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能成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而坚定的妈妈?正面管教告诉你

 果妈阅读 2020-07-24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54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果妈阅读创想汇14期在这周五早上6:15与你准时相约,这期恰逢端午假期,主题是:我成长,我感动——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专场。

在此,也想告诉大家我们3期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正在报名招募中,想报名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

创想汇14期主持人是果妈阅读17号驿站站长哈密旦旦,联合主持人是来自辽宁葫芦岛的潇潇。她们两个也是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的学员。

本期的分享嘉宾大都是来自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成长和感动的故事吧。

01
梦想时分

今天的梦想时分版块有4位分享嘉宾,她们都是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的学员,在成长营的学习和践行让她们有了什么收获和改变呢?

第一位登场的是果妈阅读69号驿站会员王丽,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双方老人身体都不太好,所以她凭着一己之力养育三个孩子,面对常常鸡飞狗跳的生活,她一心想要做一个智慧明理的妈妈。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加入了果妈阅读,并参加了2期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的学习,这才有了知行合一的内化。

王丽通过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分享了她的收获:

(1)了解大脑

哥哥和弟弟相差三岁半,相爱又相杀,在他们之间总会发生争执,或是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而王丽不仅要解决他们的矛盾,还要去照顾小女儿,通常只有惩罚才能让他们迅速安静,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人十分头疼。

自从听了第一节的课程《了解大脑》,王丽便和孩子们真正开始践行起来,我们用手势提醒彼此:“你的大脑盖子掀开了,你现在是动物脑模式。”我们在不断的情绪觉察中,学会了积极暂停。

(2)勇于承担责任

一天,小哥俩一边洗澡一边打闹,打闹中弟弟不小心把花洒摔在地上弄坏了。

这时,爸爸批评孩子:一定是你们俩闹得时候弄坏的。没想到,弟弟却大声说:“爸爸,你冤枉哥哥,花洒是我弄坏的,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以前,弟弟要么不做声,要么会说:“因为哥哥如何如何,我才拿花洒喷他,都怪哥哥。”但是现在,孩子能勇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

这说明当父母放弃了惩罚,理性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引导孩子如何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时候,孩子才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之后才有更强的心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3)教孩子做家务

以前,王丽看到孩子们乱糟糟的房间,会说:“去把房间整理干净。”但是孩子做完之后你会发现房间依然不整洁。

后来,她开始一边做一边讲解,然后让他们做,及时指点和纠正,孩子们越做越顺手。

前几天听了慧心老师的《花些时间训练孩子》,又学到了更为细致的训练方法,理论与实践好似是“那层窗户纸”的距离,但是区别就在于导师知道如何捅破那层窗户纸,让你恍然大悟,事半功倍。

(4)鼓励而不是表扬孩子

表扬和鼓励有区别吗?直到王丽所在小组的助教诗瑜妈妈给他们分享了表扬与鼓励的区别,小树林老师更深入的讲解了心理学家卡罗尔的实验,表扬和鼓励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王丽才真正明白了这两者的区别。

心理学家卡罗尔实验的结论就是:表扬孩子的天赋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但是会让孩子形成对“天赋”依赖而忽视后天的努力,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潜力。

后来王丽把以前常常说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行!”换成了“你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了!”、“你越来越努力了!”、“凭你的潜力,你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是你坚持的结果,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

最后,王丽说:21天的线上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鸡飞狗跳的局面已经鲜有发生了,毫无疑问,我已经看到了那个充满智慧、和善而又坚定的妈妈。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的育儿道路越走越宽。

第二位分享的嘉宾是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2期五组学员多肉麻麻,她是一名来自成都的钢琴老师,同时,也是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

多肉麻麻说:说到参加果妈阅读2期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有两个原因,第一,虽然已经是正面管教讲师,但我觉得只是一个开始,我要吸收和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第二,我虽然是老师,但更是妈妈,我在面对自己幼小的孩子的时候也时常手足无措。

