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末代亲王挥霍无度,卖完祖宅卖墓碑,他死后,儿子为钱刨祖坟

 无风起念 2020-07-25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制度的王朝,那么,在清朝末代里的王爷宗亲,都需要从皇亲国戚这样的身份过渡为平民百姓。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打击,毕竟“由奢入俭难”。

当时即使是到了国库大量亏空,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甚至是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也依然不忘挥霍。锦衣玉食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必需品,国家是不是要灭亡了,他们无所谓,只要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依然如初,哪怕是亲自卖掉国家也不介意。

辛亥革命的爆发,彻底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在这之后,那些皇亲国戚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生活费,而且宅子还是归他们自己所有。可是堕落惯了的人,只有坐吃山空的份。末代郑亲王昭煦就是其中之一。

郑亲王昭煦和其他亲王一样挥霍无度,但又和其他亲王不太一样,因为昭煦算是比较有头脑,他在晚清结束后,靠着一大笔钱财与祖宅,过荣华富贵的生活的同时,就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昭煦也尝试了经商,刚开始,他利用自己亲王的身份,也混得还不错,只是到了后来,国内形势动荡不断变化,也就没有人再卖他亲王的面子了。

这个时候,郑亲王昭煦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不惜把郑亲王府卖给了中国大学,宅子卖掉了,钱也花光了,这个时候郑亲王昭煦开始打其祖坟的主意了。

郑亲王昭煦先是把祖坟上的树给卖了,之后在1927年的时候,又把祖坟上驮龙碑和砖瓦石片这样的东西,卖给了张学良。

正所谓有样学样,郑亲王昭煦这样的做法,无疑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后代。同时,在清末时期生长在骄奢淫逸环境下的富家子弟,是没有办法像普通凡人一样成长,对于他们来说,维持自己的生活是首要。所以,一定要想法设法弄到金钱,去维持这样的生活。父亲是这样做的,那么,儿子势必也会学习。

1931年,有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在挖郑亲王的祖坟,很明显这是一个盗墓贼,但是,这个贼很不幸当场被抓,带回去审问,结果让人震惊,这个贼竟然是郑亲王昭煦的儿子。也就是说这个人在偷盗自家祖坟,堂堂亲王的儿子,落魄至此,实在令人无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