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知识第11讲:普洱茶产地之勐海茶区

 说茶网 2020-07-24

图为老班章龙巴门大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业界茶学者悠悠之众,其不论始于行,亦或知而再行,终将“知行合一”,把自身所学融会贯通。2019年3月中旬,编者有幸参与说茶网团队西双版纳春茶一行,将诸多茶山见闻记于笔下,途径勐海茶区众多山头,各地茶香风味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若从产地环境、古茶树树龄、口感特色及茶香韵味四点来看勐海茶区,不以先后论茶质,可总结为二十字真言:班盆之幽境,贺开之古树,布朗之厚重,南糯之香醇!

前面篇章中提到,澜沧江将西双版纳州一分为二,由此分为江内(江东)和江外(江西)两个地域,勐腊县“古六大茶山”属江内,“新八大茶山”属江外。江内易武茶,江外班章茶,两者各领风骚十余年,至今依然难以分出高低。上篇谈完了古六大茶山,接下来编者便要介绍江外(江西)产区,重点又在勐海“新八大茶山”。

“新八大茶山”之布朗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竜等古村寨茶园。自进入茶行业以来,耳边的话题逃不了易武,自然也躲不过班章。每年春茶期“老班章”都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各名山头茶叶价格公布,不少茶客反而更加期待老班章又会是怎样的石破天惊。然而,各媒体望眼欲穿,每年老班章价格仍然比想象中更能沉得住气。

图为老班章普洱茶茶汤

为了防止那些无良茶商将别地的鲜叶或毛茶带入寨子浑水摸鱼,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老班章普洱茶的质量与名誉。如今老班章村寨门口,能看到一些保安在龙巴门门口驻守,进入寨子必须有当地村民引荐才能通行。

其实我们一路寻茶见到的很多寨子皆是如此,不过远没有老班章落实得这么“彻底”罢了。老班章寨子已经很难见到老寨留下的岁月痕迹,以往的空地也纷纷盖成了房子,甚至寨子很多角落依然在“推陈出新”,让整个寨子看起来稍显拥挤。

老班章寨子也不是完全谢绝陌生来客,若无人引荐,也可以乘坐观光车进入寨子,可直达老班章古茶园。观光车车票15元一人(2019年春茶季),完全在游客的消费承受范围内,“老班章”知名度在普洱茶行业遥遥领先,商业眼光也远超过一些寨子,将盈利思维投向了以茶为中心的旅游产业。

图为老曼峨龙巴门大门

老曼峨是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老曼峨寨子作为布朗山传承最古老的山寨之一,少了几分阔气,多了几分古朴。寨民们还保留着祖辈们流传下来的习俗,每个青壮男子成家之前,必须经历“剃度”与“还俗”的过程,否则会被别人瞧不起。

这个看似毫无道理可言的习俗之中,彰显着佛家弟子在老曼峨崇尚的地位。老曼峨有苦茶甜茶之分,其实在编者看来,两者区别,仅是苦茶很苦,甜茶不那么苦而已,实则两者都很苦(苦甜茶混采)。

班盆茶属于近年布朗山系新秀,茶园处于幽林秘境之中。编者曾经去过班盆茶园,途中需走过倾斜向下65度左右的斜坡,稍有不慎便会滑落荆棘从中。之后路途会相对平缓一些,周围古树林立,藤条凌空而垂,寻常难得一见的珍惜植物,生于此地好像也并不新奇,途中偶尔还能见到有植株从腐桩里生根而出,好似枯木逢春,颇为奇异。班盆茶仿佛秘境中盛开的一朵幽兰,遗世而独立,清新显脱俗,这是编者去往班盆茶园,喝过班盆茶后的感受。

图为滑竹梁子的指示牌

“新八大茶山”之勐海勐宋

勐海勐宋也称大勐宋,以那卡茶为代表(其中拉祜族的竹筒茶较为出名)。其中,滑竹梁子为最勐海茶区最高峰,说茶网手机实测海拔为2138.7米。曾经去往滑竹梁子途中,导航显示错误还在其次,路途曲折陡峭才是重点。即便车子有一定越野性能,仍然能听到底盘与地面轻微碰撞之声,行至最陡处,车胎打滑难以寸进分毫,也只能将车停靠在路边,步行上山。