所以我觉得需要慢下来,一个人走得太辛苦,一群人也许更有力量,每个人都是我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们可以看到我自己的状态。

成长营并不像多肉麻麻开始想象的那样是每天紧锣密鼓,工具堆满天的状态,而是核心工具的讲解,更多的是践行,相互的点评,同时每天通过阅读来补充理论知识。

这也是她本身所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去践行和实践。

(1)掌中大脑

在第一课《掌中大脑》的时候,她用最简单的手势和孩子多肉一起互动,告诉他当手掌打开就是生气的时候,而当手握成一个拳头,人们就处于开心、愉悦的状态了。

通过这个活动在她和孩子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原来情绪是这样的,通过觉察,情绪还是可以转化的。

(2)积极暂停

紧接着,多肉麻麻在成长营又学习了积极暂停。

多肉有一个让全家人都很头疼的现象,就是他很喜欢打人,而且他也控制不了力度,但是多肉麻麻在用了积极暂停之后,让孩子在这方面有了改善。

一次孩子在和她玩的时候又打了她,当时多肉麻麻感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是她选择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她和多肉说:"妈妈真的很痛,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刚刚不是故意要打我,你是觉得这样是在和我玩对吗?"

多肉看着妈妈不知所措,多肉麻麻摸着他的头说:“你想和妈妈玩,我们下次换一种玩的方式,我们可以一起摆车队,一起看书啊。他一下就扑到妈妈怀里。

多肉麻麻说:想到孩子首要的任务都是在获得归属感那句话,我对他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和理解。孩子毕竟是孩子,控制力、表达能力都很有限,但是作为家长用一味说教的方式并没有用,诚实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原来有情绪是正常的,再用认同感受的方法共情孩子,然后等大家情绪都好起来再想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

目前为止,多肉打人的行为已经改善了很多,有时候孩子不是做不到,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3)启发式提问

多肉麻麻说:这个方法特别适用多肉,以前喊他收拾玩具,我们说话就像耳边风一样。

有一天,他把一箱子的玩具全部摆在地上玩,玩得差不多了我问他想画画吗?他说要,我就用启发式问题问他:“你马上要画画了,那你看看地上的玩具我们该怎么办呢?它们想回家了。”

孩子马上就捡起一个玩具往箱子里,一边扔一边说:“回家,回家”,更神奇的是他还和每一件玩具说拜拜。

接着多肉麻麻又问他:“我们可以准备画画了,那你看看现在这里只有一张桌子,你要画画还需要什么?

他马上说:凳子。于是他马上就去客厅搬来了他的小板凳,然后开始画画了。

启发式问题让多肉麻麻和孩子的互动轻松了不少,既可以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并且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他们会更愿意参与进来。

前面都是多肉麻麻列举的一些小事例,可以使用的工具还有鼓励、愤怒选择轮、约定、家庭会议等等,正面管教真的可以融入到生活中。

多肉麻麻说:通过和大家一起成长,我也越来越自律,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生活,对待家人、学生、孩子更有耐心,更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事情,同时我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们不完美,孩子也不完美,养育的道路很漫长,但这条路并不孤单,因为有大家一起同行,一起成长!

接下来登场的是果妈阅读65号驿站阅读大使潇潇,同时她也是本期创想汇的联合主持人。

这次正面管教2期陪伴成长营,让潇潇一下子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潇潇说:一开始只是想给自己充充电,没想过会有太大的收获。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学习,我爱上了这里,因为这种抱团成长的学习方式,真的太舒服了。

在成长陪伴营里,不是你一个人在读书,而是大家一起学习,在小组里,你的存在和感受都被看见和接纳,一起相依相伴着成长,这份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有动力去认真的读书、践行、打卡,只为可以与小伙伴们分享我的感受。

期待着与大家的互动,每天看到小组里每一个小伙伴的名字后面的玫瑰花和小太阳都被点亮,内心会涌出满满的幸福感,感觉自己也被照亮了一般。

潇潇引用了一句她们小组的伙伴默在小组分享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在学习的路上一个人走很快,大家一起走才更带劲儿。这是在果妈阅读成长陪伴营与大家一起学习的感受。

