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上读书会第5场,当心逻辑后果

 果妈阅读 2020-07-24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30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自果妈阅读线上读书会第一场6月28日星期五中午正式在九个交流群开展后,7月26日,果妈阅读线上读书会的第5场圆满结束。

目前,每周一至周五,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会员日。

  • 每周一 会员表彰日

  • 每周二 好书推荐日

  • 每周三 线上答疑日

  • 每周四 真人书分享

  • 每周五 线上读书会

这一次,线上读书会第5场的内容是《正面管教》第五章:当心逻辑后果。

一、用知识灌输思想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书中的金句,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章节的内容,学习此书的精华。

看,交流4群的参与者@Bonnie分享的金句:

1)  孩子的成熟程度或者承担责任的愿望是关键-而不是打。

2) 监护,转移注意力,转移孩子的行为是你可以用于幼小孩子的三大法宝。

3) 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4) 玩具随便乱扔的问题,其实通常是由于父母的玩具太多了。

5) 她现在只给孩子们买那些他们真的非常想要,以至于肯自己把零花钱攒到能承担至少一半的价钱时的玩具。

再有交流4群的带领人@李 君 分享的金句:有些成年人错误地认为,孩子之所以继续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因为惩罚没有严厉到使孩子从中吸取教训的程度。所以,他们会更严厉地惩罚孩子—而孩子则会找到更聪明的方法来扯平,报复循环便会永无休止。

另,交流9群的带领人@禹霏 分享了金句:如果问题的解决比逻辑后果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那就运用那种方法。通过自我学习和成长,我自己的内在也越来越敞开,能够接受很多不同的声音,所以,任何长期有效、对孩子有滋养的方式都是我愿意去尝试,而事实也告诉我,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不是唯一的出路,如何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和特点,摸索出有自家特色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框架才是重要的。

交流9群的参与者@周 分享的金句:自然后果是指自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感冒。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当大人说教、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者以其他任何行为把责难、羞辱或者痛苦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获得体验之上时,就是在借题发挥。借题发挥会阻碍孩子在体验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的自然学习,因为此时孩子会停止体验自然后果,而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者抵挡这些责难、羞辱和痛苦上。

二、用问题寻找答案

此次线上读书会,是《正面管教》的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当心逻辑后果,带领人抛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寻找答案。

比如:交流1群的带领人@董晓薇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被惩罚的经历,可以讲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感受,或是你对于惩罚的看法。

一开始,大家都纷纷表示不记得了,但是随着后来深入的讨论,大家都想起了曾经的经历以及惩罚孩子时的一些想法等等。

有的参与者想起了小时候父母打自己,让自己内心非常委屈,甚至是仇恨,想着长大不养他,也把他打一顿。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陷入了权力之争。

带领人@董晓薇 更是分享给大家一个视频,更加清晰的让大家了解惩罚给人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参与者@彤彤 表示:“看完很难受。”

参与者@毛娟 表示:“看着孩子害怕的样子,突然想到我们凶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的表情,可是当时我却意识不到。”

再有,交流4群的带领人@李 君 提出:“对于逻辑后果你们怎么理解?”

其中一位参与者结合书中的例子进行了回应:“书中一年级小学生比利总是忘记带午饭,他妈妈利用自然后果的原则坚持让他自己承担责任,最终比利二年级时候他不仅能够记住带午饭,还开始为自己准备午饭了。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在我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的一些做法。

记得三年级开始在阶梯英语学习,每周六上午两个半小时的课程。我是从上小学开始培养她上学前检查书包的习惯的,老师也会用多写作业等方式进行惩罚,她依旧会有忘带书或者作业的情况出现。最初,听到她电话里求救让我帮她送书,我会不加思索赶紧开车去送,担心因此而影响她的听课学习。后来,有了让她自己反思改变的意识之后,就尝试和她沟通,商量让她不再忘记带东西的办法,她也很积极配合,方案基本都是我提出来的,她同意之后写出来。

后来发现这个协议根本没有办法执行下去,首先就是用金钱为条件来达到“长期效果”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认知,她会想,钱嘛,扣了就扣了,没有不花就行了,根本就触动不了她要改变的底层意识。加上她的零花钱并不是很准时,很准量的固定给的,这样一来,连执行的前提条件都不具备,我也就没有和善而坚定的执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失败”。

问题得不到解决之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行为背后的“长期效果”,我是想让她承担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上错误的让自己参与进去了,这个完全是她自己的事情,需要由她自己去体会行为带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后来在她早起赖床、磨蹭导致迟到(原来害怕她迟到,都是由她自己坐公交改成我开车送她,我上班还会迟到),忘记带书或者作业,我都是在给出理解的基础上让她自己去面对和承担,不会再妥协和参与进去给与帮助。现在的她,自己的任何事情,都会自觉提前准备和安排了,有时候还会列清单。这个暑期外出上辅导班,所有的行李都是她自己列单子,准备和装箱的。我一点都没有参与。”

通过这位参与者详细的分析,大家也学习了逻辑后果的使用。

三、用事例引发思考

关于逻辑后果这一章节,带领人们举出了很多事例,让大家一起深度学习逻辑后果。

带领人@禹霏 就在交流9群里给大家举了几个事例,引发大家共同的思考:

事例一:代劳——自然后果

人物:比利——一年级小学生。

事件:每天上学会忘带午饭。

A方法:妈妈每天都要中断繁忙的工作,开车去学校给他送午饭。

A结果:依旧无法记住自己带午饭。

学习了自然后果,决定试试看。

B方法及实施过程:

1、与比利就此事讨论:相信他能承担记住带午饭的责任,如忘记,妈妈不会再送;