图为滑竹梁子茶园

近年滑竹梁子毛茶并不算好卖,每年价格相较于往年还稍有降幅。但也让茶农、茶商对那些小片区名山头羡慕不已,每年春茶期间,便有茶商早早预定,而且价格一年较一年涨幅更大。滑竹梁子有一株高杆古树,四周搭建金属栏杆,目测有15米左右,据说茶农为了方便采摘,曾将树尖斩断。

这株高杆古树一年产5公斤左右鲜叶,单鲜叶售价2000元每公斤,这价格依然冠绝滑竹梁子片区鲜叶卖价。这不由让人唏嘘不已,几家欢喜几家愁,自普洱茶被烙印上“三六九等”的印记后,也不是每个片区的茶农都能在各种“炒作”之后获得巨大利润。


“新八大茶山”贺开

贺开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等拉祜族寨。在贺开古茶园附近有一家贺开茶山博物馆(福元昌茶厂民宿),博物馆整体由木质材料搭建而成,构架简约而大气,装饰精致而古朴,偏复古的设计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身临其中,宛若深山之中有一座江湖,可将刀剑拍于案前,烈酒当歌醉,浓茶饮清曲。贺开古茶园位于博物馆附近。茶园里一条白石小路从中贯穿整个古茶园,周围古茶树分布广泛,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小茶树反而难得一见。小路尽头,一座瞭望台睥睨高空,可将整个茶园收于眼底。

自2007年普洱毛茶价格剧增伊始,茶农经济收入进入飞涨阶段。于是曼弄寨民将老屋推翻重建,成为了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自然呈现,寨子才有了如今现代化的风貌。贺开每年的毛茶价格都在缓步上升,不过直至如今,古树茶价格还在1300元至2500元每公斤之间徘徊。

据说为了保证寨子里茶叶的纯粹度,茶农们的茶叶不能带出寨子去卖,只能等茶商们每年来收取,尽管如此,每户茶农毛茶年产量也在100公斤以上,年收入二三十万也实属正常。尽管茶农收入足以令人乍舌,不过事实上贺开古树茶价格却普遍低于很多名山头小树茶价格。“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这句古言用于贺开古茶园,确实再适合不过了。

图为南糯山载歌载舞的哈尼族人

“新八大茶山”之南糯山

南糯山以石头老寨为主,古茶园主要集中于半坡寨、石头寨、丫口寨、姑娘寨、竹林寨、多依寨等。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南糯山以拥有一株800年的栽培型茶王树而享誉普洱茶界,也许这株老茶王树经不起世人强行赋予的荣誉与沧桑,于1995年仙逝。老茶王的遗志与荣光总需要继承,便有了现如今半坡寨的新茶王,据说也见证了南糯山哈尼族人800年的兴衰与变迁。每年专程去南糯山观赏新茶王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外地游客的身影。

图为半坡老寨800年茶王树(新株)

即便老茶王已经仙逝,不过此地哈尼族人依然保留着“茶王节”文化的相关民族传统,而仪式承接者,也由老茶王变成了新茶王。哈尼族每年举办采摘仪式,南糯山茶王树周边茶树普遍有了百年以上的岁龄,相比易武茶普遍被“矮化”后的残缺,这里古茶树便要完整了许多。南糯山人在茶叶采摘上也留有余地,采取“少釆不多采”的原则,以此确保古茶树正常生长。

“新八大茶山”之曼糯

曼糯古茶山属于勐往乡勐往村委会,位于勐海县的最北端,知名度较其它古茶山而言名声不显。勐往乡清雍正时期,受普洱府“改土归流”波及,被划分给勐遮土司代管,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曼糯古茶山在历史茶叶交易中占据重要一环。

曼糯古茶山曾作为勐海、勐阿、勐往一带,由糯扎渡过澜沧江进入思茅(普洱)茶叶交易市场的茶马古道,也因此而兴盛一时。新中国成立后,勐海至澜沧公路修通,不再需要马帮运输茶叶,茶商自然也不会经过曼糯买茶,当地茶农只能砍去茶树种粮,茶园面积因此锐减。