对于正面管教的学习体会更加深刻。通过听课、看书、小组分享、案例分享等方式,让潇潇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方向。

她获得的不仅是理念的提升,而是知道应该把孩子当成和父母一样的平等的个体,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体谅和接纳他的一切包括不完美,找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评判、指责、奖励、表扬孩子。

在行动上,潇潇通过努力践行正面管教工具,让她的情绪逐渐平复,与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潇潇也举了她孩子可可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学了正面管教之后,潇潇改变了,因为她学到积极的暂停、一致性表达、特别的时光等等,这让她和可可之间越来越默契。

潇潇说:其实,之前对于正面管教中的很多理念和工具,就像一颗颗珠子在我脑海里出现,通过系统地学习后,我就像收获了一条绳子,清晰地串起每颗珠子,制作成一条僵硬的链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结合自己的特色和案例来软化打造这条属于自己的正面管教之链,让它可以完美呈现!

21天的学习很快就会结束,而我们的育儿之路才刚刚开始,不要急,慢下来,从接纳自己开始,逐步改变自己,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抛开外人的眼光,静待花开。

最后,潇潇用了一段龙应台的话结束分享,也将这段话分享给你共勉: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梦想时分版块最后一个登场的嘉宾是果妈阅读 5号驿站会员果宝,她分享的主题是:我成长,我感恩。

果宝是一名6岁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中学老师,这个双重身份,在她茫然时,是果妈阅读,点亮了她的人生之路,让她深刻领悟到“育儿先育己”的道理。

于是她抱着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信念,走入了第1期果妈阅读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结营时果妈的一句话“结营才是践行的开始”,让她决定留在2期当学姐,继续浸泡成长营,保持觉察,不断地精进自己、改变自己、突破自己。

连续参加两期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身份不同,感受也有些许不同。

在第一期时,果宝开始跟着课程节奏,尝试“知行合一”,把每日的践行刻意用在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身上。

每周开家庭会议和正面管教班会,与以往的说教教育观念截然相反,让她觉得所有的问题都能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导师、助教老师们的课程和加餐还有果妈的小组晨会答疑,让她受益匪浅。她相信:努力上进的妈妈们都能更好的捡起地上的羽毛扎成一把漂亮的掸子。

参加2期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最大的收获,是让她明白父母的语言才是孩子最好的资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需要我们用正确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

52个工具卡遵循“和善而坚定”的核心,渗透着我们如何用语言来鼓励孩子,做一个智慧型妈妈。

在工作上,果宝是一名教师。青春期孩子希望能够成为自己人生飞机的驾驶员,他们想让父母爱并接纳他们的所有,而父母总是“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的种种行为,导致他们看到许多问题孩子。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果宝听到孩子们共同的心声:我要逃离这个家,我的人生我做主。

果宝班里有一个孩子,家庭的原因导致他很敏感,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完全融不进这个班集体。

作为老师,她看在眼里,她教给这个孩子的是:你要大度,不要总是大惊小怪。

但因为她没有“同理”孩子,做不到让孩子完全信任她,事情还是没有转机。

加入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学习之后,果宝对待和之前一样的事情,思维和态度有了很大的不同,想到正面管教课程里说的,孩子每一个行为问题背后,都是因为缺少爱。

用“矫正错误法”和孩子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给予孩子鼓励的语言:老师相信你,从这次的错误中学到如何和同学们相处。

果宝教给他“大脑盖子之歌”、用“倒数12个数”来冷静自己,教他为保护自己不蛮干。

果宝说:经过几次亲密接触后,孩子的心完全向我敞开了。我知道,那一刻孩子是多么的信任眼前的老师。

这个敏感的孩子终于愿意打开自己紧闭的大门来拥抱这个班级。我相信,只要我们无条件的爱他们,接纳他们,孩子更愿意拥抱这个世界。

今后不管作为家长,还是老师,还是妻子,只要我们用眼睛去看对方、用耳朵去听他们说、用心去感受他们,就能做一个“耐心而稳定的女人”。

听完以上4位朋友的分享,你会发现,她们不仅在孩子身上运用了正面管教,获得与孩子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尤其是作为老师的果宝,还在学生身上运用了正面管教的理念,解救了一个已经把自己内心封闭的孩子,这些都让我为之动容,同时也感慨到正面管教的力量真的好强大!

