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四地闲夫 2020-07-24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成绩下滑到底,这是很多学生都会遭遇的“初二现象”,是处于青春初发期的孩子们“身心聚变”的不良后果,这个问题需要多角度分析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切勿“一刀切”。

根据信息我们先进行初步分析:

①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说明这些学生基础向对比较好,学习习惯保持的也不错,头脑灵活,成绩一直保持很好。说明了学生之前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②初一成绩还行,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模式和思考方式都有所变化,这些孩子还是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并且成绩还不错,没有暴露出来什么大问题,孩子依然还是那个孩子,但是年龄变了,知识难度系数了。

③初二成绩一滑到底,出现了“断崖式”滑坡,明显遭受了“初二现象”的怪圈的魔咒,在青春期初始阶段,出现了青春期反应,可能和严重的逆反心理有很大关系。

④成绩下滑,“初二现象”明显,孩子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是问题肯定是在孩子自己身上,学习难度的增大,受挫次数增多,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诸多因素交错出现,使得原本光鲜亮丽的优等生沦为了后进生。这个需要多角度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初期,是“身心聚变”时期,最为明显的就是初二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更多的人认为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严重的心理叛逆,难以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学习难度的增大,受挫次数的增多,逐渐丧失信心,开始产生恐惧心理,逐渐有了厌烦心理和畏惧心理,各种因素交错在一起,出现了严重的“初二现象”,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地上地下。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初二现象”高发问题都有哪些,青春叛逆期的诸多问题:

“初二现象”问题大聚焦

问题之一:正值“身心聚变”时期,青春期初发阶段,逆反心理严重

进入初二,年龄大概十三四岁,初步进入“思想成熟萌发阶段”,羽翼初步丰满,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不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学生”,自己的独立思想初见“雏形”,一副天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批评,一概“拒之门外”,脑子里只有:我都对,我都会,我都懂!

青春期叛逆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服管教,对老师、家长教育和批评不再是虚心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反驳和顶撞,甚至嘲笑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家长越是不让干的事情,他们越是要干,就是要一刚到底!

问题之二: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早恋

“不许跟某某聊天,打招呼也不行,每天晚上必须说一遍喜欢我。”这是一位家长在帮儿子整理书桌时,发现的一张纸条,从纸条来判断一定是女生写给自己儿子的,并且说明了儿子和这个女孩的关系非同寻常。这位家长本来打算下午接儿子时狠狠教训孩子一顿,结果等她接儿子时发现,学校门口她竟然看到了好几对男女生亲密地往前走的情况!

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写道: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由于认知有限,错把“喜欢”当作“爱”,对方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自己的心,有明恋有暗恋。某中学教育处主任介绍,早恋现象主要集中在初二年级,同学之间肆无忌惮地开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现过分亲密。

本身用功学习的时期,心思都用到了胡思乱想上面了,哪还有心思听课,人坐在教师里,思想早已“信马由缰,策马奔腾”了,所谓的“人在曹营心在汉”,成绩能不下降吗?

问题之三:迷茫失落时期偶遇网游,麻痹自我,上网

初中生在网吧被老师或家长抓住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初中阶段,初二学生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几乎是每天泡在网吧里,一天只吃泡面,甚至不吃饭,手里的钱都贡献给网吧了,更有甚者有学生是逃课上网。这些学生即使被老师或家长带回学校,对其进行教育和疏导,往往没有什么效果,过一段时间依然会重回网吧。

老师找这些学生谈心时也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也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吧,但是由于身边同学的一再“邀请”,或者语言“刺激”,加上自己自控能力差,以及学习带来的挫败感,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继续沉迷网络,麻醉自己,暂时获得快乐。

问题之四: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挫败感使得迷失自我,成绩遭遇滑铁卢

初中三年,众所周知的是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同学在初二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等生,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心思用在了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沦为“初二现象”里的问题学生。

步入初二,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科目变多,孩子在学校中遭遇挫折的次数增多,有些孩子的受挫心理太差,从优秀沦为差生,心理落差较大,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和逆反心理,开始“破罐子破摔”,成绩自然就会下滑厉害。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小结:初二两级分化,原因大多数在孩子自己身上,而孩子自己不自知,加上青春期叛逆,逆反心理严重,和老师、家长对着干的心理强烈,内心拒绝批评和教育,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