过多自然与人为因素破坏,使得茶山植被较为单一,茶树生长稀疏,曼糯古茶山就此没落。如今,曼糯主要有三个寨子,即大寨、大寨、中寨,并未细化到每个村落。

“新八大茶山”帕沙

帕沙村包含帕沙老寨、帕沙新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5个村寨,虽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依然出现过农民“砍茶树种农物”的情况,但毕竟只是少数,历史也很少发生重大灾害,使得很多自然生长至今,逐渐形成了山中树木皆茶树的现状,整片古茶园延绵数十里,将5个寨子紧密相连。由于帕沙茶园密集,一些茶农出门便可采摘鲜叶。
帕沙早年间由于交通、制茶工艺落后等因素,未能在“普洱茶热潮”中扬名,因而成名相对较晚。帕沙茶园管理粗放,让茶树自然生长,生态群落相对完全,古茶树群体有早芽种、中生种、迟芽种,暗合生态循环之道,茶农们拖长采茶期,分阶段采制,又契合人力需求,使得帕沙茶在原料基础上优势明显。

“新八大茶山”之景洪勐宋

景洪勐宋在民国初年划入车里县,新中国成立后车里改称景洪,小勐宋不做变更。于是在西双版纳便有了两个勐宋地名,一者为勐海县勐宋乡,二者为景洪市勐宋村委会。两者皆有古茶山,名气又以勐海勐宋略胜一筹,因此很多茶人提及勐宋,多指勐海勐宋,景洪勐宋往往容易被人们遗漏。景洪勐宋古茶园较为集中,2004年西双版纳州农业局曾对这片茶山进行过考察,大概有古茶园5000多亩。

景洪勐宋包含阿克老寨、曼窝科村、曼加脚、曼迈窑、曼加干边及大赛等地。景洪小勐宋同布朗山老曼峨茶一样,也有苦茶、甜茶之分,最具代表性的茶树植株要数阿妈央古茶树(俗名苦茶)。

谙熟小勐宋茶的茶叶爱好者,便知道景洪勐宋茶系有两个品种,一种苦味稍淡,勐宋人称其为甜茶;另外一种苦味极强,勐宋人称其为苦茶。据传景洪勐宋苦茶源于野生茶树种子,人工栽培驯化数百年,依然野性难驯,苦口难化。随着近些年茶树频繁采摘,使苦茶中苦味有所下降,间接导致了苦茶品质提升。

图为前往巴达山的指示牌(南茗佳人提供)

“新八大茶山”之巴达山

巴达山成名之初,应归功于贺松寨野生型千年茶王树1号的发现。1961年10月由当地的僾伲族群众最先发现它,后经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张顺高和刘献荣两位专家实地考察,证实树龄1700年,后来因树杆亏空不幸被大风吹断,才于2012年仙逝。

巴达古茶山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章朗、贺松寨、曼迈兑、曼帕纳等布朗族与僾伲族寨。其中,以章朗茶园最多,如今章朗也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寨子,也是章朗族历史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寨子。

曼迈兑茶园(紧挨寨子)也有不少,也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大寨(距离章朗20公里),现。章朗是布朗族最多的古寨,传言凡有布朗族的古寨就一定有古茶园,这便是云南人常说的“濮人种茶”定律,布朗人世代种茶,正如老茶人无茶不欢。

关于茶山知识与见闻,编者每写及一处,总感觉笔墨所到之处,难以顾全方方面面。再诸如老曼峨与景洪勐宋两地,孰苦茶更苦,孰甜茶更甜,其实都不好做下结论。于各位读者而言,也只有亲自所见、所闻、所喝……才能一切了然于胸,得出最契合自身的感悟与心得 。(《普洱茶知识100讲》系说茶网独家出品,谦不语撰稿) 


更多关于普洱茶行业相关资讯,请前往说茶网官网查询;关于茶品购买、查询订单等事宜,请添加说茶网思思  5810670  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