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永亮·散文‖难忘那顿驴肉香

 文斋堂 2020-07-24

难忘那顿驴肉香

文/曹永亮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即使是有钱人,每天山珍海味的吃着,可是有些原始自然的食品,他们还是很难真正吃到嘴的。比如说生产队时期人工喂养十多年的老驴,那是用纯人工天然饲料养的,驴慢慢在拉磨耕地中长大。因为老不中用了,不得不杀掉,杀掉煮肉吃,社员们集体会餐,那种纯自然的香味,生活在今天“添加剂”盛行时代的人们,恐怕是享受不到的!

现在街面上也有装潢得富丽堂皇门头上还有活灵活现“驴写真”的“驴肉馆”,嘴馋的人们进去真能吃上真驴肉吗?大都是花了“驴肉”的钱,吃“人造驴味”的猪狗肉罢了。

然而,从小与驴马牛为伴的我及淳朴自然的生产队社员,却有幸海吃了一顿纯天然的老驴肉,那种香味至今还弥漫在依稀断续的记忆里。

虽然时隔多年,现在想来,还觉着有阵阵自然淳朴持久的肉香味扑鼻。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我上小学四五年级,十多岁的年龄。因为那时是物资贫乏“缺油少盐”的穷困年代,所以,对一次奢侈的吃生产队驴肉的事,总是忘记不了。

那大概是1974年的冬天,生产队杀了一头驴,全队社员集体在我家吃驴肉,那种泼辣奢侈“狼吞虎咽”的情景,到现在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一连几天,生产队的一头老驴突然不吃草了,饲养员“三大爷”急忙给生产队长回报。队长年青,不大懂,就召集几位年纪大的在“使牲口”方面比较有经验的老庄稼把式,前来会诊研究讨论定夺此事,因为草率地杀牲口是要犯法的,有可能挨批斗游街。

我父亲当时是生产队公认的“使牲口”能手,老庄稼把式。讨论这头老驴是杀是留时,父亲深情地发表意见说:这头驴耕地确实没大力气了,但如果留着推磨碾面,还是能当一头牲口使的!

父亲的意思很明确:畜力不足,驴不能杀。然而,有几位年轻人意见却很不一致:留什么留!驴老了,就该杀,费草料,又干不了多少活!白养活了!

后来,虽然经过一番讨论,结果,生产队还是按照年轻人的意见办了。向公社递交了屠杀牲口的申请:尊敬的xx人民公社,此有我生产队耕驴一头,因年老体弱,已没有劳动能力。因生产队草料供应紧张,特申请宰杀老驴,望领导审批!此致!落款为xx大队xx生产队。

大概一个星期后,宰杀驴的申请批下来了:“准许宰杀!”

接到批复的全队社员,都欢欣鼓舞,尤其是怂恿队长递申请的那几个年轻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然而,对于父亲而言,这却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情。

当晚,全队男女老少欢欣鼓舞吃大锅煮的驴肉的时候,父亲却在门口一袋连一袋地吸着旱烟,眼睛湿润地望着生产队的空牛敞篷发呆。

这也难怪:父亲十四时岁开始,就独立驾驭牲口,犁耕靶拉的农活,样样精通,对耕地打场的牛马驴深有感情。现在阻止不了杀驴,但自己绝对不愿吃驴肉!

那天晚上吃驴肉的情景,到现在我还历历在目。

当时,我家是生产队社员常年“政治学习”的会场,是全队社员集中的公共场所。杀驴煮驴肉,集体会餐,生产队长就安排在我们家里进行。

一头约摸二百斤重的驴,杀有七八十斤肉,煮了一大锅汤。生产队男女老少一百多口子,都集中在我家院子里,等汤开肉烂,好吃肉喝汤。

那年月,基本没有任何作料,就是汤里放几斤盐和辣椒。然而,被木柴火烧得翻开的汤,油花子飘一层,香气四溢,弥漫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锅屋里。

当驴肉煮熟的时候,生产队长组织大家排好队,点名按顺序端碗领驴肉:原则上,一人一碗,多少基本均等。然而,有的年轻人,胃口大,牙口好,馋得很,吃得快,狼吞虎咽后,又来要第二碗。队长,虽然很坚持原则,但看到年轻人饕餮不饱的样子,还是不自觉地给他们每人又添了一勺子肉加汤。

部分不厚道的叔叔大爷第一碗快速吃完了,也忙着要第二碗。然而,队长认理得很:不行,绝对平均,不准多吃多占!这些叔叔大爷,也只好用筷子敲打着空碗,在一旁吸烟听候队长安排。

能喝酒的叔叔大爷们,包括一些婶婶嫂子,在大口地吃着驴肉的同时,用大碗喝着白干子散酒。有的还划起拳来,声音在寂静的冬夜里听满村庄。

当晚会餐,“菜”当然就是驴肉,主食则是开水煮绿豆米。

“酒足肉饱”之后,队长号召大家吃饭:各位,咱们肉吃好,酒喝好,同时,饭也得吃好!明天咱们还得下湖搞积肥(用铁掀之类的工具刮带土的草皮,用大车(四轮木车)拉回来,作为牛马驴大小便的铺垫物)。咱们生产队少了一头驴,粪就少攒了,咱们得想法补上去!

清楚地记得那天,昏晕的月光下,社员们个个打着吃饱驴肉的饱嗝,晕晕乎乎地离开了我们家,整个村庄好像都弥漫着浓郁的驴肉味。

社员们走后,我们家当院杯盘狼藉一地。第二天,父亲打扫了整整一个早上,边打扫边自言自语:我的驴没有了,我的驴没有了!

作者简介:曹永亮,1966年11月出生,1986年7月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中学高级教师。三十多年来先后担任教师、团委、教导主任、校长等工作,业余爱好篮球和写作(在当地纸媒和各地微刊发表过一些文章)。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