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大户人家妻妾成群,为何还要养舞女?只因有一事,妻妾不能做

 无风起念 2020-07-25

从古至今,女性的地位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这样顽固且落后的思想在现今这个开放的社会并没有完全消除,在古代,甚至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去保护女性,也正是因此,从战国时代开始,一种养“舞女”的风气开始盛行,而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女性。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一直被人诟病,而养“舞女”的行为让一些人不解,古代大户人家妻妾成群,为何还要养舞女?只因有一事妻妾不能做。古代的“舞女”就是家妓,之所以称她们为舞女,也是因为这个称呼更能表示她们的“工作”。

在今天许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每逢佳节或者将军凯旋之时,君主都会摆酒设宴来宽带各位朝臣和功臣,除了酒席以外,还会有一些节目来助兴,最常见的便是歌舞表演,这些在宫中表演的舞姬,是不是只要把舞跳好就可以了,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一些富贵人家或者王侯府邸中的舞姬,肯定不止表演的漂亮就足够了的,对家主来说,她们的可利用价值绝不止表演这么简单。

因为婚姻制度,古时男子的花心有了保护伞,或者说一个温室,妻妾成群只不过是财力问题,一般来说,富贵人家的正室多少要与自己门当户对,而其他的妾室就没有那么严格,但至少也得是能搬得上台面的女子,可寻常巷陌间的女子,甚至是流落风尘的女子也有许多姿色不凡,于是这时候,这些女子或为生计、或为家庭便会成为家妓,明面上,她们的工作就是好好跳舞,在表演的时候不出岔子,给主人长脸,可实际上,她们更主要的作用是席间劝酒,甚至分分钟“被易主”。

是的,“被易主”,她们在这些人眼中更像是物品,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觥筹交错间,主人召来家妓陪酒,在那时被当做是重视客人的象征。妻妾再漂亮也不能与外人分享,相反的,男人对自己的妻妾再厌恶,顶多是一封休书,也不可能拱手送人,相比来说,她们比这些家妓舞女的地位还高一些,毕竟,家妓舞女们只不过是交易的物品,毫无人权可言。

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唐朝时期,但家妓群体的“没落”并不是因为人们思想的开化,而是有了“官妓”这样的“升级版”出现,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种风气的盛行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毕竟,养这样一群人就暗示着一些权钱交易,这样的黑暗交易最后的受害者还是百姓。

在今天,买卖妇女儿童已经成了重罪,新时代的女性已经懂得为自己谋求权利,她们不再把自己当做弱势群体,甚至开始思考“女士优先”是不是一种歧视这样的问题。女性主体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更何况,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保证完全平衡的,但如何在这种不公平之间寻找平衡点,便成了一个时代课题。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