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断崖上发现古汉字,考古专家热泪盈眶:中国老祖先,真的伟大

 无风起念 2020-07-25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土地和人口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但是中华文化却在变化中得到传承。汉字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宝藏,它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并且有着丰富的含义。

如今的我们大多都使用简体字,而文字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小篆便是从前的一种字体。而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人们即使看到了古代的汉字,也有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

在蒙古国中部,有一座名为杭爱山的山峰,而这座山峰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又被称为燕然山。在《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汉时期的将军窦宪曾经率领大军大败北匈奴,并且封了燕然山。而随行的人之中,有一个名为班固的,此人为了纪念这一个伟大的时刻,便写下了《封燕然山铭》,并将其镌刻在摩崖之上。

虽然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但是燕然山这么大,当时班固到底派人刻在了哪里?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些石刻还是否能够找得到?这都是人们曾经疑惑的问题。直到1980年后,有人在杭爱山附近发现了很多刻有文字的石头,这吸引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一年多前,有专家在杭爱山的一处断崖上发现了成片的汉字,于是他们便联合蒙古成吉思汗大学对这个石刻进行了现场鉴定,最终确定,这便是班固所著的《封燕然山铭》。

整个石刻的正面都是用隶书撰写的,经过了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很多文字早已难以辨别。不过,科学家们经过了一番周折,利用了很多的先进科技手段,最终还是将其翻译出来。

我们都知道,汉朝最大的敌人便是匈奴了,这是一个经常骚扰我国边境的国家。而秦、汉与匈奴的战争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经过了几代战将的浴血拼杀,最终才成功击溃他们,解决了我国的边境问题。而窦宪和班固便是完成这一壮举的人,因此这一战对于汉朝而言,十分重要,而这也是《封燕然山铭》的创作原因。

考古学家通过对《封燕然山铭》这篇文章,更好地了解了汉朝期间的一些情况,也深深为国家的兴盛而骄傲。

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廿三·窦融列传附窦宪》、《国学常识全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