、亲戚、亲方、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命运。很多人的下半辈子,一直被困惑和无奈纠缠,抬不起头。因为他们被压制的理由不是因为他们触犯了法律,而是因为他们的先人曾经拥有超过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财富,不论这些土地和财富是如何获得的。

那是全公社组织的“万人大会”,地点位于韩集公社旧址一个很大的广场上(现在的韩集乡粮管所附近)。高岔的参会人员包括所有成年人,先在队里集中,然后排队翻过大山梁,与枝岔交界的豁岘上等待枝高大队其他队的队伍到来,5路人马到齐后(枝高大队当时管辖5个生产队,分别是:高岔、中庄、上qu,阳坪、唐家河),大队干部指挥再统一编队,然后三四百号人统一向公社进发。

一时间,几十路人马从韩集公社的四面八方向广场上聚拢,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歌声与尘灰一同飞扬。

当时只有几岁的我,是被父亲身背肩扛带到会场的,依稀感觉怎么那么多人,会场的周围,站着很多荷枪实弹的各队“民兵”,台上一排简单的会议桌前,有人站着在大声讲话,并通过高音喇叭传至会场每一个角落,至于讲的什么,原来没有听懂,现在更忘记所云。

口号声响起来了……

每个大队喊口号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的政治立场坚定、“苦大仇深”、声音洪亮的人,在他们的带动和感染下,口号声此起彼伏,震人发聩,大有龙吟虎啸、排山倒海之势。

这些充斥着火药味、激昂的呐喊声,如今已被历史的天空远远的带走了,并抛在了风中不见了踪影。

高岔村在哪个特殊年代遭此特殊待遇“被关照”的很有几家人。也就是除地主高家外,还有几家成份“不好”的人家。

如果身体的摧残或许一个人还可以承受,那么精神的折磨和政治上的虐待则是全家人乃至一个家族,甚至让几代人无法卸掉的重负。他们的孩子不能够享受与其他人同等的当兵、升学、当职工等待遇,甚至于连找媳妇都成了最大的障碍,只要阶级成分不好,就没有哪家的女子愿意嫁给他们。

如今,所有的恩恩怨怨,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沉淀,已成了云烟,孰对孰错,只有历史去评说。

正如一首歌词所言: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

……

恩怨忘却,

留下真情从头说,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过去未来共斟酌。

好一个“相伴人间万家灯火,过去未来共斟酌”。

冬阳普照 (景1)——安维中于2008年春节拍摄

冬阳普照 (景2)——安振中于2016年3月拍摄

前期作者文字链接: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九)红色标记》《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八)民国之殇》《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七)地主庄园》《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六)山摇地动》《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五)烽火狼烟》《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四)平川走马》《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三)匆匆过客》《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二)地名由来》《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一)流星划过》《千年不老之高家岔(题记)》《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序)》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