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里的2019文旅市场特点│天下英雄聚凤凰

 大秦笔记_文旅 2020-07-24

接第一部分《在天下英雄聚凤凰-文旅交流第二期》准备的主持词。

第三部分  行业特点与结构

博观达智文旅 秦智勇

()分散的特点,集中的趋势

旅游景区行业处于相对分散的行业,与一般消费品不同,排他性不是特别明显。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旅游发展过程看,景区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2018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8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1924(其中5A景区250家,4A景区2800),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1.82万个,从业人员375.07万人。艺术表演团体17123个,比上年末增加1381个;全年演出312.46万场,比上年增长6.4%

()资源、资金与经营许可铸成壁垒

“资源+经营许可+资金”铸成行业壁垒:自然景区,因名山大川、历史文化资源有限,特许经营权则是后续进入者最大的门槛;休闲景区,项目资源和资金形成壁垒。

()上市公司对标不达标,头部效应已初步形成

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营收门槛174亿,文旅行业仅4家上线,但都达不到平均营收水平线。

2018年,入选500强的门槛水涨船高,达到174亿元,较2017年的151亿元提升15.2%500强平均营收943亿元,中位数为387亿元。500家公司2018年营收合计达到47.16万亿元。

2018年,179家旅游类上市公司(含A股、港股、美股、新三板)中,华侨城A、中国国旅、携程、锦江酒店分别以营收481亿元、470亿元、309亿、206亿元元占据营收榜前四强。

()在线市场增长快且垄断梯队已形成

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7260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万亿(可占18%左右)

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用户和企业两端:(经营与服务单位近32万个,且80%以上为中小企或小微企,需要平台型公司来连接游客与企业)

从用户端看,用户旅游决策和旅游预订行为进一步向移动端迁移,用户周边游、度假游、出境游等多元旅游需求比例提升;

从企业端看,在线机票、住宿、度假市场的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传统航空公司、酒店集团不断向线上延伸,满足用户长尾需求的创新企业也不断涌现,在线旅游在旅游整体市场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以用户月有效使用时间占比为指标,可以发现,在线旅游行业企业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头部企业占据用户使用时长76%,中等企业占据16%,小企业占比不足8%比如携程的地位,还是同程艺龙、飞猪等。

()文旅融合见成效

2017年,我国5.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8%我国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较上年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9%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均保持高速增长;从实践层面来看,文化和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良性融合互促的发展态势。

文化和旅游从“职能融合”到“产业融合”,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作为吸引物的特定旅游形式,其活动与某种文化形态相关联。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矛盾点: “旅游”应当比“文化旅游”大,而“文化”肯定又比“旅游”大。

观光游→生活方式。观光旅游的标的物是风景,二次旅游、多次旅游追求的则是生活方式、服务品质。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至少有两种方式:

产业融合方式之一:文化旅游业(1+1=1),融合的效果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业)。

产业融合的方式之二:跨界合作(1+1=2),融合的效果是:文化/旅游+其他行业的合作。

例如,南京市文投集团围绕“文化,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逐步建设起南京演艺、十竹斋艺术、南京文投管理、南京文化金融、南京创意中心品牌矩阵,并将持续打造天天有戏、报恩圣地、大华电影、设计廊、金梧桐创学院、文客网等企业项目品牌,同时孵化南京森林音乐会、南京文交会、南京书展、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南京创意设计周等重大活动品牌,共同打造“南京文投生态圈”。

按照演进历程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

早期模式是参观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早在18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向部分学者以及关系紧密的旅行家开放展示藏品,是早期典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例子。19世纪初,欧洲一些城市博物馆和美术馆开始向市民开放,成为人们感受城市文化荣耀和打发闲暇时间的场所。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想方设法招揽游客,让公共性的文化设施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去处和地方经济收入的来源。

第二阶段是主题公园模式。1955年开园的迪士尼乐园,依靠“前期IP开发+符合定位的衍生品+娱乐设施+旅游服务”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主题公园的样板。1989年开业的深圳锦绣中华是我国最早的文化主题公园,也是浓缩了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精粹的微缩景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已建设和正在建设主题公园项目。

第三阶段是“文化+旅游”模式。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少林寺》《庐山恋》分别使河南嵩山、江西庐山成为旅游目的地,近年的电影《非诚勿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分别火爆了杭州西溪湿地、稻城亚丁的旅游,这些都是典型的“影视+旅游”模式。另外,以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为代表的“演艺+旅游”模式,北京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旅游”模式,世界博览会的“会展节庆+旅游”模式等,让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紧密。

另外一种新模式是文化场景空间营造的全域旅游。一些地方通过提升区域文化表现力、艺术创意设计感,营造集文化体验、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商业活动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全时空、常态化的多功能生活和旅游空间,形成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总结:

1,文化场所景区化。

2,文化场馆景区内。

3,景区业态文创融。

4,景区商品文创化。

第四部分  2019年文旅关键词

平稳,主题乐园(业绩最优、利润最好。华侨城许A营收481亿净利润113亿),夜游(已占三成份额),研学,资金链(东方园林资金链紧张的影响),网红(体验业态在快速普及/网红直播),文创与IP(故宫文创/全员IP的误区),康养,摘牌(5A处理7家与4A连续三年处理过255)......

随后将分享这几个关键词,值得等待。

喝一杯茶,唱一首歌,写几段文字,拍几张照片,录一段儿视频。我就是“大秦笔记”(秦智勇),来自博观达智文旅,行走在中国景区和美丽乡村。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愿意分享、等你交流。

               一一"大秦笔记"2019917日凌晨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