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讨好的孩子,背后都藏着不值得被爱的恐惧

 昵称44943940 2020-07-24

你应该想不到,我是个讨好型的性格,这些年一直在和它做斗争,今天聊起这个话题,是由于疫情期间要不要和熟人保持「社交距离」,又让这样的性格暴露出来。

美国特别魔幻,疫情都爆发四个月了,西部和南部的新增病例反而日日创新高。

当纽约挺不错的,有一个硬核的州长带着大家度过了艰难险阻,医院也渐渐没有新冠病人了,不久前,一直都关闭的植物园、动物园都开放了,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因此走上了「彻底放飞」的道路,开始大范围聚会,玩耍,把孩子送到夏令营,熟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已经不存在了,口罩也不带了。

街上的餐馆都延伸出了户外区域

图片来自Hiroko Masuike

当我们被家人、朋友建议去餐厅吃饭、相聚,到室内一起玩,我们总会隐隐有些抗拒,因为我们全家还隔离在家,一点都没放开。我可以感觉到这些请求让我倍感压力,在这场冠状病毒大流行彻底销声匿迹之前,这么早回到以前的社交生活,全身都会不舒适。

原因很简单呐,纽约并没有封州,疫情最严重的西部和南部城市也没有封城,现在放松了警惕,极有可能就像站在沙滩上,会眼睁睁看着第二波海浪越涨越高,躲闪不过地拍到自己身上。

有社交距离的户外就餐

图片来自Hiroko Masuike

坦白讲,拒绝聚会的请求,坚定社交距离的边界,是我要很刻意去做的事情我从小就是讨好型的人,通俗点就是个老好人,在说「不」的背后总会有一丝罪恶感,会避免和人产生冲突和争执,害怕别人失望,有时还会忽略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很少透露自己的事情。

你们可能都不相信,以前工作时项目组对我的反馈都是直言不讳,意见鲜明,朋友说我对自己相信的东西非常坚定,怎么可能是讨好型人格?

我仔细想了想,也许区别就在于,在一个有准备专业的环境下,和在一起轻松的对话中,对待专业和对待个人,我的个性可以完全不同

我也慢慢发现,这样的表现并不是生来如此,而是通过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是我自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求生策略

在家憋了四个月的我们,还没尝试过户外就餐,只叫过外卖

图片来自Sandy Huffaker

原生家庭

如果父母没有明着去教自己怎么去讨好和取悦别人,很大程度上,可能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我在自己身上找到妈妈的影子。

我的母亲有三个兄弟姐妹,我外婆早年得了子宫癌,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因为家里孩子多,我妈就被寄养在了奶奶家。

奶奶因为年龄大,只能看好孩子,于是我妈从小早早地就承担起照顾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的责任,她很希望上大学,可是家里的经济情况无法支撑,于是她靠着拔尖的成绩在高中时就被选拔入伍,在军队医院的皮肤科里,专门采集犯人被枪毙后的鲜活皮肤。

也许是这段经历,她外表上总是非常独立和强悍,能自己做到的事情绝对不求人,也会借着一个「老好人」的名义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照顾别人。想起她癌症晚期临终时,在癌细胞不受控制,她忍受着多么巨大的疼痛,也在家也强忍着一声不吭,就怕给我们增添心理负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一辈子都把自己的感受、需求、意见、欲望放在了优先等级最低的地方,对别人的情绪、感受、需求都有过度的责任。

图片来自Ins@natlue

也是因为这样,我从小就被教导友善和共情,学习换位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去避免和弱化一切冲突,尊重他人的感受,以建设性的方法接受批评,这些都是好的。

然而,在学习这些的同时,我的父母忽略了对立的层面,人还是要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为自己伸张正义,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的,做到这些不但能让自己受益,也能让任何的关系更加互惠和双赢。

这是原生家庭没能给我带来的东西,也是我在育儿的时候,需要花一些力气习得的事情。

在与孩子共情太多,她会不会变成讨好个性的这个问题上,也是读者的问题。

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

一个针对于治愈讨好型人格Baggage Reclaim的播客里,主讲人Natalie Lue提到,讨好型人格很大程度就是「过度负责」。

为了治愈自己,最适合的办法是去回溯自己的童年,原生家庭,经历的某件事某个人,把上述的所有,糅合起来,放进「过度负责」的这个框架可能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我一度埋没自己的需求、感觉、欲望,是因为我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觉得情绪化是不好的,恢复理智才是正道,然而忽略的是,情绪其实承载了很多故事;

我一度不情愿说「不」,没有清晰的界线,总觉得这会伤害到对方,不能真正做自己,是因为我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

我一度羞于向外界寻找帮助,因为我我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

我一度总是假装自己很坚强,因为我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

我一度太在意在乎别人的感受、需求、想法,因为我活在了一个怪圈圈里,身边的人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一度觉得很多事情是个负担,或者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因为我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

我一度感觉很迷失,因为我花了大量时间在做别人期待的事情,我自认为他们想让我变成的样子,总想去讨好,过往经验告诉我,这是我得到爱,获取认同的方式,因为我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

我一度觉在育儿上孤立无援,觉得队友和长辈哪哪都不给力,那是我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

我成为这样的我,一个过度承担责任的我,恰恰来自原生家庭、过往经历,这是我直面自己,对自己诚实的过程。

意识到这些,并不代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求,而是有意识,在知己知彼的关系中,学会去爱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与自己的过去做斗争,平心静气地直面它们,放下一个包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人越快直面自己,和过去说再见,就能越快轻装上路。

这里有很多同行的人,你一点也不孤单

图片来自Ins@natlue

听从感受和情绪

我发现,直面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不能做到什么,不仅仅能更了解自己,还能让身边的关系有质的改变,无论是亲子、夫妻、长辈、朋友、同事……

这种改变来自于我跳出无意识的状态,意味着有意识地去关照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些都能让我和他人的关系更真诚和持久。

就像我小时候被教导的一样,我希望我的哥倆都可以友善、善于交际和共情,但这些并不能以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为了讨好他人为代价

让自己能自信满满,在人际沟通中知己知彼,同时保持自己的界限,才能做到真正的友好、真诚。

熟悉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写过很多篇关注自己情绪,和身体感受的文章。

一个他人的请求,对我来说是疫情期间无视社交距离,对孩子来说是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如果自己感到犹豫,胸口紧张起来,那么我就是不想去跨越的界限,是孩子不想去分享的东西,人是需要听从内心的。

图片来自ins@oliamuza

大家总会觉得育儿要做的事情很多,而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去理顺自己和孩子这个人,给予无条件的爱。

这样的爱很难,去接受我们和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时给予无条件的爱和理解,需要太多的自我发现。

说到底,拥有亲密关系的最有效途径,不是懂得很多道理,而是,知己知彼,理解万岁呐。

你是讨好型的人吗?

都来分享分享你的故事吧

参考文献: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美] 哈丽雅特·布莱克(Harriet Braiker) 著,姜文波 译

Baggage Reclaim: www.baggagereclaim.co.u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