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

 骨科医师袁林 2020-07-25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人相关疾病如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头坏死、退行性关节炎及肿瘤等发病率增高,其对应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标准方法。由于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较慢,如何保证围手术周期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尽早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关键环节。

但其手术创伤大且多数病人是年老体弱者术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肺栓塞、髋关节脱位、感染、压疮等严重者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和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早期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

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伤口感染

原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造成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早期感染与手术环境、手术创伤、植入物破坏人体解剖屏障、降低局部抗感染能力以及未能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和术前未去除体内感染灶有关。

预防及护理:术前了解病人局部以及全身有无潜在或现存的感染病灶常规做好手术区域备皮。术后保持术区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注意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切口疼痛是否逐渐减轻。进行换药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吸引器放置位置低于伤口水平。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伤口敷料渗出且做好记录。遵医嘱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

髋关节脱位

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置换的关节脱位。术后引起髋关节脱位的原因除与关节类型、手术入路径有关以外还与术后护理不当如搬运不当、体位控制不严、术后搬动不正确、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有很大关系。

预防及护理:术后搬运以及体位摆放应正确以防止脱位。

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一定要正确指导搬运即托住患侧髋部和下肢尤其是保持患侧髋部稳定性协助病人平放于床上大腿间放置“T”形软枕双腿之间放置外展枕头的目的是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防止髋关节脱位。外展枕头最好应用6周~12周。必要时患肢行皮牵引或穿字鞋并向病人及家属强调严格体位控制的重要性。

术后功能锻炼时防止脱位

术后第1天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及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2d6d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可以拄拐下地练习行走但行走时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保护防止跌倒。

术后7d3个月逐渐减少或弃用辅助行走,3个月后可以逐渐过渡到骑自行车训练、远距离行走、爬楼梯训练。

做好出院康复指导:病人一般住院2周即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却需要较长时间。指导病人出院后坚持做肌肉锻炼及髋、踝关节屈伸运动。教会病人穿衣、穿袜、穿鞋、扶拐行走、上下楼梯、如厕等。上下楼梯按照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开始要有扶手等帮助。嘱病人术后12周内不要交叉双腿健侧卧位时双腿之间要夹一枕头不要坐沙发和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总而言之不要曲髋超过90°

髋臼磨损及假体松动、下沉:假体松动、下沉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髋关节翻修术是最常见原因之一。

原因:(1)假体固定不牢或保留股骨距过短;(2)过早负重骨质疏松;(3)骨水泥聚合不均放置范围不够骨水泥断裂;(4)假体材料不能与骨组织有机合;(5)假体磨损微粒形成骨溶解或感染;(6)与手术者技术有关。

预防及护理:应选择组织相容性、材质好的假体减少微粒产生、骨吸收、骨溶解。提高理论操作技术采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生物固定必须等骨愈合后下地行走改善骨质疏松预防外伤等。髋臼磨损与假体头大小选择不当有关但若患者活动量过大或本身有骨质疏松术后容易出现髋臼磨损产生髋痛症状。若头过大关节间隙窄臼缘出现增生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若头过小术后对臼的局限性压力过大应力过于集中易加重对臼的磨损肥胖患者尤为突出。

深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原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全身并发症为深部静脉栓塞(DVT)及肺栓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较常见也是较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病人长时间被动体位、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手术时间过长、过度旋转牵拉及骨水泥聚合物产热使邻近血管间接受到损伤、失血及术后患肢肿胀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有关。术后1d4d是发生DVT的高峰下肢血栓随时都有可能脱落引起肺栓塞。肺栓塞是导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猝死的主要原因。

预防及护理:

(1)健康宣教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检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指导病人进食清淡、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多饮水改善血液黏稠度;糖尿病病人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术前劝吸烟者戒烟避免因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按医嘱正确给药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

(2)病情观察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伤口出血量防止大出血发生。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注射防止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等。加强术后观察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每班护士主动巡视病人检查患肢是否外展中立位膝下交替垫一软枕护士协助做患肢小腿按摩(但若发生血栓严禁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观察下肢是否有肿胀、疼痛、不适感及足背动脉波动、皮肤温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治疗。

(3)保护血管避免血管内膜损伤减少和避免病人双下肢静脉穿刺因下肢DVT的发生率是上肢的2倍。长期输液或静脉给药者尽量采用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同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稀释或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小针头力求一次成功。

(4)围术期制订功能锻炼计划术后早期活动是预防DVT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效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鼓励病人术后第1天开始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方法是下肢足尖向上10s,然后用力往下压10s,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每天3次~5每次10min,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的收缩运动每天4每次20min;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术后常规双下肢穿逐级加压弹力袜。

两下肢不等长

原因:是患者骨盆倾斜造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现象比较普遍术后患肢延长的情况比较多见是临床上患者主诉较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步态和功能恢复的常见原因。如各种原因的髋脱位性病变、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髋强直或髋融合术后等。

预防及护理:应重视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线片模板设计术中主要通过股骨颈截骨位置的高低即保留股骨距的多少来调整而不应单纯依靠增加股骨假体颈长或股骨头假体的长度来调整以免增加股骨假体的力矩引起机械性松动。如果肢体被延长应通过重新截骨向远侧置入标准颈股骨假体的方法来纠正而不应采取更换短颈股骨头假体来调整。

压疮

原因:病人因为术中施行硬膜外麻醉、术后卧床不能自由改变体位致骶尾部血液供应差容易出现压疮。

预防及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翻身时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呈轴样翻身以解除局部受压必要时帮助病人2h抬高臀部1次。

便秘

原因由于卧床大便习惯的改变加上手术疼痛、病人的食欲下降、胃肠蠕动减慢等病人术后容易发生便秘。

预防及护理:向病人宣传饮食知识讲解便秘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鼓励帮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多吃富有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排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需要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也呈现增多的趋势,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加上手术创伤,随之而来的是患者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因此对患者护理的要求非常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配合,提高对手术的认识,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