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景4大法:表里兼治法、寒热兼治法、虚实兼治法、五味相合法

 昼三夜二205 2020-07-24

、表里兼治法

解表与攻里是表里病证的两大治则,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表里同病,仲景主张表急于里,当先解表,里急于表,当先救里,尤善合表药与里药于一方,以表里同治,分消病邪。

1.1解表清里法:此法是针对表邪里热证而设。如主治里热挟表邪下利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方中葛根辛凉,可解肌表之邪,黄芩,黄连苦寒,善清里热,厚肠胃而止利。又如治溢饮之大青龙汤,由于其证是以发热烦喘为主,故用此方发汗,散水,清热,表里同治。

1.2解表攻里法:此法是针对表邪未解,里有结实证而设。如治腹满兼表证的厚朴七物汤,证系太阳表邪未解兼见阳明腑实,故方中用桂枝汤解表而和营卫,去芍药加厚朴三物汤行气除满以治里实。

1.3解表化饮法:此法是针对肺中痰饮伏留,复感外邪,外邪引动内饮证而设。代表方为小青龙汤,此方主要论述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的证治,此为表寒里饮,故临床常见喘咳,干呕,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兼涤化水饮。方中用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桂枝配伍芍药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全方为解表涤饮双解之剂。

二、寒热兼治法

2.1温卫阳泻热痞之附子泻心汤。《伤寒论》记载“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为热痞兼阳虚的证治。方用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取其味薄气轻,以清泻上部之邪热,附子久煎别煮取汁,使辛热之药发挥温经扶阳固表的作用。全方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2.2清上温下之黄连汤。《伤寒论》记载“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为论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方中黄连苦寒,以清在上之热,干姜辛热,以温在下之寒,全方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2.3寒热并用之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记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主要论述寒热错杂的证治。由于本证病机是病邪乘虚内陷,寒热互结中焦,故方中用干姜、半夏散寒降逆;芩、连苦降清热。后世之苦辛宣泄,苦降辛开,苦降辛通等说,实源于此。

三、虚实兼治法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虚实夹杂为疑难杂病之特点,仲景针对具体病情,常治以虚实兼顾,攻补兼施法。

3.1消瘀药配扶正药。如大黄蛰虫丸,本方用以治疗虚劳有干血的证治。由于虚劳曰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淤血,停留于体内,故治以缓中补虚法。方中用大黄,蛰虫,桃仁,水蛭等药活血化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甘草,白蜜益气和中,该方攻补兼施,扶正不留邪,祛瘀不伤正。

3.2补虚药配散邪药。如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薯蕷丸。主要由于人体气血阴阳诸不足,又感受外风侵袭,主要应以调补为主,着重扶正,不能单纯祛风,反而损伤正气,故拟薯蕷丸健脾为主,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3.3补肾药配利水药。代表方为肾气丸,《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主要论述肾阳不足的虚劳证治。该方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气振奋,诸症自愈。

四、五味相合法

4.1辛、酸相合。辛能散能开,酸能收能敛。如桂枝汤中即用辛温解肌通阳的桂枝,又用酸寒敛阴和营的芍药,一散一收,发汗中有敛汗之力,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即辛散风寒,又不致伤阴。小青龙汤以干姜,细辛辛散肺寒,配五味子酸敛肺气,使散中有收,收中有散,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4.2辛、甘相合。辛甘结合可以化生阳气。如治虚劳之小建中汤,即以甘平的饴糖合辛温的桂枝为主药,使阳气化生,恢复脾胃健运功能。另外如治脾胃虚寒的甘草干姜汤,以甘草与干姜合用,使中焦阳气恢复,亦取辛甘化阳之意。

4.3酸、甘相合。酸甘结合,可以化生津液,化阴生津。《伤寒论》主治气血不和而致腹痛的名方芍药甘草汤则体现了这种治则。方中取甘草与芍药两味相配,酸甘相生,敛阴养血,津液足则筋脉得养,挛痛自止。

此外,还有药“性”与药“用”相合,刚药与柔药相合,动药与静药相合,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合,气分药与血分药相合等诸多的方药配伍方法。通过对仲景方药配伍方面的研究学习,深刻体会到必须分清药物的属性,疾病的虚实,灵活运用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等兼治之法及其他巧妙的用药配伍法,以应千般之疢难,万变之病情,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方剂配伍理论和经验,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驾轻就熟,执简驭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