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个姓氏,祖先与和尚有关,人口不到10万,如今只分布于河南

 无风起念 2020-07-25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辉煌文化,其中便包括了姓氏文化。如今的中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因此,姓氏的种类也是数不胜数,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令人惊讶的姓氏,比如僧姓。

一看到“僧”,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和尚,谁也不会将其联想到人们的姓氏上。不过,在河南一带,确实存在僧姓人氏,而如今,他们的人口还不到10万。即使知道这是真的存在的事情,但是人们也会有一种疑惑:僧姓人氏的祖先是和尚吗?和尚不是不能娶妻生子吗?又为何有后代的繁衍呢?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当地的记者走访了郑州高新区中一个僧姓村庄。根据村里的人介绍,他们的家谱早已丢失,就连祖先从何出迁来都不知道,而他们也不到自己的祖先是否和和尚有关系。

记者们并不就此放弃,他们走访了多地的僧姓村庄,在三门峡灵宝市找到了一位僧姓先生,并且知道这些人祖上是从卢氏县双槐树乡双槐树村迁来的,或许那里会有关于他们祖先的记录。记者走访了双槐树村发现,很多地方的僧姓人氏都是从这里迁出的,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又找到了一位家住在阳店镇上坡头村的僧先生,此人说出了他们家族之中僧姓的来源。

原来,这一支僧姓的祖先并非是和尚,他们的祖先原本的姓氏为曾,此人甚至曾经在明末朝中当宰相。但是后来,战乱四起,清军入关,为了躲避满清的追杀,这位宰相躲到了卢氏县的深山老林之中隐居了起来,并且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僧姓。

那么,人们不禁好奇,难道僧姓和和尚真的没有关系吗?其实也不然,而这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之时流传下来的。据说在两汉佛教传入我国之时,人们习惯根据音译亦或者是他们所在的国家给他们取一个汉姓,如“竺”、“安”、“康”姓便是由此而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人开始接受佛教文化,对佛教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有些僧人便开始以 “佛、僧、昙”三姓 作为自己的姓氏,如南北朝时期翻译《阿含经》的僧伽提婆的名字便是这样来的。

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出家之人越来越多,而僧姓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年代,有些和尚为了躲避战乱还俗了,并繁衍了后代,这才有了后人我们看到的分布于中国各地的僧姓人氏。

参考资料:《百家姓》、 《珊瑚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