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利仙丨病房的经历

 金秋文学 2020-07-25

病房的经历

作者:石利仙

二O一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这是我一生难以忘记得日子,我整整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毎一天,我从黎明盼到日暮,又从日暮盼到黎明,我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在剧痛中度过。

望着窗外,天际朦胧,细雨绵绵,我突然心情凄然酸痛,盼望著自己早日康復。医院,我不想去的地方偏偏来了,我压抑不住內心的那份恐惧,不敢靠近医院的那道门槛,心理望而怯步。

我被安排在四零四病房,自己不敢抬头也不敢环视周围的一切,尤其是患者的呻吟令我恐慌不安。

入院三天,我和同室病友轮流走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对于每个患者來说就是刑场、生死场。而你既不能讨价还价,又不能逃避选择,生死在天,富贵由命。

我赤裸裸地躺在手术台上,六十毫克的麻醉剂一滴一滴输入体内,我昏睡于无痛无患的境界,痛于安然,静于安然,那一念之间,我真正体验人生无患的幸福和快乐。

长达四小时的手术过程,我的肉体受尽折磨,肚子上千苍百孔。我无助地望著医生,"医生,我的病会好吗?"

"只要不是癌症什么病都能治好。"

医生不屑一顾地回答。我深信现代医学发达,人类在历史以來的发展与进步,虽然我不懂的医术,但我亲身体验了真正的科学仪器。例如丶B超,C丅、心电图、等等。

术后第二天,我的病情愈加严重,身体一直高烧不退,我又做了各项检查,结果是输尿管结扎导致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我唯一的输尿器管受到了损伤。和我一起來的病友差不多都恢復了健康,她们行走自如,有说有笑,有时候聚在走廊里聊天,谈家庭生活,论社会经济发展,赞美党的政策好,在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歩提高,生活有了保障,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险,大病救助。

同室病友陆续出院,我却沮丧地躺在床上目送她们离去的背影。刘玉峰热情地握著我的手,语重心常地安慰我好好养病,保重身体,临別之前,她扔给我一身穿过的病号服。

刘玉峰走了,我却又一次走进了手术室。

长长的走廊清幽寂静,无情的灾难再次改变了我的心情,我凄然泪下,一步一回眸,我望谁?我等谁?我盼谁?丈夫和小妺陪同左右。他们却是愛莫能助,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代替,唯有健康不能代替。

手术室近在咫尺、望而怯步。通道右侧是产房,和手术室只是隔墻距离。一个十五岁的女孩走进了产房,她哭着喊着,一双柔软的小手紧紧抓住男孩的衣服,作为女人,我也经历过生的阵痛,疼的撕心裂肺,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女人一生所受的痛苦远远超过男人。

今天,我所面临的境遇完全起因于一场医疗事故,导致第二次手术,我再次昏睡于无痛无患的境界,沉靜、安祥,痛在安然,静谧安然。如果一个人死于无痛无患也是一种安乐。

丈夫说:人生最慢长的時候是等待。

是啊!等待也是一种痛。因为二次手术的原因,我的伤口疼痛欲裂,双唇干裂,我醒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我喝到的第一口水甘甜如汁。儿女和亲人一个个守候床前,我像是看到了春天。心情欢畅。人生最美的风景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医生每天轮流查房问病,外科主任热情地询问我的病情,外科主任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面容慈祥温善,他毎次看我的眼神都是充滿欠意。我理解他的苦衷,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本职浅能。我不会怪罪于人,谴责于人。

经历了病痛折磨,我深深懂得了如何珍惜,我永远记得亲人的扶持和陪伴。

/石利仙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本人来自山西省怀仁县,实名石利仙,微信名岁月悠长不诉离殇,本人性格开朗,从小酷爱文学,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 

《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