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 | 1 从大众化到小众化

 大秦笔记_文旅 2020-07-24

           ——话说中国茶消费与运作现状
 

作者:秦智勇



(一)

 
  每个行业都经历过标准化,唯有标准化才能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才能解决大规模的供给,工业化生产满足大众化消费。

  有了大众化,才会衍生出小众化,这是市场细分的路径。

  就像我们知道也看到,全世界的人都需要包,也都在使用包,包的普及后,有了LV。

  小众化的需求一定是建立在大众化需求的迭代上,而非一开始。当大众化供给满足后,有些企业进行重新定位或新的企业直接选择小众化市场为主要市场区域,从而专心进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于是小众化由一种战术上升到战略。

  能满足小众化的,一定是限量的、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或服务。


  中国茶叶市场,似乎走在一条错位之路上:

  单就量的分析,总量240万吨,高端茶与大众茶目前比例为4:6,基本满足大众化与小众化,但不太符合2:8定律;

  但从市场区域的角度看,高端茶100%在国内市场,大众茶50%在国际市场,中国出口30余万吨茶叶基本上是低价位的大宗茶。

  以此计算,面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高端茶与大众茶的比例预计是6:4,有些颠倒。


  先有大众化才能走上小众化,就像有5个消费者可以培养出一个投资者一样,但大小之间的结构合理,才能产生投资的价值。小众化的运作目前采取了投资的思维,可没有配比合适的大众化消费。 

  先满足多数人为主的消费需求,再满足少数人为群体的高端消费需求:

  一是这个路径不能颠倒;

  二是大众化的体量远远大于小众化的体量。

  这是经济规律,经济要求社会资源既要充分满足需求,又要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待续)

——博主“营销十年—秦”2017年6月17日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