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素之问 | 经方与医经的药味

 风声之家 2019-11-28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要理解《素问》,就需要对照《难经》《甲乙经》,《太素》等相关的文献,包括唐代前后的引用,如《五行大义》《史记正义》等,引用的《素问》与今本有很多不同,略。《难经》的内容不同于《素问》,历来解释为不同“派别”。表现为《难经》起初冠以黄帝,后来又说作者是秦越人扁鹊,造成“两派”的印象。这种摇摆和纠结,是为了烘托《素问》是老大。《素问》在唐以后结构和内容均有巨大改动,体现的并不是汉代医学。无论是从四时到五时,从四象的相互克制,到圆圈的循环生克,都有明显的增改过程。因此其权威性和被崇拜是人为篡改和误会的结果,造成的后果是医学史的虚假。

比如五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南北朝的《黄帝养生经》,还是晚唐或以后出现的运气学七篇大论,都提到了六味。比如《太素》引用的养生经有淡味,《至真要大论》也是六味。这反映了唐代前后从六味到五味的归纳,屏蔽了淡味,体现在《本草经》中无淡味,这是五行理论的副作用,结果是五味之间关系规则的混乱。

经方本草石寒温,五苦六辛,寒温通过苦辛(表里)祛邪,缺点是“精气内伤是所独失”,水火之剂专注攻邪,没有补益法度。医经的内治法,调百药剂和,合和五味,讲虚实补泻,忽略寒温,注重平性,平性就牵涉到了食物,作为食品必须性平并且多甘味补益。

两种内治法是互补的,而不是什么经方派、医经派的派别斗争。并且两种方法,都是扁鹊医学的内容,仓公所传承的医学,自己跟自己斗?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医经把合和五味,也归为“以物相使”的“物理疗法”,与外治法针石汤火相提并论,其理由是什么呢?唯一的理由就是“五行”与五味的关系,五行规则,大概古人一概目为“物理相使”。

《素问》虽然代表的是虚假的医学史,但并不妨碍作为文献的价值,但绝非什么万古圣经。这种虚假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阴阳、五行的概念、藏府经脉穴位的演变,脉法的发展,包括长夏的晚出,甚至整部素问中没有“心包”一词。再来看五味:

《至真要大论》: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歧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为什么岐伯回答“五味阴阳”的问题时,却说是“六味”?难道“六”天然的应该属于“五”统摄?就好比“六府有六腧穴”“五藏有五腧穴”,甚至“天六地五”,通通都成了“五行”,这岂非历史的玩笑。这里有辛甘、酸苦、咸淡“六者或收或散……”。通常大家因为运气学说的根本是五行与六气的对应关系,“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运气学说一方面强调天地各有阴阳的对称,另一方面却用“五运”这种不对称去统摄“六气”“六味”,于是迫不得已,五行变成“六行”,到了后面,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疑惑过:到底是以五统六,还是以六统五?

杨上善注《太素》的时候 并没有任何运气学说的观念包括“年之所加”的注解等等,当然某些人臆想是因为“秘传”,秘传到后面,结果淡味不知所踪。这里最重要的是“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六味具有两两互制的作用,如辛散、酸收,甘缓、淡急,苦燥、咸润或苦坚、咸软。但是在经方中的对举并非如此,而是苦辛的相对。也就是说经方注重寒温以及苦辛的用法,而医经对于药味的用法描述更全面。

经方中,苦燥苦坚,分寒温,苦寒清热燥湿,苦温驱寒化饮;辛温驱寒发散水饮,辛寒清热也发散水饮。医经在讲五味的时候并没有论寒热,注意这是最大的区别,包括五苦欲补泻,也就是五藏的补泻与五味的对应。医经论六味,即辛散酸收,甘缓淡急,苦燥咸润,咸软苦坚。辛甘发散为阳这里的阴阳,是何种意义呢?表里?寒热?可以导入试试。

辛甘发散为热,酸苦涌泄为寒,
咸味涌泄为寒,淡味渗泄为热。
辛甘发散为表,酸苦涌泄为里,
咸味涌泄为里,淡味渗泄为表。
辛甘发散为实,酸苦涌泄为虚,
咸味涌泄为虚,淡味渗泄为实。

显然首先要排除的是寒热。辛甘发散为阳,无论寒热都是“阳”。药味自身不具有寒热属性,但存在表里方向的特征,亦即所谓升降浮沉。为什么不适合表里,因为淡味渗泄,是走里位的,淡渗为“阳”显然不能解释为走表,也不能解释为“温法”,也不为“热”,淡渗有寒温的不同,而不走表。辛甘发散、酸苦涌泄、咸味涌泄,皆有解表作用;淡渗利尿,无解表作用。

因此阴阳在此处不能用寒热、表里解释,所以最后只剩下虚实。只能使用虚实解释。“阳”指祛邪的作用,也就是泻实邪。阴,是虚证补虚祛邪。

实(阳)

表邪

辛甘发散为阳

里邪

淡味渗泄为阳

虚(阴)

热病

酸苦涌泄为阴

风病

咸味涌泄为阴

重可去怯,热可去寒,腻可去著,咸可补虚祛实、软坚破积;轻可解表,冷可去热,甘可润燥,苦可燥湿,涩可去脱;辛可发散,淡可渗利;此三类为对治风病、热病、冷病,而曰“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亦异”,按雷公三阶三品,盖风病多虚,热病多燥,冷病多湿,故有表里、寒热、虚实不同药法针对。

晋代以后的临床方法代表作是谢士泰《删繁方》的藏府经脉虚实补泻,仍未脱离医经纯用“合和五味”的“百药剂和”纯讲虚实补泻,而不论寒热表里的祛邪法,临床运用的实效如何,不难想象。何况《删繁》的补泻规则,在唐代以后便被五行理论的藏府五苦欲补泻所淘汰。

历史的悲剧是,张仲景早已结束了内治法在经方与医经的分裂而又被误会为“经方派”。内治法从分裂到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医经六味的用法,仍然必须结合经方的寒热表里,才能成为完整的内治法。所谓“经方派”与“医经派”的子虚乌有,是对汉代经方与医经药法运用认识肤浅所致的误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