上述就是我对造成初二两极分化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个人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家长首先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处于“初二现象”怪圈之中。

家长怎么判断“初二现象”是否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孩子和你的关系是否疏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和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初二18.50%的家长感觉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6.33%的家长感动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进入初二以后,有些学生开始变得“大胆”起来,开始反驳、顶撞家长、老师,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越是要做,有些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更甚者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如果你和孩子关系不再如之前般亲密,而是关系一度“剑拔弩张”,那你的孩子已经进入“初二现象”。

2.孩子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愿意和你谈心

据调查:初中生向家长吐露心声、倾诉心事的比例在15.5%以下,跟同学、朋友交流心声、吐露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这个在初二学生中最为明显。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会把同学、朋友作为谈心的首选对象。有学生说:和父母聊一些话题,不是有代沟就是有冲突,家长不是批评就是说教,我宁愿选择写在日记里。

作为家长,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应该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去想、去做他们能够做的合理的事情,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不要“好奇害死猫”,偷看日记,打破沙锅问到底。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打入“敌人”内部和孩子成为朋友。

3.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你更关注哪一个

很多学生说:自己在学校学习本来就已经够累了,家庭作业已经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回到家长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去做家长买的学习资料了,但是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资料,不做就会被说教,唠叨个没完,让自己不得安生。

很多初二学生将成绩不好归咎于学习难度大,任务重等客观因素,而家长多归于自己孩子的主观因素,两种认识不统一,家长的不断施压以及压迫,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强。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而不是孩子身心发展是否健康,活生生的把孩子逼迫到“初二现象”怪圈之中,反而无休止的责备孩子。

小结: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需要多角度分析看待问题,不能只用小学时候对待孩子的方式继续对待孩子,孩子大了,变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期,而不是青春期对抗更年期。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建议之二:洞察一切,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家长遇到“初二现象”怎么办,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做好这三点!

1.做一个有品位、善沟通的家长。

家长作为孩子和学校的纽带,家校的桥梁,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家长一定要视人视其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量告诫孩子,要和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家长一定要多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多沟通孩子的学习问题,多向老师请教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相老师“取经”,互相沟通,共同设计,家校合一。并且家长也要教育孩子,有问题多向老师、领导反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不要把问题都交到家长手中来处理。

2.做一个积极主动而又略懂辩证法的家长。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鼓励,要相信没有一个孩子的未来不是光明的,做孩子身边的小太阳,散发正能量。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揪着问题不放,多鼓励,多表扬,树信心,多督促。不要给孩子泼冷水,打消积极性,孩子有错能改,还是好孩子,而不是揪住错误不放,甚至放大影响。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促进作用,而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老师和家长都是外在因素,而孩子自己是内在因素,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好坏取决于自己,而不是老师和家长,自己不努力,神仙也无力。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3.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作为家长应该是和孩子成为好朋友,而不是剑拔弩张的“仇敌”。家长要懂得孩子的需要和需求,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打入敌人内部,俘获孩子的心。

做到孩子学习我参与,孩子爱好我了解,孩子兴趣我支持,多和孩子交流孩子愿意交流的话题,给孩子话语权,从“我要你说”转变成“我听你说”。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多参加比赛,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多和孩子讨论和学校、学习有关的事情,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想孩子之所想,做孩子之所需。

4.家长要有高度、有见识、有修养。

作为家长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距,不求同一。孩子在文化课成绩上有差别,不等于能力上就一定有差别,不会综合素质上会有差别,更不是未来事业上有差别。不要凡事苛求孩子,而是要看孩子努力的过程,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不要把眼睛只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是更应该放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上来。不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求同存异。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长短。孩子犯了错,不姑息,不纵容,不护短,当面批评教育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不委屈孩子,也不错过老师,善于把坏事变好事。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配合,敢于面对自己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自身问题的态度。

一些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一成绩还行,初二下滑到底,这是为什么

小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陪伴和教育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的学生,家长的高度决定孩子的出路,因此家长的教育在孩子青春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孩子遭遇“初二现象”,进入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以及受挫次数增加,压力变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家长在孩子青春期的作用尤为重要。初二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家长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学生自身,而家长是医治良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