2、当比利忘带午饭,老师借钱给他买午饭,后妈妈与老师达成一致,运用自然后果,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3、比利又一次忘带午饭,求助于老师,老师表示抱歉并提醒约定,求助于妈妈,妈妈同样和善而坚定提醒他应该自己解决午饭;

4、比利噘了半天嘴,朋友分享给他一点食物。

B结果:那以后,比利极少忘带午饭,即便偶尔忘了,也会想办法找到愿意分享食物的同学。

参与者@芬芬 回应:“我们经常认为孩子还小,所以我们代劳是正常的,这其实不利于品格和习惯的养成。”

参与者@秋秋 回应:“我们经常越界参与孩子的很多活动,其实孩子需要在过程中去试错去成长。妈妈应该放手,这样孩子才能成长。”

事例二:代劳、说教、反复提醒——自然后果

人物:茱莉——11岁女孩

事件:不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

A方法:妈妈总是唠叨要她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

A结果:茱莉对唠叨无反应+抱怨要穿的衣服没洗;妈妈让步,赶紧为茱莉专门洗一次。

计划通过“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来让茱莉体验自然后果。

B方法及实施过程:

1、和善而坚定地告诉茱莉,相信她有能力对自己的脏衣服负责,从现在开始,妈妈只洗在洗衣日放在洗衣篮里的脏衣服;

2、来自茱莉的考验:茱莉想穿一条自己忘放进洗衣篮的裤子,开始埋怨,恳求妈妈专门洗一次;

3、妈妈:“我敢肯定,那条裤子不干净让你很失望。”“我不愿意那么做。我相信你能想出其他办法。”然后,转身洗澡去了。

4、茱莉不得不穿另外一条裤子,非常窝火。

B结果:此后很久茱莉都没忘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

参与者@周 回应:“当你决定了和孩子约定好了,就和善而坚定的执行。”

事例三:惩罚——逻辑后果

人物:马克

事件:上课时不尊重老师、捣蛋、老师讲课时大声说话。

A方法(老师):把“我在教室里要举止得体、尊重他人。”抄写30遍。

A结果(老师):马克反抗、愤恨,根本不抄。

老师:加重惩罚,60遍,120遍,找家长。

马克:更加愤恨和抗拒,拒绝抄写。“我不在乎!我肯定不写!”

老师和妈妈协商

B方法(妈妈):

1、同意老师的看法:马克没尊重老师,扰乱课堂的行为应该得到纠正;

2、认为逻辑后果可能会更有效,由于马克行为使老师工作不愉快,建议让马克做些能使老师工作更愉快的事来弥补,如:擦黑板、倒垃圾、教他已掌握的课程内容……

B结果(妈妈):

1、马克对此建议非常感兴趣,“对呀,我可以帮你讲讲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2、老师担心这样做会奖励并鼓励马克的不良行为,而不愿实施。

带领人@禹霏 说:“这个事例中的逻辑后果虽然最终没能得到执行,但是这位妈妈的方法确实非常机智地将孩子的行为转向了一个有用的、有贡献的行为,相信如果可以执行,效果一定不错。”

事例四:反复提醒——逻辑后果

人物:西尔维斯太太和孩子们

事件:孩子们不收拾玩具

A方法:“我都已经告诉你们一百遍要把玩具收好了。”

A结果:无效,孩子们仍然不收拾玩具。

学到“大人需要认识到,说一百遍说没有效的。只要大人通过反复提醒或者通过替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将本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责任拦过去,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之后,调整应对方法。

B方法:

1、和善地告诉孩子们:从现在起,你们不收拾玩具,妈妈会收,凡是妈妈收起来的玩具会保管到你们用收拾玩具的行动表明你们会照料好自己的玩具。

2、注意到哪个玩具说孩子们真正在乎的,哪个是她买太多而造成的问题。

3、每当玩具扔在一边,她只问一遍:“你想把玩具收起来,还是想让我来收?”

B结果:孩子们收走他们喜欢的玩具,其余妈妈收起来束之高阁。

参与者@芬芬 回应:“先是很小时候给讲过绘本,小熊宝宝的《收起来》,从那个时候起,就给她准备好了放玩具的地方,让她的玩具先有家,然后就是送玩具回家了。”

事例五:

当一个孩子在课桌上涂写时,老师的反应可能是:

1、老师在全班面前对孩子说:“我实在惊讶你居然会做这么愚蠢的事!现在去把桌子清洁干净!否则,我会让你的父母知道我对你是多么失望。”

2、“去把教室里所有的桌子都擦干净,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否则你不长记性!”

3、“敢在桌子上乱涂,下节体育课不要上了,好好反省!”

最后,带领人@禹霏 附上逻辑后果的四个R供大家参考:

1、相关——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

2、尊重——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应该和善而坚定地执行,而且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尊重的。

3、合理——后果一定不能包括借题发挥,并且从孩子和大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

4、预先告知——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或你将会做什么)。

五个事例加上这一章节逻辑后果的四个R,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四、用生命影响生命

线上读书会已经开展了第五期,正值孩子放暑假,很多会员都要又忙工作又忙孩子,所以,特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很感谢带领人每一次的精心准备和带领,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可以让大家不仅收获同频的朋友、丰富的知识,也能收获实际的事例方法,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做下去。

我也在此次的线上读书会感受了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一个人学习是寂寞的,也是走不远的,而一群人一起学习,会走很远。在这条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因为有彼此,我们并不孤单!

如果你是果妈阅读会员,也来参加吧,每周五的12:30在交流群,需要你提前看过书籍,提前在群内报名接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