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文化人·趣诗四首
作者:李强 ●不像文化人 守株待兔的成语,早已经过去 现在,野兔成了保护动物 而那一棵楠木老树 越加的名贵起来 被铁栅栏围了几圈
农夫将锄头,换成了吉他 田垄上,秋草泛黄 多了几分诗意 我是那个喝酒,想吃烤兔肉的人 这简单愿望,被很多人翻白眼 农夫说,这不像文化人要干的事
●口红的趣事 就那么小小的一只 还把自己隐藏的那么深
轻轻的旋转 便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白日里的烈焰 转眼间就填满了,充满诱惑的夜晚
我忘了怎么把吻痕,带回到家里 夫人扬起一巴掌,我肿起的半边脸 像刚抹过的口红一样的鲜艳
●“将相和“之说,是假滴 中学课本里,我学过的“将相和”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讲谦让,讲团结,讲大局 两人深明大义,令人为之动情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重磅文章 是一名专家的大作 那廉颇老谋深算,负荆请罪是假滴
这名专家,很客观的分析 那廉颇身负的荆条 是最柔软的春枝,不带任何的尖刺 而蔺相如为什么原谅他 是因为荆条里,还藏着两根金条
我看了默默无语,脊背发凉 原来,这社会的坏风气 已经被专家合理的推断到公园前 可现代人相信,他分析的很有道理
●骑驴的骑兵 一位村夫,集市上买了一头驴 路上,他翻身骑上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位骑兵
他折断一截柳枝,当做骑兵刀 他没有盔甲,又戴上了一顶草帽 他喜欢人们叫他英勇的骑兵
他开始大声发号施令 让驴子驮着他向前冲锋 没想到驴失前蹄,把他摔了一嘴泥 创作感言:我们一直迷茫于诗歌的创作,什么样的诗义、寓意,才能称作好诗歌。很多诗人的作品,陷入到假大空或口号式的写作,枯燥乏味毫无深度,令读者眼睛疲惫。诗歌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砌,诗歌是一种时代情怀,是诗人超越空间的思维突破;现在传统文化正在接受严峻挑战,很多常理及认知被颠覆,以前教育人的典故被曲解,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他有了小三;如廉颇负荆请罪,荆条里藏着金条去行贿等等,这种导向的负面影响是可见的,最少它在动摇一代人的善念,颠倒黑白的推断、宣传,被一些人所欣赏、所推崇,诗人们所做的是以诗为剑,敢于面对,敢于传承、秉持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样的诗歌才是有生命力的诗作。 文/李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李强,笔名,走天涯,生长于塞上江南——银川,现为央企管理人员,企业作协会员,《巴蜀风文学》副主编,诗歌散文作品在《先锋诗刊》《星星诗刊》《乌篷船》《一线诗人样本》《花露文学》《驼铃》等省内外报刊、媒体多次发表,偶获小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