02
创想未来

接下来的创想未来版块的分享嘉宾是我们果妈阅读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的导师小树林,她分享的主题是:创造未来-做生命的合伙人。

她用了两个关键词进行了分享:

(1)做好自己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说过: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光源者,先熠熠生辉,后照亮他人。

当你活成了一束光,谁要接近你,就接近了光明,那也是对他者的负责和对他者的造福。

是的,一个人喜欢自己,他就会去喜欢这个世界,就会喜欢你正在展开的生活, 而一切厌世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来自于自厌,你不喜欢这个世界,不喜欢你的生活,其实再往下深挖,一定是你不喜欢现在的这个你。

所以一切自爱,必然会带来热爱生活, 而一切厌世必会带来自我厌倦。

小树林说:当我不喜欢我自己的时候,我就不会喜欢周围的世界。我看到了这个部分,而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正如21天正面管教训练营导师加餐中我和学员们说,孩子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而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的卡点自己来突破,自己的生命自己救。

于是去年下半年,小树林挑战了那个事事要求完美、担心一大堆的自己,两个月之内开了四场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帮助家长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通过自由书写了几万字,不断梳理自己,找到那个怀疑的内在小孩,找到那个渴望被鼓励被认可的内在小孩,自我鼓励,自我肯定,给自己赋能。

现在的小树林在自我成长的路上,还有许多的卡点要突破,但她已经做到当下的最好,接纳现在真实的自己,同时也接纳真实的他人,给自己力量也赋能给别人力量,因为小树林要做一片晒满阳光的大森林。

(2)帮助孩子做他自己

在正面管教训练营的打卡中,我经常会看到学员在书籍打卡中写到德雷克斯的金句: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而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发展出对自己能力信念的机会。

在如今焦虑在大环境中,父母有太多的焦虑,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放下,也只有放下,才能继续前进。

我们要做的是引领,我们在前面引领方向,同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心在。心在,就会有好奇而不是嗔怪;心在,就会尽力和孩子去感同身受,而不是置身事外;心在,才会看向未来,而不是抱怨过去;心在,一切就在。

小树林分享了生活中一个女儿的事例,她说,我们希望孩子做真正的她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我们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们希望孩子有活力的思维,而不是只教授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希望我们自己也能够像孩子一样感知世界、爱世界,希望孩子虽因我们而来,而又独立于我们,希望我们与孩子的每时每刻都能全心全意好好度过,过好自己的人生,也成就孩子的人生。

我们说教育是一种自醒,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愿我们和孩子做彼此生命的合伙人,一起创造各自精彩,彼此成就的未来。

03
果粉课堂

今天果粉课堂的分享嘉宾是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三组助教诗瑜妈妈和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九组助教朗妈

请参照今天公众号发文的第三条和第四条。

在果粉课堂之后,主持人潇潇选取了一些在正面管教陪伴成长营中的表白,邀请大家在文章最后海报扫描二维码进入回看中收听。

04
阅读脱口秀

在最后的阅读脱口秀,我们在果妈阅读17号驿站组长马艳荣演唱的《感恩的心》和果妈阅读9号驿站会员简.艾演唱的《酒干倘卖无》中结束了这一次的创想汇。

本期创想汇是正面管教专场,我们3期正面管教21天陪伴成长营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名额快满,想报名的朋友可要抓紧,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创想汇第14期全部内容可以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进行回听。

相关社群活动: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8期精彩回顾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9期精彩回顾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10期精彩回顾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11期精彩回顾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12期精彩回顾
果妈阅读FM365频道创想汇第13期精彩回顾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