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企业举才办法 落实人才安居优待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7-26

市政协委员就留住中高端人才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回应——

实施企业举才办法 落实人才安居优待

株洲日报记者 邓伟勇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人才抢夺战”越演越烈的背景下,我市大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如何帮助企业留住中高端人才?7月23日,市政协就上述提案进行专题协商办理。

调查:13家重点产业企业两年流失1855人

近年来,我市出台“人才30条”政策,在人才群体中反响较好。如多渠道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共受理审核人才购房补贴423份,发放公积金贷款近5亿元;各县市区、工业园区9746套人才公寓投入使用;放宽人才个人贡献奖励实施范围,去年兑现奖励金额773万元。同时出台《株洲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就读实施办法(试行)》,并落实落细。

在全域市场的不断发展下,人才流动成本越来越低,就业方式越来越灵活,省会城市“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也成为企业中高端人才向外流失的重要原因。调研报告显示,全市13家重点产业企业两年共流失1855人,占企业人才存量总数的4.8%。从流失人才的结构上来看,管理和科研人才基本稳定,技能人才流失相对较多。

“除了政府相关政策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企业按照自身特点引进的人才更能体现和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却无法享受相关政策。”市政协委员晏小玲建议,放宽人才认定限制,政府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标杆民营企业自行认定的中高级人才,可享受高层次人才同等优惠待遇,由此可吸引更多中高端人才聚集株洲。

回应:实施企业举才办法,落实人才安居优待

“进一步优化人才认定办法,引入企业举才机制,注重发挥用人单位作用和关注人才贡献,多角度评价人才。”针对有关建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廖文辉回应,将实施企业举才办法,把识才用才激励人才的主动权交给用人单位,让真正对企业、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享受厚待。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相关配套政策事关人才的归属感。廖文辉表示,在督查“人才30条”政策落地落实的同时,强化住房保障政策,进一步放宽购房补贴限制、放宽公积金购房贷款政策,对本科以上人才,开通“入职即可房贷”的绿色通道,最高贷款额度提升到60万元。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一揽子安居优待,减少人才的后顾之忧。积极筹划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培训基地,给人才创造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支持人才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